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 第257章 君王无亲,君王无情

看看这几大军团的主将,手中掌管几十万的兵马,可谓一手遮天,试想,他们心中可有丝毫不敬之念?

没有,这就是始皇帝的帝王之术,朝中文武,皆为他所用,并且,牢牢掌控,同时,又不失灵活性。

这就是始皇帝,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第一帝,在扶苏的认知中,始皇帝真的是以一人之身镇压一国,文武皆俯首待命,始皇不亡,大秦不灭。

现在,能成为他的儿子,受到帝皇的教导,倒也是不错,扶苏自我安慰道。

“君王自然不可能真的无亲无情,你要做的,只是让下面的人觉得你无情无亲,这样,你才能没有弱点,如此,你在给予他们恩惠时,他们才会感恩戴德,感到格外荣光!

朕前半生,就是太重情了,所以,朕被现实狠狠的教训了,但朕扛过来了,所以,朕不希望你,再经历一次!

你在百官面前,提出立王氏为王妃一事,你明知道,朕不立皇后,这事朝野尽知,你突然提出来,百官心里想的,不是你扶苏有多么重情义,而是清楚的看到了你的弱点,你的软肋!

日后如果有人要对付你,只要能达到目的,使一些肮脏手段也无妨啊,你说对吧,秦王如此重情,且势力强大,既然对付不了秦王,那就用秦王身边的人来威胁秦王,这岂不是良策!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公子,你重情,朕很欣慰,但你为秦王,就算再重情,都得给我藏在心里,不可在人前显圣!

重情可以展现给你在乎的人,但不应该表现在百官面前,不应该在朝堂之上,朕说了,朝堂之上的这些大臣,个个都是人精,君王的一言一行,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等哪天就会用在手里!

君王无亲无情,便是此意,就如同你我父子之言,这岂不是父子之情,但这情,百官们能看见吗?

以前朕教你这么多,倒是把这件事给忘了,儿啊,你的性格是重情,可以,但要有度,你不能因为这重情的性格,成为了你的弱点,日后,若为王,便不能有弱点,记住!”

“君王无亲无情,如何无亲,如何无情,看你自己领悟了!”

“朕最气愤的,是你小子,凭意气行事,一腔热血,为情爱一搏?如果不是朕制止,你是不是要在百官面前把那句荒唐至极的话说出口,就想像朕说的,成为君王,岂是你想如何便如何?

国之大事,也不是你一言而独断的,天下人皆言,朕独断于天下,真是这样吗?

若朕真能独断,那也不需要下方的百官大臣了,要真论起来,朕是有自知之明的,大军指挥,朕不如太尉,依典制法,朕不如廷尉,在各方各面细化,朕都不行!

但是朕,就是大秦的皇帝,这世间的至尊,儿啊,想要治好一国,独断是不行的,像你,常居庙堂之上,你对各个地方上的政事能有多了解?以至于让下方百官一吹捧,你就直接拍案做决定?这往往会因为你的不了解,施政而走向错误的方向,这是独断的弊!

当然,君王独断乃是权力尽掌于手心的体现,没有那一个君王不沉醉于这种感觉,但沉醉是一回事,有自知之明是另一回事,能看清自己自然最好,认识自己之后,要做的,就是明断!

君王是要拿的,是决定权,而不是出谋划策,这种事情,是下面的人的事,你只要在各方之中权衡利弊,听取建议,最后做出决定便可,这种决定,才是真正的帝国良策。

说朕独断,那是因为朕有清晰的判断力和掌控力,每次都能从各方大臣给的建议之中,找出最优的策略。

这也是为什么,朕每次遇到国之大事,大军征伐,大则朝议,小则召集几位重臣议于章台,这些事情朕不能决断吗,当然可以!

那为何要议,这是因为,这大秦,不止是朕一个人的大秦,还是我千千万万秦民的大秦,你是皇帝,是大秦最高决策者,你的一个小决定,就是影响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你敢说凭借一个人的脑子,就能把整件事情看的全面。

朕不敢,朕从来不敢如此盲目自大,朕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多么重大,所以行事,必须听从几位重臣的建议,如果和他们不谋而合,那原先的计策,就可以不一余力的去执行,这朝议就相当于吃了一枚定心丸!

如果意见相左,你也知道,朝中那几位重臣那可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该说的他们都会说,这时,就需要你去权衡利弊,分析得失,这也能是你最后的决定不会出大错,这无疑是很重要的!

所以,朕希望你,以后心中要有自己的决断,但不可独断,做任何事情之前,下方的大臣在,就多多商讨商讨;

当然,朕也不是说下面的大臣意见就是完全正确的,毕竟,他们也是人,所说的一切只要关系到利益,那自然而然,就会往他们自身的利益方面靠拢。

但至少,他们的意见都能对君王决策起到一点作用,这就足够了,这其中最最重要的,是咱们自己需要有明断是非的能力!”

大秦宗庙之上,始皇帝站着,扶苏跪着,面对这大秦历代先王的牌位,始皇帝说了很多,这些话,多数都是始皇帝自己的为君之道,是他以己身镇压一国的帝王之术。

始皇帝十三岁登基为秦王,其中权柄被权臣操纵,他没有人来教导他为君之道,只能在朝堂的权力斗争中不断摸索,成熟,独霸,独尊!

为何如此,现在他要将这些教给自己最看重的儿子,为何,他不想扶苏走他的老路。

始皇帝幼年,父亲早亡,没有教给他太多的为君之道,帝王之术,但教给了他一点,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是大秦的君王,这便够了!

扶苏听着陷入了沉默,每一次秦皇父子之间的对话,都是在自己犯错之后,父皇对自己的训诫,自己也在这些训诫之中,快速成长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