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 第90章 军之根本,国之根本

上党被秦军拿下后,为了此地的安稳和为日后征战中原做准备,自秦昭襄王起,就迁徙了大批秦国百姓入住上党,多为军户。

为了吸引秦国百姓迁入上党,大秦特地将上党土地进行划分,并免除主动迁入上党的秦民五年赋税。

一时间,掀起了一阵出关热潮,大批秦国百姓纷纷东出函谷关,进入上党郡。

秦军自高唐开拔,一路向西,沿途的民众对秦军还是十分的惧怕,大军过境,沿途百姓纷纷闭门不出,都躲在房内瑟瑟发抖。

毕竟,秦军灭掉他们的国家也才几年,有无数的亲人死在秦军手中,特别是在经过原赵国境内的时候。

大秦兵马还需警惕四周,赵国之民民风彪悍,虽然赵国灭亡,但仍有一些刁民心怀复国之念。

扶苏一路走,一路看,天下刚刚平定,那简直就是一个烂摊子,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啊,六国余孽,民心难定,这一切,必须尽快解决。

特别的民心,只有天下之民皆心心向秦,秦才能长盛不衰。

现在看来,以前的秦国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只不过,他所采取的方法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霸道,以霸道震慑万民,使他们臣服于秦的武力之下,这是法家的典型啊,可惜啊,以暴止暴,天下注定难以平静。

再加上繁重的赋税,徭役,兵役,修长城,修陵墓,修宫殿,收百越,征匈奴,原本应该几代人完成的事。

父王全在他这一朝统统开始,想要毕其功于一役,但是,大秦的国力和人力终究是有限的。

如此庞大的工程和如此庞大的战争,在后世王朝之中,只要完成一件就值得被誉为一代明君。

可,大秦刚刚一统,天下五百年战乱的烽火才刚刚平定,怎么也要给这个天下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啊!

万民都还没有归心,严酷的刑法,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就接踵而来,这是大秦的痹症。

在法律上,依法家制定国家律法,可以快速明正典型,在治国上,就应该采用黄老之学,先休养生息,与万民休息,迅速恢复国力,在思想上,该采用儒家学说,控制思想!

这样取春秋诸子百家之精魄,汇聚于秦,这样便能使我大秦迅速在思想,政治,经济,民生上快速发展!

春秋诸子百家,各有优劣,且适用时代皆不相同,乱世烽火当用法家,天下初定当用道家,帝国安稳当用儒家。

自己回咸阳后一定要尽快秉呈利弊,看一下能不能改变这种状况,并且,还要将后世的儒家引用进来。

毕竟,孔孟儒学和董仲舒的儒学可不一样,孔孟定的是三纲五常,是万民日常生活的礼法,而董仲舒儒学,才是真正的国家工具。

王上反对的是循古的儒法,但我这锐意进取的儒法同样能使大秦迅速稳定,如何不能用呢!

扶苏正想着,就见大军前方有一阵骚乱,自己可以清楚的感觉到我大秦锐士的精神明显放松了。

因为前方的村寨,全是大秦的子民了!

上党郡,一个平平无奇的村庄内。

因为大秦的迁徙国策,已经有一大群人进入上党生活了,有的已经居住了三十多年。

在各方面的影响下,这里和秦国腹地没什么两样。

微风夹细雨,温良抚轻尘。

在村庄外面的田垄里,粟米苗吐露着新芽,晨露还停留在青苗上,阳光洒落,田中仿佛点缀着颗颗繁星。

微风带着春的气息,吹落了青苗上的露珠,也吹来了沁人心扉的凉爽。

官道上,棵棵青树已经抽出新芽,迎接这崭新的光景,一片片嫩绿的青叶在微风下沙沙作响。

田间的妇女和老人正在辛勤的劳作着,老人家念念有词,快快长出粮食,给前线的儿子送去一口好吃的。

三两个妇女聚在一起,谈论者今年的夏衣是不是要尽快制作,偶尔间的嬉笑打闹,响起一阵愉快的笑声。

但是,不经意间,也能看到这些小媳妇会略带忧心的看向东方,那是他们的男人出征的方向。

田垄之间,几个小屁孩在嬉笑打闹,用泥巴摆成的军阵正威风凛凛的立着,他们想象着自己是以一当十的战将,小嘴咿咿呀呀的喊个不停。

只是,这满身的污泥,怕是回家又少不了一顿竹板炒肉啊!

可是,这又如何,快乐最重要了,打是娘亲的事,玩是我的事!

这时,在不远处,缓缓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近些,再近些,可是看见田间的青苗都在轻轻的颤抖着。

不远处,村里的村正气喘吁吁的跑着,边跑还在大喊。

“父老乡亲们,大军回来啦!”

“父老乡亲们,大军回来啦!”

田间的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农具,快速跑回家中。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喜悦,大军班师,他们的儿子,他们的丈夫,也要回来了!

但喜悦的同时,眼眸深处也藏着淡淡的忧虑,战争,就是死亡,自己的亲人能不能从这场战争中平安的活下来呢?

他们不知道,心中是喜悦又害怕。

大秦兵马排成整齐的方阵,一列一列,迈步从大道上走过,他们身上的盔甲砰砰作响,他们的头颅高高扬起,带着胜利的微笑。

一身黑甲更显威严,但是秦军士卒,脸上也都带着笑。

村民们跑回家中,激动的拿出家中的食物,旁边的村民已经将家中的好吃的拿了出来,举着竹篮子,站在路边招呼着。

这才是民爱军,大秦兵马,难怪进入上党之后轻松了不少。

路旁的小媳妇正拉着孩子,在一排排整齐的军阵中找寻着自己的良人,而被牵着的小孩。

看着这些身着黑甲,肩背弩箭或者手持长戈长矛的士卒,眼中闪着亮晶晶的光。

“公子,这才是我大秦啊,万民不惧,爱戴之!”

“光是这一郡两郡如此还远远不够,要是天下之民皆如此,我大秦才能长盛不衰!”

“军出自于民,民是军之根本,亦是国之根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