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锦绣医女:带着王府全家去种田 > 第386章 神色奇怪的姑娘(2)

等菜上面的水份沥干,就可以做咸菜泡菜了。

坛子洗净晒干备用。

将八角茴香桂皮放入锅子中,和清水一起煮开。

等水晾凉后,倒入晒干的坛子中。

再加入盐巴,白酒,少量的糖,蒜子,姜片,和几片辣椒。

当菜的水份沥干后,放入坛中泡好即可。

盖上坛盖,坛口处倒入水封死坛盖,防空气流入坛内。

过上十天左右就能开坛吃了。

咸菜的做法又不一样,咸菜不需要水,菜沥干和上盐巴和调料一并放入坛里封好就可,不过时间要久一些,要一个月后才能吃。

不管是咸菜也好,泡菜也好,头几天溢出的亚硝酸盐达到顶峰,之后会渐渐减少,所以太早拿出来吃于身体不利。

如今秋凉,气温合适,赶上天气晴好的时候,村里不少人家都腌起了咸菜泡菜。

姜嬷嬷笑着说,“我腌的咸菜泡菜,三姑娘和大公子都爱吃。”

李玉竹笑道,“那咱们多腌些,到时候我拿些送给柴大哥他们。”

两人正忙着,穆元修走来了。

李玉竹笑道,“穆元修,我们在做腌菜,你喜不喜吃?我让姜嬷嬷多做一点。”

穆元修点了点头,指了指白萝卜,“这个泡萝卜好吃。”

李玉竹笑道,“我也喜欢泡萝卜。”

吃白粥就泡萝卜,简直是人间美味,鲍鱼都不及这个好吃。

姜嬷嬷笑道,“好嘞,那就多做点泡萝卜。”

穆元修卷了袖子走过来,帮她们将盆里剩下的菜全挂到了竹竿上,又对李玉竹说起了清水河村老夫子的病情。

李玉竹说道,“我家的马车被我二哥大姐二姐赶到乡里集市上去了,我没车出门,在等着你呢,你来得正好,我坐你的骡子车去看看。”

姜嬷嬷听说他们要出门,笑着道,“去吧去吧,这里的事情又不多,让我自己来吧,你们忙你们的去。”

她朝两个少年挥挥手。

李玉竹拿手在布巾上擦了擦水渍,“那我们出去了。”

“去吧去吧。”姜嬷嬷笑道。

李玉竹和穆元修,到上房跟庐陵王夫妇打了声招呼,就一起离开了。

穆元修和李家人熟起来后,庐陵王妃放心他带着李玉竹出门。

两人坐着骡子车,来到了清水河村。

清水河村的人,比桃花河村的人要稍多一些。

有老秀才在家里盖了书舍,收起了学生。

学生来自两村条件稍好的家庭。

学费贵不贵倒是其次,主要是两村相隔了近十里路,桃花河村的孩子,如果家里没有车辆接送的话,就得住在夫子家,单靠走路十分的辛苦且费时。

刘瓦匠二房的两个孩子,也只上了一年学堂,一是悟性不好学不进去,二是家里也不是很富裕的人家。

在半路上,李玉竹还看到了刘大妞的婆婆胡娘子。

胡娘子虐待刘大妞,气跑了儿子。

儿子带着媳妇干脆住到老丈人家去了,做了上门女婿。

刘大妞怀孕了,两口子也没通知胡娘子。

如今的胡娘子,和大女儿住一处。

大女儿的孩子多,胡娘子每天要带着外孙还要干家务活。

“娘,你怎么搞的,四妞的裤子尿湿了,你怎么不给她换换?”胡娘子的女儿,骂着胡娘子。

胡娘子不服气嚷道,“我这要烧饭啦,哪有时间换?”

“烧饭烧饭,那烧的饭呢?锅子里的米到现在还没有煮开,饭在哪儿?”胡娘子的女儿丢下手里抱着的小儿子,抱怨着道。

“孩子由我带,饭我烧,你做什么啦?”胡娘子气得回骂道。

“我干什么?那地里的事情我没做?娘你说话越来越叫人恼火了啊?你把儿子媳妇打跑了就拿我撒气?”

母女俩站在院子里,互相对骂,互相指责。

李玉竹趴在骡子车窗户口,磕着瓜子看着热闹,直到骡子车走过去,完全看不见了,她才又看向别的地方。

清水河村她没怎么来,只会走主要的一条村道,小路怎么走,哪家哪户在哪,她并不清楚。

总之,穆元修带着她走哪儿算哪,她信穆元修。

遇到挑担子的汉子,笑着朝穆元修挥挥手,“是穆兄弟啊,来村里啊。”

“里正央求我找大夫看宋夫子的病脚,我找到大夫了,这便带去呢。”穆元修回道。

“那可太好了,我家的娃子又可以去学堂了。”汉子笑着道,挑着担子走过去了。

穆元修赶着骡子车,接着往前走,在一处有着十几阶石阶的坡前停下了。

坡上只有一户人家。

“到了,就是这儿。”穆元修将骡子系在台阶旁的小树上,走来给李玉竹挑帘子。

李玉竹探着头往左右看了看,最后,她看向前方台阶上的几间房子。

正屋的门楣上,挂着牌匾,“清河学堂”。

“平时,这里有三十来个孩子念书,自从宋夫子的脚伤越来越严重后,他告了假,这里就冷清了。”穆元修说道,“两个村里有学问的人不多,都接不了夫子的班。”

昨天在回来的路上,穆元修就说了宋夫子的事情。

宋夫子是个落第的秀才,年轻时屡试不中,家里实在太穷,供不起他读书了,他便放弃了考学。

由家里安排着,娶了大山另一边一个村里的女子为妻,以教书为生,可惜媳妇生下娃儿难产去了。

宋夫子再没娶妻,和老爹老娘一起养着这个儿子。

儿子平安长大,娶妻生女。

但命运并没有眷顾宋夫子。

孙女儿才学会走路时,儿子媳妇坐船出行,遇上大风浪将船吹翻,儿子媳妇两口子都溺亡了。

那时候,宋夫子都五十了。

老爹老娘早已过世多年,无人相助的他,独自抚养孙女。

好在孙女身体一向康健,平安地长大了。

女孩子如今已有十六岁,勤快懂事,平时帮他打理学堂的事务,照顾他起居。

李玉竹将肩头的背包挪了挪,点了点头,“去看看吧。”

她走上了台阶。

穆元修跟在她的后面。

宋夫子家有五间屋子。

三间砖房,两间木屋。

一间较大的砖房,窗子开得极大的,里面摆满了桌椅。

“那是学子们念书的地方,不过今天没人在。”穆元修见她看向那屋子,说道。

两人走到正屋前,屋门开着,一点声响也没有,穆元修朝里大声喊着,“宋夫子?宋夫子!是我,牛头山的穆元修,我将大夫找来了。”

学堂隔壁的一间屋子里,传来宋夫子的声音,“哦,是穆元修啊,屋子门没有关,请进请进,老朽腿脚不便行动慢,还请见谅啊。”

李玉竹和穆元修走进堂屋,隔壁屋里,传来哚哚哚哚的声音。

没一会儿,一个六七十岁的瘦个子老头,拄着拐杖从卧房里走出来。

李玉竹往四周看了看,宋夫子不是有个孙女吗?

怎么不见人呢?

不过初次来人家家里了,她不好多问。

穆元修走上前,扶着他坐到椅上。

宋夫子看一眼穆元修,又看向李玉竹,“穆元修,这小姑娘是大夫?”

穆元修点头,“是的,她医术不错,医好了好几个人的病,桃花河村刘瓦匠大儿媳的肚子里长了个瘤,便是她治好的,她姓李,您喊她李三姑娘吧。”

宋夫子没有像别人那样,用有色眼镜看人,他捏着胡子笑着道,“后生可谓,后生可谓啊。”

李玉竹卷了袖子,来看宋夫子的左脚,“宋夫子,我看看您的脚。”

“哎,一点小毛病,却怎么也不好。”宋夫子不好意思道,“老夫子的臭脚,不好意思叫姑娘看呢。”

李玉竹笑着道,“我是大夫,在大夫的眼里,只有生病的身体和健康的身体之分,而且大夫专注看病体,夫子您不必不好意思。咱们干的便是这行。”

宋夫子不要李玉竹帮忙,自己提起了裤腿,脱了鞋袜。

李玉竹看到他的脚,眉头紧锁。

这脚肌肉萎缩,皮肤极度干燥,色素沉着,她伸手按了按,脚部肢端动脉博动十分的弱。

脚部布满了疮伤。

这脚哪是普通长疮!

这是糖料病足!

糖料病足的患者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任其发展下去的话,脚部会彻底烂死,染上毒脓血症,危及生命。

“爷爷,我回来了。”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在院中响起。

李玉竹回头来看,只见一个十六七岁,穿杏色衣裙个子苗条的姑娘提着菜篮子走进了屋里。

她清秀的脸上神色颓败,淡淡看一眼李玉竹和穆元修,没说一句话,垂着头走向后院去了。

李玉竹不禁又皱了下眉头,这姑娘的神情,怎么看着不对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