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 第58章 杀神白起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第58章 杀神白起

作者:白马入芦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00:28:56 来源:小说旗

一直以来,秦军为了适应中原作战,都进行大规模的军阵训练,各军阵协同配合,威力巨大。

而在日后的作战中,也证明着,这项决定的正确性。

大规模军团作战完美契合中原的平原地形,战阵展开,那是铺天盖地,旌旗蔽空,甲兵聚海,其气势,其威慑力,就足以让人胆寒。

这就是大秦军威之盛,其中军阵的组成,最主要的便是步兵和弓弩兵,而作为机动力量的骑军,则属于步军附属,没有单独成军。

这是因为,骑军培养训练难度和成本都太大,战法还在摸索阶段,战马需要饲养,战兵需要训练,装备亦不完善。

而大秦的敌人,是东方六国,而东方六国的军队,都差不多是这样的配置,步军为主,其中还有还流传着较为勇猛的步军战卒,如魏国的魏武卒,大秦的陷阵军,都是步军,都是无比强大的勇武之士。

但其中便有一国不同,那便是赵国。

赵国地处较北方,与草原的游牧民族交界,和这些善战,善骑射的游牧民族时常会爆发战争。

匈奴南下劫掠,骑军铺天盖地而来,赵国士卒见过步军的雄壮,哪里见过如此庞大的骑军,并且,人力如何比的上马力。

赵军是追又追不上,跑又跑不了。

在挨打多次之后,赵国想到了办法,那就是在边境修城墙,修长城,这便是赵长城。

赵长城的存在,大大抵御的匈奴的袭击,赵军也可以据城而守,甚至,为了抵抗匈奴,赵军还专门设立了边军。

在与匈奴人不断的交战中,他们也学习到了经验,学到了与其他六国截然不同的战法,很快,赵国便将经验付诸实践,转化为赵**队的战斗力。

这便是赵武灵王的军队变革,胡服骑射,向北方的游牧民族学习,学习他们的短打服饰,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的武艺。

胡服骑射不到一年,赵武灵王就训练出了一支强大的骑军,随后,赵武灵王凭借这支部队,拿下中山国,又收服了林胡与西北的几个游牧民族,赵国就此崛起,成为一方霸主。

在大秦统一之路上,赵国便是大秦最大的劲敌,自古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也多能人之士,他可以战败,他可以战死,但他绝对不会投降!

这就是赵国的骨气,若不是秦国用奇策,从内部瓦解赵国,这场仗还不知道要打多久,秦国要损伤多少士卒。

长平之战,武安君白起大败赵国,坑杀赵**士二十万,赵国灭亡在即。

因为长平过后,便是赵都邯郸,但是,赵国没有屈服,面对秦军的大军压境,赵国邯郸全民皆兵,誓死抗秦。

赵人拿着农具登上城头,搬石头,杀秦军,邯郸之民,表现出与邯郸共存亡的决心与勇气,这一战,赵国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邯郸之战,是大秦崛起之后为数不多的败仗。

而这场仗,也让大秦一位千古名将含冤而死!

武安君白起,帝国最强的战将,有他在,大秦之军便战无不胜,有他在六国永远寝食难安,他是六国士卒挥之不去的梦魇,他是战国之中最强大的杀神,因执行丞相范睢灭国之策,在他手下,没有降者,只有死者!

范睢奉行远交近攻,并主张灭国力,而非眼前一地一城的得失,他认为国力便是百姓,便是士卒。

而在此之前,每次大战之后,败者割地,然后降兵要么放回,要么编入秦军,但这样,根本削弱不了六国的国力。

这些降兵家眷都在故国,若有机会,便会逃跑,这样,过不了多久,战败国又能重新获得与大秦相持的军力。

因此,范睢主张,杀!

战场无降兵,降者也是死!

此计无疑对大秦有着重大的帮助,但,此计一出,有违天道。

但秦昭襄王,是何等雄才大略之主,此计,他不能说赞同,因为帝王表态那大秦必定落下一个残暴的罪名,到时候,六国合纵之兵立刻便会出现在函谷关外。

但也不能拒绝,毕竟此策对秦国大计有着无比巨大的作用,这样,就需要手下大臣自己去领会了!

而这种领会,通常带着无奈。

长平之战结束后,两国都已经到了极限,面对赵国二十万降卒,那就是二十万张嘴,况且,此时秦军的粮草自己都已经不足,如何养这二十万人。

杀还是不杀?

白起不知所措,于是自长平上书秦王,寻求解决之法,但等来的,却是一份没有一个字的王诏!

无字王诏!

白起什么都明白了,秦王给了他两个选择,两个都是死路的选择。

放,赵国二十万降卒回到赵国,赵**力未损,这就是背主叛国,必死!

杀,二十万降卒一夜坑杀,天下如何能够容忍,为堵住悠悠众口,王上也会杀了自己!

两条死路,任君抉择!

最后,我们都知道,杀神白起坑杀二十万赵军,赵国举国皆素缟!

自此,赵国辉煌落幕,无力与秦争雄。

而白起,此战后,告病还乡,但,邯郸之战,秦国大败,白起被赐死!

大秦帝国的护国之将,落幕了,死在一场从未参加的战争里,死在了政治斗争和君王的猜疑里,死在了杀神的威名之下。

赵国很强,毋庸置疑,但他们遇上了白起,遇到了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所以他们败了。

但是,赵国的胡服骑射却是十分正确的良策,大秦,一统天下之后,他的敌人已经不在中原,而在北方。

北方的匈奴,个个骑术非凡,若还是老一套,大规模军团作战,等你摆开架势,敌军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因此,大秦的骑军必须要尽快发展起来,才能更好的打服他们。

还有就是南方的百越,百越之地山林无数,部族藏于其中,大秦兵马到这样的地方作战,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军队变革,大秦骑军独立成军,自成体系,迫在眉睫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