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狂飙吧!赘婿 > 第61章 到达曹家村

狂飙吧!赘婿 第61章 到达曹家村

作者:奋斗的小菜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53:22 来源:小说旗

大巴车停在一处破旧的老车站,和雾城的一线城市相比,这里太落后,坑洼遍地,一滩一滩污水,放眼望去,整条街道不是卖吃的就是卖五金,少有几家服装店。

整条街从头到尾大概300米左右,是一条狭窄的街道,进入镇上唯一一家超市买一些便于携带的礼品。

家里没有任何吃喝的东西,买了一袋大米和肉类,曹兴旺买了一个大背篓,把东西全部绑到上面,“哥,我们村里来镇上买东西都是这样背回去的。”

“到半路我再换你。”经济极度贫困的地区,往往把人当作牛马用,曾经一起共过事的小兄弟说,他从小由妈妈一个人带大,家里种了十亩地,

每到秋收的季节,母亲就要用自己的人力去换取马力,她需要到别人家帮忙干两天活才能换人家一人一马一天工,过来还工的人只负责赶马,

母亲在他十六岁那年背水泥还工时跌落崖底身亡,二十六岁的他执行任务期间出了意外没能留全尸,只有一座无名的衣冠冢。

人力不如马力,人不如畜生这是偏远山区真实的写照,同样是种地的农民,南北调换,南方山区人背马驮的工作没几个人能承受得住。

有人已经进入自动化机械农耕时代,有部分地区还停留在百年前的农耕水平,离小镇越远越是荒凉,几公里不见人烟,山路是一直往上攀爬。

与其说是山路还不如说是野兽出没的踩踏出来的路,各种长刺的藤蔓延伸到小道上,曹兴旺手里拎着一根棍子打掉那些细小藤条,“从镇上到曹家村沿途没有人家,村里老人孩子很少出门,年轻人从外面回家需要重新踩出一条路。”

能想象到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自己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时常被人欺负,但好歹生活在大都市,见过繁华的都市,明白在那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下去,在曹家村生活的人们无法了解外面的世界,只能通过课本。

当今有人说游戏侵害青少年,过去二十年前有人同样说电视侵害青少年,每个时代娱乐的工具不一样,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不需要电视,需要更加刺激的东西寻找到愉悦感。

没走出过小山村的人,也许不知道电视是什么样的东西,只能通过外出回来的人嘴里了解。

通过电视可以了解外面的社会,孩子们学前能学会流利的国语,曹恒当即决定要为这个地方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们不再与外界信息和交通闭塞。

走了大概三公里,曹兴旺找到一块稍微平坦的大石头卸下背上的背篓,解开衬衣扣子,露出白花花的肚皮站在迎风口大喊,“大山,我又回来了。”

声音在山谷里回荡,前方依旧是绵延的山间小道,蜿蜒曲折,上上下下,没有平坦的路,曹恒观察过地形,山上没有多少泥土,大部分是石头,是整块的大石,要用到大量的炸药把山体炸出一条路。

挖八公里的公路到硬化至少需要投入50亿,能理解当地政府的难处,曹恒开口,“村里的老中医要是能给我治好,我替曹家村出钱挖路、通网、通电。”

享受着风带来的凉意,听到曹恒这话时曹兴旺不由一愣,回头激动地问,“真的?”

“对,真的,我出钱请施工队和设备,你们村里的人出人力。”修路的钱自己掏,网和电很快就会到位,这些属于国企,民生保障的东西,不需要个人花钱。后二者还没通主要是路没通。

稍作休息继续上路,曹兴旺拒绝了曹恒换他背东西,“我已经习惯了,前面的路更难走,哥,你要多注意脚上。”

翻过一座垭口,接下来的路有三百米左右是在悬崖边,路宽不过一米五,山崖下是湍急的水流,不明白前人是怎么想的,逃离到鸟不拉屎的地方生活,“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到那么偏僻的地方生活吗?”

“已经生活了八代人,500多年了,听说是为了逃避战乱。”曹兴旺走在前面,尽量贴着崖壁走。

没有人带路误闯进来可能会迷失在山里。曹恒好奇的拿出手机拍照,荒郊野岭的地方没有一点信号,和外面的新世界完全是两个天地。

走啊走、走啊走,翻了七座山,过了八条沟,两条小溪。太阳落山洒下金光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山下袅袅炊烟。耳边鸡鸣狗吠,青砖黑瓦,统一三层的木质结构房依山而建。

对面的山上有两条泉水流入村里碧绿清澈的湖水中,从村头蜿蜒到村尾,垂柳倒映水面,老旧的石梯桥侧面斑驳,生出翠绿的青苔。

大片农田里传来声声蛙鸣,正值种植水稻时节,村里人还没有收工,看到曹兴旺回来用最亲切的乡音问候,“旺娃子回来喽?上次回来没几天,啷个又回来喽?你身边那个俊后生是啷个?”

“娘娘,窝带窝老板回来给老神棍看病,明天克你家吃饭哈,再见。”曹兴旺带着曹恒走在田埂上。

美景如画的环境里,胸腔被清空,说不出的一种清爽感,是薄荷的味道,能让人忘记赶了一天都路的疲惫,眼前的美景和旅途鸟不拉屎的野人丛林是两个极端,如果外面的世界没有进步,这里也许永远是最佳的居住地。

平坦的地方全部用作农田种植,以湖为分界线,南北两岸山腰上的房子错落有致,曹兴旺家住在位置较高的北岸。

老旧的房子没有破败不堪的痕迹,每一根木桩、横梁透露着沉甸甸的历史,油光黑亮,一楼是开放式的会客厅,有个木质梯子上到二楼做饭、吃饭。

三楼是睡觉的地方,曹恒参观完整个房子,发出感慨,“你们村里很富有,随便拆一栋房去卖至少几千万。”

建房用的木头材质很好,这是放在过去才敢砍伐名贵木材建房,如今可都是牢底坐穿树,砍伐建一栋房子的稀有名贵木材吃花生米都不过分。

“村里房龄最小的也有300年,我家这栋接近400年,这也是地方政府没有叫我们动迁的原因,哥,你找个地方坐着休息一会儿,我找煤油灯点上做饭。”赶了一天路,早就饥肠辘辘。

曹恒到一楼随便找块石头坐下,地面是最原始的状态,许久没人住已经长出一些小草,天色完全暗下来,对面山上的房子里亮起一盏盏微弱、晃动的亮光。

来到这里能忘掉工作,忘掉手机忘掉烦恼,只想要一把躺椅,竹子做的,对,只有竹子做的才符合村里的气质。符合热情好客的清风,它像情窦初开的少女一直调戏着我,伸手摸,它却躲开了,唯有竹子才符合它的清雅、俏皮。是曹恒此时此刻内心的所有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