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我的至强德械军团 > 第584章 别诬陷人啊,我打你了?证据呢?

局势突出一个焦头烂额。

没办法,三大势力都在争抢地方的话语权,要么大家坐下来,瓜分清楚,要么就只会以战争的形式决定胜负。

老大哥白头鹰,势头正猛楚云飞,不甘示弱小夫司机。

大家都有不得不争的理由,一旦落后,只会被其他两个瓜分。

夷岛的战事接连不断,从7月份开始了反击之后,便隔一天停一天的尝试性的进攻。

但规模都不大,双方可能只派三四架飞机,在天空缠斗,打光了机炮便撤退。

即便被击中掉落到海上,只能算技不如人。

当然了,白头鹰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飞行员下场的,只管培训,然后安排**的人出去作战。

至于军舰,仅仅是保护在登陆沿岸,一旦对方强攻,可以提供支援。

其余的时间,根本不会主动的挑衅。

内地的海军实力增长很快,楚云飞的投入是有价值的,能够在这牵扯第七舰队的精力。让它们不得不投入十几艘舰艇,时时刻刻盯着夷岛。

中盟高调对外宣布,下水五艘航母。

这是从哪买来的饺子,突然又下水呢?

五艘核动力航母分别在第一舰队2艘,第二舰队1艘,第三舰队2艘,同时下水20艘核动力潜艇,这个并未对外开放。

却安排了核潜艇的演习任务,其一是至白令海附近,向目标海域发射中程巡航导弹。

其二是至南太平洋海域,发射巡航导弹。

以此来威慑一下西海岸的白头鹰海军,告诉他们,中盟时刻有能力,向你西海岸的城市发动突然进攻。以导弹粉碎数个沿海城市。

从9月份开始,第一批投入使用的四代战机增加了自毁装置,一旦飞机出事,立马自毁。

宁可炸毁,也绝不会让任何人俘获一架。

这种跨代的武器会给对方研发的方向,需彻底杜绝。

第一批仅仅投入了4架战机,组成了飞机编队。

率先投入于海参崴,第一批的作战目标是干掉白头鹰在日本海附近的预警机跟侦察机。

飞机从封闭的军事机场起飞,

顺着既定的计划,进入到白头鹰掌控的区间。

对方的预警机、侦察机时常按照路线巡逻,再用大功率的雷达,封锁一片领空。

雷达并无任何发现的情况下,侦察机突然在半空炸开,遭遇到了空空导弹袭击。

紧接着两架预警机也被击落,飞机在半空炸开,威力巨大的空空导弹根本没留下任何活口。

飞行员跟飞机在内,被炸成了粉碎。

敌袭,绝对的敌袭,中盟是准备开战了么?

在这特殊的时期,三架飞机被击落,关键没找到对方的踪影,没发现敌军的踪迹。

意外?

不可能,哪能三架飞机一起出意外。

军内反复的询问雷达观测员,并无战机出现的画面,也没有检测到中盟飞机,应该不是中盟干的。

不是中盟干的?

那还能是闹鬼了?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碍于双方的紧张局势,确实不敢胡乱的下决定。

驻扎日岛的克拉克早就回国退休去了,目前驻扎在这边的司令仅仅是中将威尔。

他不敢轻易的下结论,只能再安排侦察机、预警机,以及两架战斗机护航。

在他认为,只要增加了战斗机巡逻,不管是不是中盟出手,都能探查出来。

顺便向出事的地带增加雷达搜索。

令人意外的事情出现了。

两架战斗机、两架侦察机、一架预警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空空导弹袭击,破碎成碎片。

一连损失八架战机,这不是小事情,根本压不住的。

消息传递到司令总部,随后到老美国防部,以及艾森豪威尔的耳中。

一行人紧急组织会议,讨论该冲突问题。

雷达均无收获,并未发现中盟战机的踪影。可飞机飞行到特定海域上空,便纷纷解体。

不确定遭受了何种打击,据飞行员临死毫无反馈。

仿佛在飞行途中,飞机突然解体了。

第一时间怀疑的是海域问题,是不是有强风,或者自然情况,将飞机给撕扯成粉碎了。

不排除这一点,但这两次的天气异常晴朗,并无强风天气。

且巡逻路线跑了多次,没有遇到过恶劣天气的情况。

磁场、天气、气象问题均被否决,那这件事情八成就是人为了。

有能力,且能够做出这种事情的只有中盟。

还是那句话,证据呢?

你是照片拍到了,还是雷达扫描到了,这种没有证据的事情,中盟是绝对不认的。

楚某人做过的事情还不承认呢,何况是这类捕风捉影的问题。

《疑似中盟神秘武器,击落我军飞机》,

此种报道连续出现在老美的各项报刊之上,意图用舆论的手段,把这事儿给落实到中盟身上。

不管有没有证据,绝对是中盟的问题。

因为破坏巡逻跟预警机,符合中盟的利益。方便其海参崴的军舰向南移动,威胁釜山地区的军港。

预警机、雷达是军队的眼睛,眼睛瞎了,让军舰如何动作?

中盟的动作也很快,突袭任务继续做,但还是要对外质疑、斥责、谴责白头鹰的污蔑行为。

我方既没有飞机出行的记录,亦没有能力越过重重雷达的封锁,出现在你白头鹰的活跃区域,打掉你们的飞机。

这不合理啊?

谁能突破雷达的封锁?

谁能在无声无息的情况下击落敌军飞机?

白头鹰不要污蔑人,无缘无故的向我方泼脏水。

楚云飞这边的强烈反击,也让老美纳闷了。

难道真的不是中盟干的?

解释的理由也很合理,在重重雷达的封锁之下,断不可能有飞机靠近而不察觉。

那只能说明海域上空有问题。

连续出动了十几架战机,在海域上下空间内飞行,反反复复的探查。

从空气湿度、风速、风向等等检测,收集数据,供内部的专家研究。

是不是气象的变化,令飞机出现了莫名的故障?

又出动军舰,在附近海域打捞碎片,看能否从碎片以及飞机的记录盒上找到证据。

这个思路是正常的,通过海域内的碎片打捞,以及碎片的破损程度来看,是遭遇到了外力打击解体。

基本认定,不是飞机本身问题,不是环境因素,绝对遭受了外部打击。

问题又来了,难不成中盟掌握了一种突破雷达,不被雷达扫描到的武器?

那可真比闹鬼了还可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