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二嫁 > 第213章 现世番外(一)

二嫁 第213章 现世番外(一)

作者:二三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52:48 来源:小说旗

武安侯府这个年过的很热闹。

最看重的长子娶了媳妇,连孙子都带回了家,周宝璐这个搅家精也彻底的消失在众人的眼界中,老夫人的心情很是舒畅。

再有老二外放的事情终于定下来了。他多年的五品官,这次直接擢升到四品,到一地州府去任父母官。

沈廷祎素来稳重能干,他外放后只要踏踏实实做事,京城的事情自然有沈廷钧,以及他岳丈工部侍郎代为处置。可以说,他的大好前程就在前头,老夫人见状如何不快慰?

家庭和睦,儿孙承欢膝下,又有孩子的前途大好,老夫人的眸中一直带着笑。

但是看到素来疼爱的三郎,面上都是强做出来的欢笑,再看看荣安小小一个人,颇有些别扭的在椅子上挪过来挪过去,老夫人那颗开怀的心上,到底是蒙上了几分阴霾。

这是过年,荣安身上穿的很喜庆——自从周宝璐入狱后,照顾荣安的嬷嬷便多给他穿素净的衣衫。尤其是周宝璐被宫里判了斩立决,从哪儿后,嬷嬷更是不敢给荣安穿一点颜色鲜亮的衣裳。

虽然最后斩立决的事情无疾而终,周宝璐也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但常年在武安侯府伺候的,谁不是眼明心亮之辈?

该问的嬷嬷自会去问,不该问的,打死她们,她们也不会开口。

而她们怀着忐忑的心思,一直给荣安穿素色,可府里不管是老夫人还是侯夫人,竟无一人表示不妥。这代表了什么,众人就算没说出来,可其实心里都有数了。

也是因此,如今这些日子,荣安一直是按照守孝的规矩在过日子。只今天过年,孩子才被放纵一些,得以惫懒自在些。

饭后孩子们被放出去玩烟花。

荣熙和荣勋年龄最大,两人一人牵着妹妹荣欣的手,一人牵着荣安,还招呼抱着鹤儿的奶嬷嬷说:“带弟弟一起出去玩。”

鹤儿人小玩兴却大,他巴不得跟着哥哥姐姐们一道出去耍。只他也知道自己年纪小,外边又冷。往常这个时候他只能被留下来……大过年的,他才不要在屋里玩。

小家伙便往外探着身子,一边伸手去够门帘。

屋内众人看见这场景,俱都忍俊不禁笑起来。最终还是老夫人疼孙子,便张口同意了此事。只是也让人将鹤儿捂得严严实实的,可不敢见了风受了凉。

很快新年便过去了大半。

大过年的,沈廷钧不用上早朝,更不用去衙门,自然只想在床榻上抱着软玉温香厮磨纠缠。

但这明显不可能。

先不说还有一些下官会来拜见他,只说沈廷祎也即将远行。

他没外放过,最关键的是没做过一地主官,心中多少有些没底。沈廷钧昨晚就与二弟说过,今天会找些得用的书籍给他。另外,他虽然也没外放过,但他做主官的经验丰富,将他的心得体会传授一些给二弟,指不定就够他受用了。

还有太多事情要忙碌,沈廷钧不得不放开怀中软香娇嫩的一团,不甘不愿的起了身。

桑拧月是等到沈廷钧离开房间后,才晕红着面颊起身的。

她起来后先去看了鹤儿,随后带着孩子去给老夫人请安。熟料才刚在老夫人哪里坐下,前边就有人来寻她,说是侯爷那边有些事情,让她过去一趟。

桑拧月有些莫名其妙。

沈廷钧方才去了前院,前院的事情大多和繁杂的公务有关,她去了能帮上什么忙?

心里这么想,但老夫人含笑催促着她,桑拧月就也将鹤儿留给老夫人,起身去前院寻沈廷钧了。

沈廷钧正在见客,桑拧月被成林引到书房去。

书房僻静,没有外人在,成林这才将主子寻桑拧月过来的缘由说了出来。

他挠着头,有些不好开口,但到底是道:“方才长荣郡君府里派人送了信过来。”

桑拧月闻言都然抬起头。

虽然知道沈廷钧与长荣早已和离,两人之间更是没有感情只有利益交还。但长荣毕竟是沈廷钧的发妻,是曾经陪着沈廷钧走过青葱岁月,又与他最亲近的那个女人。

她对别人可以不在意,但对于长荣,只听着她的名字,她就无法做到心如止水。

但如今夫妻和美的美好生活,以及刚被封为国夫人的底气,让桑拧月虽然在听到长荣的名字时,有一瞬间的蹙眉,但到底没有太过失态。

可她这一个蹙眉,就将成林吓得够呛。

成林忙不迭摆手解释说:“主子和长荣郡君这些年一直没来往过。”又小心的将荣亲王被御史参奏贪污巨款这事儿说出来,原来幕后“真凶”就是沈廷钧。

沈廷钧对那家人的厌恶到了骨子里,自然不可能对长荣还抱有什么情谊。

而这次门房之所以接下长荣郡君府里送来的书信,也是因为此信攸关重大。送信过来的是长荣郡君身边的雀屏,而她张口就是:“此信与老国公离世有关……”

这话一出来,谁还敢怠慢?

即便门房再不想收这烫手山芋,一时间也不得不将信件接过来,且火速送到沈廷钧这里。

但沈廷钧一来在见客;二来明显对长荣腻味的很;三来,刚成亲的男人从太子哪里取经,知晓了许多夫妻相处之道。因而,便果断让人将桑拧月喊来,让她先看信件,以免夫妻之间因此事闹出不愉快,事后后悔莫及。

很显然,沈廷钧这个处置非常正确,最起码现在桑拧月的面色就有所好转,不像方才那样阴郁。

但想到成林方才说的,信中所述事件应该与老侯爷,也就是沈廷钧之父有关,桑拧月一时间又不免踟躇。这封信由她先打开观看,这真的好么?

说起先武安侯,那也是惊才绝艳、满腹经纶的人物。

桑拧月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武安侯壮年早逝。他去逝的太过仓促,且原因不详,外界对此的传闻都是先武安侯得了疾病,匆匆去了。

桑拧月早先也是这般想的,但如今看着手里这封信,她又陡然不确定起来。她有种直觉,先武安侯府的死藏有很深的内情,而这内情,许是才是导致沈廷钧与长荣最终走向陌路的原因。

桑拧月拿着信件,眉头蹙着,神色游移不定。

成林见状就知道她在迟疑什么,便又道:“主子说了,让夫人先看,他见完客随后就过来”

话落音成林冲站在旁边的素锦招招手,而后两人一道走出了书房,去外边站着去了。

屋内安静下来,桑拧月没多犹豫,到底是伸出手,将那粘的紧紧的信封撕了开来。

信封中只有单薄的两张纸,但那纸张上的内容,却大大出乎桑拧月的预料。

她瞳孔不住扩大,眉头狠狠拧了起来。也就是这个时候,外边传来成林与素锦请安的声音,再就是熟悉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有人推开了房门。

屋内陡然亮堂起来,一片明亮的日光下。桑拧月挥挥手中的纸张看着进来的沈廷钧,等他重新掩上门,她才忍不住小声问:“公,公公是中毒而亡?”

沈廷钧先没接她手中的信件,而是搂着她的腰在旁边的椅子上落了座。

他搂着她的腰,嗅着他身上的馨香,埋首在她颈侧,许久后才闷闷的“嗯”了一声。

先武安侯对沈廷钧来说,绝对是个严父,但也是个慈父。

沈廷钧天纵之资,从小被送到宫里为太子伴读。可以说,有这样一个儿子,武安侯很难不喜欢,很难不为之骄傲。

武安侯也当真对这个儿子抱有厚望,期望他能建功立业,立下不输与先祖的功绩。

沈廷钧不走恩荫为官的道路,而是要科考取仕,这就是先武安侯对他的人生规划。毕竟作为过来人,先武安侯吃足了身为世家子所带来的好处,但也因为没有各正经的科举出身,这也限制了他的前程和未来。

他自己吃过的亏,走过的弯路,自然不想儿子再走一遍。

因而,父子俩谈心,先武安侯早早便替沈廷钧定下了参加科举的行程。

可惜,还没等到沈廷钧真的下场,下武安侯就因为一时不慎,中毒暴毙。

说起这个“中毒”,若是寻常人下毒,先武安侯自然不会毫无防备。

可若事情牵涉到女眷,且那女眷还曾与先武安侯有些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谊,那武安侯轻易中招,便也不难理解。

沈廷钧说起这段早已被他查清,但却迟迟没有告知母亲的真相。

却原来,先武安侯曾与当今的堂妹玉安公主情谊甚笃。鲜衣怒马的少年郎,与美丽高贵的天子娇女,男有情女有意,本可以假偶天成。

事情坏就坏在,在先皇五十大寿时,有属国皇子前来贺寿。

那皇子对玉安公主一见钟情,而玉安公主的同胞长兄在那之前溺水而亡。为了替年仅五、六岁的幼弟在争取王府的世子之位,且保住母亲和幼弟的荣华富贵,玉安公主咬牙决定和亲。

先武安侯与玉安公主的缘分至此了断。武安侯也在三年后,娶了如今的老夫人过门。但许是忘不掉玉安公主,许是老夫人的脾性容貌并不得武安侯的欢心,夫妻俩的感情只是平平。

当然,这只在武安侯看来。

可事实上,能嫁给集容貌与才干与一身的武安侯,老夫人哪里会不欢喜?老夫人将夫婿看做天,对夫君的事情事必躬亲,成亲十多年来,生儿育女、主持中馈,甚至在身体不方便时,为武安侯纳妾纳通房,老夫人做的面面俱到、毫无怨言。

可武安侯心里始终藏着玉安公主。

转眼又过了十多年,属国发生叛乱,玉安公主的夫婿在大乱中丧生。属国脱离大秦控制,到了叛军手下,玉安公主不得不带着下人逃生到大秦。

也是在玉安公主回京之后,某日武安侯接到邀约,前去与旧人相会。

两人倒也恪守礼节,可期间说起往事,免不得心头惆怅。酒水摆上来,武安侯不知不觉多喝了几杯。也就在他回府后,夜晚突然吐血,继而便缠绵病榻,很快离世。

事后沈廷钧深查此事,却原来那酒水早在属国时就被人动了手脚。

属国的叛军原以为玉安公主回京后,会将这琼浆玉酿献与陛下,这才在玉安公主逃生时,特意放过了她。熟料玉安公主进京后,倒确实给陛下进献了许多东西,可唯独这坛酒水,她留了下来,与昔日竹马喝了个尽兴。

仔细说起来,先武安侯其实是替陛下挡了一劫。又因为到底是堂妹不谨慎,这才害了武安侯的性命,皇帝便对武安侯府多有愧疚。

原本事情到此为止,毕竟武安侯既已离世,在追究也无意义。且玉安公主虽然侥幸保住性命,但也陷入昏迷不醒的局面,御医也说之后醒来的可能性不大。

但之后沈廷钧偶然从先武安侯的侍从哪里,得知父亲丧命当晚,曾在玉安公主哪里,见过长荣郡主身边的丫鬟。

沈廷钧对此生疑,让人暗查,最终却得知,原来玉安公主与父亲有此一晤,还要拜长荣郡主所赐。

是长荣郡主耐不住婆婆催生,心生焦躁和愤慨,这才要给婆婆添堵。

她是皇室郡主,要打听一些事情当真很方便。于是,很轻易便锁定了玉安公主。

可以说,若没有长荣在其中撺掇,玉安不一定拉的下脸去宴请昔日情郎。而若没有那场宴请,先武安侯不会死,沈廷钧也不会在怒极之后,直接与长荣和离。

桑拧月细细听着沈廷钧说着往事,随后又垂首看向信纸。

信纸上长荣郡君可不是如此说的。她说当初纯粹是听说和亲的姑母回京了,觉得她这把年纪了,还丧夫丧子太过可怜,便去探望。

期间说起年少往事,姑母多有出神怔忪。可她只以为姑母是在简单的怀念往昔,哪里晓得姑母竟想起了昔日的武安侯,且当晚就下了帖子请武安侯一晤。

在信件中,长荣还在为自己辩解。还说她即将离京,唯有此事放不下,思来想去还是要和沈廷钧说清楚,还自己一个清白……

桑拧月正仔细看着,沈廷钧陡然从她手中把纸张抽出去。

他说:“若知晓她信中全是这些无用的东西,我也不会特意让人将你喊来,拿这事儿烦你。”

他嗤笑:“事到如今,她还不思己过,还在推诿搪塞,也当真是十年如一日的不长进。”

桑拧月闻言倒不觉得沈廷钧的话过分。

若他所述全部为真,那说长荣郡主和他有杀父之仇也不为过。他没有败坏长荣的名声,甚至在和离后,也没有对长荣和荣亲王府动手。只以和离来划清界限,他已经算是好涵养好风度了。

桑拧月摇头道:“我不觉得这事儿有什么让我烦恼的。只是贸然知晓公公的死因,我一时间有些消化不了。”

沈廷钧摸摸他的头,问她:“觉得失望了对不对?我父亲在世时,也称得上一句英明神武,也是陛下的心腹股肱之臣。可就因为过不了‘情’字那一关,他把自己的命都赔上了。”

堂堂武安侯,最终竟是因此丧命的,说出去都怕人笑掉大牙。

为了维护父亲的名声,更是不想母亲为此伤心,这件事情只沈廷钧、长荣郡主,以及宫里的帝后和太子知道,其余人俱都不知情。

她们大多以为,武安侯就是因为疾病去的。那疾病到底是什么,他们却说不清楚。

武安侯老夫人倒是知晓夫君去逝的真正原因,毕竟侯爷弥留之时,是老夫人亲自在榻前守着的。可任凭老夫人想破脑袋,怕是也想不到,先武安侯确实是替陛下受罪不假,但他再喝酒时动了别的心思,想来也是真。

这件事情,沈廷钧没有告知母亲,怕母亲伤心难过,觉得半辈子所托非人。底下的弟妹,沈廷钧也不敢告诉他们,怕毁了武安侯在他们心中的形象,更怕他们年纪小、神色浅,再被人套了话,问出不该问的。

如今桑拧月知晓了此事,沈廷钧心中无端松口气,那些憋了十年的话,终于可以说一说了。

他先说父亲几十年的英明毁于一旦,又说陛下虽认了这“救命之恩”,他却为之羞愧。

又提及父亲方去世时,那时他接了武安侯的重担,要在朝中站稳脚跟,还想继续维持着武安侯府煊赫的门楣。他为之精力憔悴,偏那段时间还与长荣冷战、和离,每日里焦头烂额。

沈廷钧说起这些往昔,眸间一片平静。桑拧月闻言,不由想起他当初疲惫麻木的身影,顿时就心疼不得了,搂住他的脖颈不住摩挲他的颈项,只恨不能时光倒流,她能回到过去,好好安抚那时候的他。

她多想那时候陪在他身边的是她,而不是长荣。若她在跟前,她会每日温言细语宽慰他,或只是简单的倒一杯茶,陪他静坐半日,让他有个放松歇息的时间。

可惜,时光不回头,她的所思所想只能是一场空。

又说及长荣离京的事儿,桑拧月不由问沈廷钧:“这是真是假?”

“应该是真的。”荣亲王府倒了,长荣也被降了爵,她在京城的日子不好过。最关键的是,还有那么一摊子糟心的家人躲在她府里享清福。长荣应该被折腾的不轻,这才有心远离。

但不管她离京与否,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已经陌路的夫妻,他们今生的缘分早已到了尽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