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我的至强德械军团 > 第521章 血战闭幕,打寒白头鹰

第一组阵亡,第二组上;

第二组阵亡,第三组上。

双方不断的向上甘岭增派兵力。

这个山头就那么大,装不下百万雄兵,以连营级别厮杀。

厮杀一轮,再增派兵力厮杀。

战争的规模不大,但战况却格外惨烈。

士兵的目的唯有一个,拼死也要带走大兵。一换一不亏,一换二就赚了。

机枪、火炮、迫击炮、榴弹炮连续呼啸着,喷射出火焰。

这种场景杀的人肝胆欲裂,杀的人双目血红。

以这种添兵互拼的方式,双方厮杀了整整6天,各自损失数千人。

炮弹跟子弹的消耗更是不计其数。

除了附近的守军之外,双方各自调配了兵力,往这个地方聚集。

范佛里特调集了精锐的美7师,一共9个营的兵力,再把联合军8个营一并拉上去。

他不信邪,投入如此多的炮弹,打了如此多的弹药,单对单的情况下杀不过对方?

拥有现代化战争经验的大兵会输?

这口气咽不下去,这个小小的上甘岭,就不信跨不上去。

小小的山头,成了双方决战的焦点,似乎谁拿下它,就能成为战争胜利者。

范佛里特按照营级的兵力向上甘岭增兵,打红了眼的状态,属于是给了大量杀敌的机会。

志愿军抽调炮兵、精锐战士杀向战场。

漫天的烟尘弥漫,相隔数米都不见光影。

火炮将地面炸成粉碎,泥土变成了面粉般松软,连机枪的三脚架都架不住。

驻守此地的45师,两个团几乎打光了,面对源源不断涌上来的士兵,唯有以死搏杀。两个团的兵力不足300人。

进攻一方同样难受,老美一个连打的只剩下一人,点名之时,只有一人应答,其余全部阵亡。

换防的时候,多个连队只剩下二三十人。

明明是一个小山头,反复投入了17个营的兵力,超过万人,却依然没有打下来。

损失极大,战损极大,伤亡极大。

联合军损失7000余人。

从小山头的攻防战,变成了双方的角力,看谁先忍不住这口气。

后方向驻防部队增兵1200人,补充13个战斗连队;从预备师抽调3个营,支援到战场。

明确作战方针,多利用坑道战,以及夜间作战。白天则充分的规避敌军炮火,规避那海量的炮弹。

除此之外,再加一个炮营,支援作战。

双方攻防战线犬牙交错,多处开火,多处开炮,于炮火中厮杀,誓死不退。

一个连的士兵涌上去,打一会,就得换另外一个连。

双方损伤都很大,但这口气谁先弱了,便彻底输了。

范佛里特开始搜寻可派的兵力,南韩刚刚整训出来的年轻士兵,也统统派上来。

毕竟不是只有一个上甘岭,还有漫长的战线需要维持。

能够抽调过来的士兵有限,打着打着,也迅速打光了。尤其是老美大兵,对于伤亡非常敏感。伤亡一大,立马问候范佛里特的母亲。

没办法,调不动大兵,只能继续安排南韩新兵。

后方整训完了,立马拉上来补充。一天补充700-1000人,打光了再继续补充。

合着不是自己的兵,打起来不心疼。

战争变成了互相之间的消磨战,看谁先打光预备部队,看谁先没有多余的兵力补充。

显然,范佛里特调不动新的兵力了。

调上去多少,打光多少。当石头里蹦出来的人呢,随随便便都可以补充上来。

明明是以营级战斗的一场高地争夺战,打到现在,双方牵扯了十几万兵力。

白头鹰军队伤亡3300余人,南韩军伤亡2万余人。

这得感谢范佛里特,不断的从后方抽调南韩新兵。一天打光上千人,连续补充了十几天,南韩也扛不住啊。

总共才多少兵力,辛辛苦苦整训完,全给你扔过来了。

除了损失的兵力外,范佛里特在这片山区打了足足170万发炮弹。山头都削平了,愣是拿不下阵地。

唯有一个解释,对手的骨头比钢铁还硬。

发挥了全部实力,以相当的兵力争夺一个营级高地。投入了火炮、坦克、飞机、后备役兵力。始终没能拿下山头。

这是整个战争的一个缩影,意味着用相同的兵力,庞大的后勤,亦无法支撑战争的胜利。

也可以说联合军认输了。

低下高贵的头颅,认识到这场战争不可能取胜。

除非扩大化战争规模,开启全面战争。

想一想中盟,想一想毛熊。

中盟拥有绝对精锐的200万陆军,30万海军,10万空中兵力;毛熊拥有坦克洪流及300万以上的陆军部队。

这两者摆在那,老美不可能发起大规模的战争。

如果真的歇斯底里的发起三战,只会让楚云飞、慈父乐开花。

范佛里特不想打了,

一次上甘岭,几乎打光了他所有的精气神,也打碎了他的战争信念。范某人无法相信,170万发炮弹不能拿下3.7公里的一个山头。

看看这消耗量,确实很范佛里特

开始怀疑自己的战术水平,开始怀疑自己的作战方式。

总结下来一句话,打不过,不想打了。

关键克拉克还得bb他,埋怨陆地火力的不行,如果早动用空中轰炸为主的策略,怎么会造成如此大的消耗跟伤亡。

打了不少炮弹,折损了大量的兵力,战线没有任何变化。他克拉克该如何向国内交代?

范佛里特立马想摔枪不干了。

没等他摔枪不干,克拉克果断的把责任推到了范佛里特身上,撤销了他前线指挥的职务。

不少大兵也开始想家了,打了两年,从50年6月开始,到现在52年的深秋,足足的两年了。

想立刻回家,立马回到老婆的怀抱,看一看刚刚一岁的黑皮肤儿子。

李承晚也头疼,自己辛辛苦苦组建了整训流程,训练了大批的年轻士兵。

结果在上甘岭损伤2万多人,其余部队被调来调去,毫无主动权不说,还折损了三个师。去你克拉克奶奶个卷儿。

最头疼的不是前线的士兵,而是杜鲁门一派的政客。陷入一场本不需要打的战争,消耗了几百亿美元,这是错误的决策,这是极大的失误。

更用这一点作为抨击理由,断绝他想当副总统的可能。

艾森豪威尔可太高兴了,反复那朝鲜战争做文章,称上位之后立马终止结束战争。

这场持续了两年的战争,怕是终于要落上帷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