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我的至强德械军团 > 第572章 楚云飞至华夏一行

抗战:我的至强德械军团 第572章 楚云飞至华夏一行

作者:葫芦开小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22:02:43 来源:小说旗

任何局势的背后,都是有心人在推手。

大国要扩大影响力,必然扶持亲近自身的政权,扶持听话的小弟,甚至扶持傀儡。

以一种体面的方式,干扰到他国的政策。

小夫最大的问题是不如慈父,如果心狠一点,直接兵力推动,要地不要人,以他们的陆军实力,完全可以顺着平原荒漠杀过来。

到时候把人拉到西伯地区种土豆,一切问题都能解决。

心里想当大哥,又想立一个好听的牌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那就只能跟楚云飞、白头鹰之间拉扯,互相选择傀儡,在该地区厮杀了。

这一点是毛熊最不占优势的。

它的经济实力最差,直接扶持傀儡,会把他完全拖垮的。

内部平民都在啃黑面包,还有精力扶持外部,这样玩下去,容易把自己玩崩。

反观中盟的经济辐射能力日益增强,资源雄厚,经济发展健康,内部的问题又被楚云飞强力的手段处理完。

握起拳头,指哪打哪,上下一心战无不胜。

小夫司机另外一个大的战略失误在于跟华夏交恶,意图掌握华夏,将其变成小弟。

使得双方维持多年的关系瞬间降到冰点,撤走技术技工,反倒是给了中盟介入的机会。

有机会将华夏的市场纳入手中。

五月份,在完成了外蒙地区的交接洽谈之后,中盟与华夏约了一场大规模的外交会谈。

会谈内容包括边境线问题、战略合作问题。

楚某人的飞机从曼谷起飞,一行人到达帝都。

就在前一阵,华夏的各个执政人员分列各地,做好了迎战毛熊核威慑的准备。

深挖洞、广积粮,做好防御战的准备。

考虑到对方外科手术打击问题,几个领导并不在一座城市,任何一人损失,其余都可以接管指挥,不会令国内乱起来。

哪怕死几百万,几千万人,也绝不可能向强权低头。

这份勇气跟决心,令人佩服。

华夏最令人惊叹的一点在于由内而外的改变,从头到尾,从下到上,将一个孱弱的农业国,将一个落后的国家扶持起来。

把脊梁摆正,上接天地正气,下谋万众一心。

什么世家强权?

什么阶级垄断,统统一拳打散,两拳打烂。

打散了根基,重新建设,跳出几千年的框架,换上一副新的精气神。

楚某人内心也是比较激动的,能够亲自跟传说人物会面,宛若梦幻一般。

双方联合,可以从战略合作上互相受益。

以平等的方式,交换双方所需。

楚云飞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人口,而国内则需要先进的技术,引导工业改造。

事情要一项项敲定,飞机降落之后,楚云飞一行遭遇到了热情招待。

感觉到了来自故土的欢迎。

谁能想象,当初晋西北区区一个团长,如今已经是跺跺脚震慑一方的人物。

中盟与华夏比邻,双方的关系直接影响了世界局势。

白头鹰对其经济封锁,而中盟又是第二大经济体,若是双方展开战略合作,好处极大,受益极大。

「听说楚先生对厨子的要求很高,尝一尝家乡的味道,是否符合口味。」

一场专门配备的国宴,本想上国酒,被楚云飞拦住了。

「能否换一瓶汾酒,让我再尝尝晋西北的味道,算起来已经近十年,没有回去过了。」

这点小要求还算事儿,

立马换来了汾酒。

宴会之上,没有那么多讲究,楚云飞很关心国内的发展情况,以及民生建设上的难度。

一些医药技术、化工技术,都可以互通有无的。

但国内多采用毛熊的体系,有些地方还是格格不入的。

从发展而言,中盟的工业体系脱胎于毛熊、日岛,吸纳了双方的优势,又增加了一定的灵活性。并未采用终身制,干得好有奖励,干得不好,该还还是要换的。

尤其是国之重器,要有绝对的掌控权,同时给予足够的主观能动性。

搞发展需要策略,不能埋头苦干,这一点他楚某人可以多讲一讲。

双方的合作战略问题不大,曾经有过合作,因为毛熊的插手而中断。如今又可以联合起来,通一通气,联合搞一下工厂。

战略合作在于海岸线、军工技术,其中包含导弹技术、核武技术、海军技术等等,都是可以考虑的。

前提是楚云飞拿到足够的好处。

要求大批量的人口移民政策,开绿灯,支持1-2千万人口的正常移民。

这是底线,中盟的地盘越来越多,必须维持人口上的比例优势,否则地方不稳。

单靠人口增长来的太慢,必须大规模的迁移,以正规的渠道迁移一些工种。

故土是故土,也要为中盟考虑,为他手上的地盘考虑。

大佬,我不做舔狗很久了。

这份要求还是出乎意料的,可能想象过双方合作的难点,在于利益交换,在于贸易的逆差,真的没想到楚云飞的底线要求是这个。

「先吃饭,一切都可以商量。」

国内钢铁突破200万吨,在工业起步上算是打下了一点点基础。

但这点粗钢产量,还不够中盟的一个边角,中盟钢铁产量以千万吨计算。

既有技术的差距,更有人才管理的差距,缺少技术工种,缺少高新科技人才。

原始的积累没办法通过制度、通过埋头苦干去追赶,需要时间去磨,没有任何捷径。

就像数学题,说不会就不会,不管你怎么努力,都憋不出来。

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打磨积累,才能突破这些科技难题。

工业问题好处理,双方联合建厂,中盟负责帮忙培养技术工种,利润按照双方的股权去分红即可。

但海军舰艇上的战略合作,中盟可以提供巡洋舰、驱逐舰,以及内河炮艇、护卫舰等中小型舰艇。

技术方面也好说,造船厂随便拿出点来,足够华夏消化一段时间了。

一旦海军有所突破,可以尝试收回夷岛,彻底解决纷争问题,进而帮忙打击白头鹰的岛链封锁。

也算变相的为中盟培养一个助手。

双方暗中达成了不少交易,不同于中东那般,以原油支付。楚云飞需要用人口来支付,想要拿到技术支持,必须用外迁的人口来划定。

他需要千万级人口迁移,来提升中盟内部的稳定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