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锦绣医女:带着王府全家去种田 > 第364章 病因 (1)

锦绣医女:带着王府全家去种田 第364章 病因 (1)

作者:秋烟冉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14:32 来源:小说旗

“快些收拾吧。”李玉竹朝两个侍女和婆子说道。

瑞娘子也说,“赶紧的,马上,趁老太太不闹了,马上收拾起来。”

三人回过神,飞快忙了起来。

这边,李玉竹则稳着老太太,分散着她的注意力。

与此同时,她又认真给老太太把起脉来,并启动空间医疗设备查看她的脑部。

脑部有些萎缩。

李玉竹要了纸笔写了方子。

“马上去抓药吧,药抓来先给我看看再煎药,另外,我再配些别的药。”她将药方递给瑞娘子。

瑞娘子转身递给身旁跟着的婆子,“拿给老陈去抓药。”

婆子拿了药方,转身跑出了屋子。

瑞娘子吐了口气,问着李玉竹,“李三姑娘,老太太吃药后,会不会安静一些?”

这样闹下去,老太太没病倒,她们这些身边人先疯了。

“这是慢性病,悄悄病,悄悄的好。另外,我说过,这病不会全好,只会缓解病情。必竟这是老人病,她的身体机能已经衰弱了,是不可能恢复到年轻人那般状态的。”李玉竹说道。

瑞娘子说道,“能恢复就好,若能恢复五成以上,我们大太太定有大赏。”

李玉竹微笑道,“好说。”

她一边与赵老太太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家常,一边写着配套治疗的疗养方案。

光吃药是达不到效果的,得配合锻炼和家人的关怀。

阿尔茨海默病,大多在六十五岁后起病。

女性比男性患病率高,低学历者高发于高学历者,脑部受过伤或得过血管疾病者高发于脑部健康者。三高患者较易发病,吸烟酗酒者老年时易患病。

另外还有遗传因素。

一级亲属中有人患过这种病,本人患病的风险会高于其他健康家族的成员。

比如父母有一方患病过,嫡亲兄弟姐妹中有人患过阿尔茨海默病,本人就要相当注意了。

虽说阿尔茨海默病是无药可医的,早期干预治疗也只能缓解,但也不是不可以预防。

中年时有三高的人,肥胖的人,年老时会直接影响大脑功能,这时起就要改善饮食生活习惯,进行脑部锻炼的方法,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平时多与人通沟参加社会活动,多做些思考的活动,比如下棋看书写字等维持记忆功能,延缓脑部衰老。

这也是为什么,低学历者患病情况高于高学历者。

低学历者,年轻时还能通过劳动让大脑不至于停滞,年老时已无法劳动,而所学知识有限,大脑得不到思维运转,久而久之,成了人们口中的“老糊涂”。

赵老太太患病的原因,除了遗传这一方面她无从得知外,其他几方面,足以让老太太患病。

体胖伴有三高,不需要劳动,家中有钱,她有两个侍女一个婆子近身侍候她,还有两个做粗活的替她扫地和洗衣。

不缺钱,不操心儿女的事情便懒于思考。

每天过的日子便是,躺平混吃等着百年。

加之年纪又大,已是七十的高龄,这在医学条件卫生条件不发达的古代,已是少见的高寿。

同年纪的老人少了,没有交心的人,孤独之下,更是懒于与人交流。

几方面的因素,让她成了家人的“老糊涂”。

若不是柴大嫂坚持不希望赵老太太“忘记”周围人,赵老太太可能糊涂两年后就去了。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是“老糊涂”,到病发严重时,大小便都控制不住,像个初生婴儿那般需要人照料时,会引发一系列的病发症,比如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因长期卧床而得压疮病,或其他器官疾病,会很快病亡。

她的药物,只能让赵老太太的病情稍微缓解,但脑部已经萎缩,她无力回天,若想让脑部病变停滞或缓解,唯一的法子便是进行脑部锻炼,另外,再做些身体的锻炼,减轻三高对身体的迫害。

她写了一些法子,交与瑞娘子看。

“吃药的同时,要进行康复训练。这是我写的法子,瑞娘子,你安排老太太身边的侍女每天定时陪老太太做这些锻炼。”

瑞娘子接过来认真看起单子来。

“这么复杂?”她惊讶道。

李玉竹说道,“若不按着上面说的严格执行,吃药于也无事无补。”她笑了笑,“哪里复杂了?这可比办寿宴礼简单多了。”

赵老太太被媳妇儿子扔一边不管,可见办的寿宴是办给外人看的,是收礼金用的,为了面子为了钱,可以办复杂繁琐的寿宴,而治老太太的病,他们就烦了。

她写的康复法子,也谈不上复杂。

只是将赵老太太的作息时间作了严格的规定而已。

比如辰时整(现代时间早上七点整)起床,由侍女陪同在花园里散步两刻时间(半小时)后,回到屋中吃早饭,休息一刻时间后,抄佛经一个时辰或练字一个时辰,回忆过去事情的聊天半个时辰。

午饭后午休半个时辰,起床后散步两刻时间后吃少量茶水点心,再下棋一个时辰,或是让老太太数东西一个时辰,或是画画一个时辰。

晚饭后散步两刻时间,再聊天回忆今天发生的事情,做一套五禽戏后洗漱睡觉。

如果有家人来看望,则一起回忆事情,一起陪同数物品记数量,帮老太太记录刚才的事情,让老太太回忆锻炼记忆力。

瑞娘子看着单子,想到能治好老太太,她就不说什么了。

她将单子给了赵老太太的嬷嬷,“嬷嬷拿好,按着李三姑娘说的办。”好在都是简单的事情。

嬷嬷和两个侍女往单子上看去,心中暗忖,这有用吗?

管家抓来药的时候,赵大太太也一起来了。

“李三姑娘,辛苦你了,匆匆赶来县城也没休息,就给我们老太太瞧病。”她笑得和蔼。

李玉竹浅笑,“还好。”倒是这赵大太太百忙中来看老太太,实在是难得。

赵大太太见她表情淡淡,知道李玉竹一定在嘲笑她。

不是她不想来,实在是老太太的脾气叫人烦,以前是骂人,最近还打人,追着她打叫她还五万两银子!

但当着外人的面,她也不好发作不好解释,只讪讪着笑了笑,就过去了。

这可是县令的亲戚,她不好太得罪。

“老太太刚才没发脾气吧?”赵大太太转移话题,问着老太太屋里的人。

“老太太刚才将东西丢在地上,不让捡,李三姑娘来了后,哄了她几句,她便同意我们捡了。”嬷嬷说道,“今天的屋子可比昨天干净呢,大太太。”

赵大太太一进屋,就发现屋子比以前清爽多了。

没想到,这个李三姑娘不仅会看病,还会哄人?

年纪不大,本事倒厉害,真叫人刮目相看。

李玉竹看了药方,说道,“药没抓错,马上煎一副药来。”

管家拿着药出去了。

除了中药,李玉竹又拿了些西药片来给老太太服下。

彩色的药丸,很是奇特。

“这种药没见过呢。”赵大太太见她从背包里取出一个个小瓷器瓶子,分别倒了些药在纸包里,惊讶问道。

“每个大夫都有自己的独门药丸,这是我师傅教的法子做的,治老太太的病很对症。”李玉竹将药包好,亲自端了水来喂服老太太。

也不是她自愿想当人家的侍女,实在是这时候的赵老太太脾气不太好,一个不小心,会将药片打翻的。

她的药也不是取之不尽,全是通过草药换来的。

她得宝贝着。

赵大太太打量着李玉竹,“不知李三姑娘的师傅,是哪位神医?”

“她原是宫里的一名女医,不过不在宫里当差了,她喜欢云游四方采药。”李玉竹回头看一眼赵太太,微微一笑,“她脾气古怪,不轻易见人,也不好找。”

她虚构出来的人,哪能轻易让人见的?

赵大太太有些失望,“不轻易见人啊。”她还想认认李玉竹的师傅呢,找师傅比找徒弟强,谁知是个脾气不好的?

算了算了,脾气不好的医生不见也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