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穿梭两界,我的身后是钢铁洪流 > 第 724 章 夏国的技术迭代(中)

【量子纠缠感应阵列】,可以理解为宇宙状态的超级相控阵雷达。

以普罗特斯侦测设备的感应原理,加上原产蓝星,经过吸收演化的量子纠缠技术,能够实现了超大范围,瞬间反馈的侦查效果。

过去,这些部署在行星引力平衡点上的的巨型环形装置,通过捕获人工制备的纠缠态粒子群,能够实现覆盖中等规模星系范围的实时监控,为夏国的历次防御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量子阵列,登船了!

因为要装载这么个超大规模的家伙,天狼星815舰的体积,也是达到了有史以来最为夸张的尺寸。

长度七十六公里,宽度七十四公里,高度二十二公里,好吧,它就是个近似于角上打磨成圆角的盒子体,盒子打开,里面伸出一堆小球球。

静波级815舰携带的【量子纠缠感应阵列】,常规感应侦查范围达到了七十五万九千天文单位,超功率运作的情况下,感应侦查范围还可以再扩大一倍。

已经接近了普罗特斯侦测器的五分之三距离。

当然,对于某些特殊单位,可能依然存在侦查盲区,比如那个神鬼莫测的普罗特斯暗影大师泽拉图。

不过,这种时候,就用的上另一项技术了。

【六号晶体玻色子超弦雷达】的底层技术来自晶灵族,就是那个曾经的第九战区除去普泽之外的第二大文明。

有很长一段时间,夏国的战舰雷达都是从晶灵族进口的成品,对于技术,对方一直是封锁的死死的。

直到泽拉格尔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大进攻,普罗特斯第九战区全线撤退时,晶灵族也选择了提桶跑路。

在当时来看,这是个明智的选择,晶灵族早就在其他星域物色好了若干个备选基地,甚至连当地的社会关系都铺垫好了。

不过,要一整个文明全部搬走,那需要的运力是极其夸张的,云夏冬亲自出面,经过反复的多轮谈判,双方达成交易。

诸夏联盟以一大批运输船为代价,获取了几项一直心心念念的尖端技术。

晶灵族也觉得挺好,对它们来说,反正诸夏联盟已经是要死的文明了,卖给他点高科技也算不上啥事。

当然,夏国最后不仅活下来了,还打赢了。

连晶灵族的母星,现在都成了诸夏联盟的地盘,从那些故纸堆中,夏国还找到了不少科技遗存,进一步加速了夏国对技术的解析。

最关键的是,夏国拿到了六号晶体的矿脉产地。

很多时候,一个材料的突破,就能直接带飞一项尖端科技。

在充分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加上其他几项技术领域的成果叠加,夏国完成了这款【六号晶体玻色子超弦雷达】。

它的使用效果,是向某个指定区域通过超弦模式,瞬间撒出一片六号晶体玻色子,将这一片的情形,以玻色子成像的方式反馈回雷达母体的六号晶体上。

军中俗称“撒雷达”。

这玩意结合【量子纠缠感应阵列】使用,属于完美搭配。感应阵列就好比侦查哨兵站在高塔上瞭望,视野内的侦查范围足够大,但是,远方是看不清楚的。

但是,一旦发现远方有某个小黑点似乎在移动,那么,一把六号晶体玻色子撒上去,就如同卫星对这一区域聚焦成像,看的明明白白,连来犯者有几根腿毛都数得清。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诸如微型侦测器的光学隐形,矩阵式扫描探测等技术,都在迅速向一线部队部署,预计在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侦查系统的全面换装。

引擎方面,夏国同时执行了三条技术路线,一是对原有引擎效率的进一步改进提升,二是对普罗特斯能量推进系统的消化吸收,三是对泽拉格尔生物推进系统的研究转化。

出乎意料的是,三条线之中最先出成果的,是生物推进系统。

首先说夏国自家的引擎技术,经过这么多年的持续迭代,当前状态下已经做到九十分了,剩下的或许还有进步空间,但提升的速度已经很慢,投入产出的性价比也已经很低。

夏国只是基于民族本能,继续维持着这条技术路线,保留了部分实验室的课题投入,同时鼓励私营企业在民用开发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研发。

而普罗特斯的引起技术,显然是有所保留的,夏国能接触到的都是阉割版,仿制品就是阉割版的再缩水版。

虽然夏国一直在这条线路上持续增加投入,但是短期内产生突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泽拉格尔的生物技术不同。

只要弄到了生物实体,相当于完整版的样品就已经摆在实验室内了,而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因素,和能量文明技术这种夏国完全陌生的领域不同,生物基因方面,夏国是有一定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的。

在上百个专家组持续攻关之下,先后十几套方案脱颖而出,最终,当前入选诸夏联盟正式作战技术的,是夏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微生物研究所联手研发的,被称为【生物曲率泡生成仪】的设备。

这套取自泽拉格尔统领级单位,人工建造的仿生器官中,存放着大量的经过基因编辑的特殊微生物,它们可以持续通过分泌特殊的曲率泡,改变时空曲率,为载体提供不弱于普罗特斯战舰引擎的驱动力。

而且,这种【生物曲率泡生成仪】的燃料,是蛋白质和脂肪。

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就这一项技术,今年的夏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将毫无悬念。

结果,到年底的时候,另一项技术横空出世,经过快速的可靠性验证之后,被军方迫不及待的推上了装备日程。

【战舰相位跃迁动力核心】。

没错,这就是那艘由云笙带入联盟的,星海号超级战列舰的跃迁技术。

只要这个动力核心推广下去,未来,诸夏联盟将不止一个星海号可以跃迁,而是会拥有成千上万艘可以主动跃迁的战舰。

想想这个场景,铺天盖地的主力舰直接跳入敌方核心位置,万炮齐发,直接将对手的核心节点夷为平地。

已经用习惯了陈大元帅开门战术的联盟军队,对这个技术的渴望无以复加。

当然,这项技术也存在诸多缺陷。

跃迁需要提供定位视野,而且跃迁的距离有限,充其量是捅到敌人菊花位置,比起陈大元帅那种直接开在敌人老家祖坟,可以让牛头战士坟头蹦迪的传送,还是逊色不少。

冷却时间也长的惊人,首次跃迁之后,至少八十六个小时内无法再次跃迁。

跃迁需要巨额的能量支持,只有超大型战舰才能承担的起这种负荷,夏国不得不重新整体开发了新的作战舰种,也就是日后隶属于苍穹系列的,【裂空级星域掌控舰】,专门用于搭载这种相位跃迁动力核心。

在此后的历次战役中,每当这个庞然大物的金属巨兽掠过战场,舰脊上那东方巨龙利爪造型的跃迁动力核心开始发出幽蓝色闪光的时候,总能听到对手通讯频道中绝望的呼嚎。

“裂空,裂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