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 第239章 秦王令(必读)

大船缓缓而行,慢慢靠近几十艘大船的所在地,扶苏发现,有几艘小船缓缓而来,是驻扎在此处的水军。

小船慢慢靠近,已经来到他们大船的身旁,扶苏有些疑惑,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身旁工匠看出了扶苏的困惑,开口解释道:“公子,他们这是例行检查呢,所有进出军械司的船都要在此地接受检查!”

“那他们怎么上来?”

“他们在这都干了这么多年了,都是一把老手了!”

正说着,两个钩锁就圈到了船边的围栏上,上面工匠试了试确定稳固之后,才对下面喊道:“可以!”

下面的几位甲士用力拉了拉,确定无误之后,才缓缓向上攀爬,几下用力,便成功攀上!

好活!

“最后一船青铜人像了是吧!”

“是的,最后一船了,今日送过去,便算完事了!”

“老许啊,还是你们有油水捞啊,滋润啊,天天往返于咸阳和军械司两端!”

“你可别扯了,你是军械司守卫,谁不知道这在大秦军方之中,这个活是个美差!”

又有几人爬上,对着船上的东西一一检查,确定没问题之后,才点点头,开始下船。

为首之人拿出一块小小的令牌,交给船中的负责人,负责之人也拿出一块令牌,互相交接。

“行了,没事,走吧!”

“公子,这是大船的通行令牌,有两块,互相交接,才可通行,要是拿不出来,我们今天是走不了的!”

“这么费劲?”

“正是如此!”

待检查的几名甲士离开之后,船中的工匠开始动作起来。

“扬风帆!”

大船的风帆缓缓拉起,风满,速度开始加快!

这时,扶苏才明白,为什么汇入渭水之后不立刻扬帆,原来还需要检查,检查完放行之后,才能扬帆加速,这所有的进出管理,都已经自成为一套体系了!

顺着渭水而行,扶苏立于船头,看着这两岸的风光,此时已经接近午时,可在两岸之处,还能看见许多百姓,在辛勤耕种着自己的田地。

因为是渭水,此地距离咸阳较近,这个地方的田地,那些显贵们还不敢把手伸到这里,所以,此地的百姓,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只要有自己的地,对这些百姓来说,便满足了,一年耕种下来,能有个口粮,或是有余存,那便更好!

要是大秦赋税再减一点,百姓的生活会更好。

田中尚有稚童在奔跑,欢声笑语在田间回荡,我大秦的子民,我华夏的百姓,历来都是勤勤恳恳的,只要有地种,有饭吃,谁会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去造反,去起义呢!

大秦中央,那些好的策略,传达至各地,都会被一些贪官或者是无能的官吏给作废,要么就是被贵族世家侵占良田,最后百姓被逼的走投无路,才被迫揭竿而起!

现在,大秦各个地方的贵族毒瘤太多,只不过,天下刚刚安定,这些人尚有作用,父王还需要他们来安定地方,倒是还有点价值!

但是,他们的心注定是不会向秦的,因为大秦日后的一系列变革,都会触犯到他们的利益,只是,迫于父王的威严,他们不敢动!

看着远方,扶苏突然想到,父王若是离开,大秦之中是必定会有一场动乱,这场动乱似乎不可避免,这些六国余孽畏惧的是以一己之力灭掉他们的秦王政,父王若是离世,那将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威严能坐镇神器,威压天下!

就连现在的自己,也不可能!

这场动乱是不可避免了,唯一有的,便是将这些潜藏的六国余孽统统斩尽杀绝,只可惜,这根本就不现实,六国余孽潜藏在暗,若要动手不能一次性全歼,后患无穷!

自己倒是知道一个刘邦,刘邦倒是小事,身居秦国沛县,现在无非就是一个流氓罢了,但灭秦的主力,却不是他刘邦,而是项梁,项羽之流,这些人,从出身起便于秦国势不两立,且藏于暗处,四处逃窜,想找到他们,难!

若是可以,应该毕其功于一役,抓住一个机会,把他们一网打尽!

这样,也正好有了理由来扫清那些旧贵族,这将是一场彻底的清洗,一场绝对的杀戮!

而大秦,现在看似祥和,却四处漏风,危机四伏,大秦需要这一场杀戮,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是海晏河清!

父王这一朝,怕是不可能了,这些老鼠,畏惧父王的威严,怕是不敢钻出洞啊!

只有在后面,皇位交替之际,这群人才敢出来搅动风云!

可惜今日的扶苏,可不同往日,大秦的兵锋也不会锈顿,只要自己继位,大秦各方大将都不会含冤而死,到那时,我扶苏倒要好好看看,这群老鼠,能不能动摇我大秦!

原先的大汉,就是经历了这么一场厮杀和血洗,让那些六国旧贵族差不多死伤殆尽,这才让统一更加深入。

而秦,却在这场厮杀之中沉沦毁灭!

这是大秦的遗憾,但今日,绝不会如此,大秦将在这场厮杀之中,做到彻底的称霸天下!

开创一个属于大秦的盛世!

还有,父王的求贤令已经传发天下,不知道能不能吸引一些天下大才啊!

比如说韩信之流,这些人,没有什么国仇家恨,才是大秦最好利用的对象。

况且,这求贤令,那可是不看出身,不论地位的,估计很快,咸阳又有人才汇聚了!

想到这,扶苏好像又看明白了,自己父王下了一步大棋啊!

看似求贤,但能撼动乾坤,决定一国之命运的大才才几个,朝堂上那几位,还不够大才,还要招揽,你能确保招揽的人有朝堂上那几位那么厉害?

不现实!就算从百万人中找到一两个,那也是大秦之幸啊!

所以,这求贤令,招揽贤才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将那些怀才不遇的读书人吸引到咸阳来,能主动附和求贤令的,怎么着也得有点本事吧,最起码,这字你得认识吧!

这已经大范围筛选到了一波人,而父王用求贤令,把天下士子吸引到咸阳,主要目的只有一个,充实大秦御书院!

让天下大多数寒门士子成为秦王门生,为何如此,为后面的选官制度改变做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