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文明:我真的是普通人 > 第19章 两套体系,两条道路

文明:我真的是普通人 第19章 两套体系,两条道路

作者:工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01:01:22 来源:小说旗

\\\"荀武,我们走吧。\\\"

一个青年跑到了身旁叫住了正在看着段原城发呆的荀武。

今天是他们来代表西原部落了交换物资。

距离他上次被俘虏已经过去十几天了,西原部落赎回他们之后,无奈的同意了炎国的食物指标,本来由于今年的粮食丰收,西原部落的过冬食物还算是充裕,而被迫与炎国进行贸易后,整个冬天的粮食也只能勉强维持,更不要说来年的青黄不接的了,可能只有重回狩猎的时代才能勉强维持食物。

对此,荀武是非常愧疚的,虽然部落并没有过于苛责他,但是总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

于是,趁着贸易的机会,想要亲自去看看那个打败自己的炎国到底有什么手段。

早上起来,两人带着西原部落准备的一些过冬的粮食和一些肉食前去段原城进行交易。

一路上,他们看到了一群工人正在用板车运输石头,当他问起,原来是准备用石头铺设一条从段原城到西原部落的道路,工人们将石头均匀的铺设到原有的土路上,让路变得更为平坦结实。

这些是荀武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以前无论是这土路多么泥泞崎岖,他们都照常走,没有想过有什么不方便的,而现在走着这条石路,他们才明白,平坦而不泥泞的路是多么的舒服。

顺着石路往北走了几公里,终于到了段原城。

由于段原城这几天迁移了大批人口,整个城市基本上是一天变一个样子,围绕城池的城墙正在快速的建造着,几条联通段原的石路也正在铺设,一个个房屋在城内建成,有炎国人的,也有段原的一些中小部落迁移而来的。

整个城市的人口已经接近了2000,逐渐追平并超越了老牌城市宁城和兴城,俨然有成为第一大城的态势。

整个城市周边的树木已经全部被砍伐,一批批耕地也正在开垦中,段不凡准备利用这些耕地种植一些近期发现的蔬菜种子,但是肯定不是现在种,要等到来年的春耕。

现在只是趁着农闲,先行的把这些耕地开垦出来,等到再冷一些,土地就不好开垦了。

荀武顺着道路走入这段原城,这是他第二次进入这个城市了。

第一次是被俘虏的,也没心情仔细看,而这一次带着物资前来交易,自然也有机会可以好好的看看这座新兴的城市。

刚顺着路走到城门口,一个两人高的城墙已经建好了,城墙中间开一个长方形的大口,刚好可以供人和车通行,两边还有许多的工人在顺着地基建墙,顺着城口进入,一条宽阔的大路呈现在眼前,路两边有很多的房屋正在建造,有的是木制的,有的是石制的,还有一些已经两三层高的屋子已经建成了。

这些屋子绝对是荀武平生见过的最大的房屋,平时在他们部落中,最大的屋子就是族长居住的一个巨型茅草屋了,可那个茅草屋在这些屋子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顺着大陆走了大概一公里,一个巨大的广场呈现在眼前,这个广场整体由石头铺设,足足是他们部落广场的好几倍,荀武就像是土鳖进城一样,好奇的四处观望。

在广场的四周,有很多高大的建筑,有一个大木楼,正在建设,周边还有很多的石台。

石台后面,是各种武器和家具,还有很多的稀奇的东西。

一个肩膀上有红布的炎国人前来,叫醒了呆愣的荀武一批人,领着他们走入了广场中心的一座有三层高的气派的石屋。

拉着的物资被石屋里出来的人接住,然后他们就被领到了石屋里等待。

他们一群人跟着接待人员走上了楼梯,在石屋二层的一个房间中休息,房间的采光很好,阳光透过木窗户穿透过来。

随行的人中,有人战战兢兢,就害怕这个石头屋子塌了。

他们在屋子里的长椅里坐了一会儿,一个炎国人手里拿着一叠很奇怪的东西走了进来。

他把手中的奇怪东西递给荀武说道:

\\\"这些钱,是你们的物资计算而来的,这些钱上有面额,每个面额可以交换不同的东西。\\\"

比如,下面柜台上的一把刀就是1元钱,一个家具可能是1~3元。

·······

这个接待人员给荀武他们解释了很久这个钱的作用,又亲自陪着他们前往下面的市场去购物。

这些钱是科研部刚刚研究出来的纸制成的,现在的纸还比较浑浊,又很硬,用来做货币刚刚好,毕竟这些可是这个时代暂时无法替代的商品,根本不用考虑有人会仿造。

这套钱的面值最大的就是10块,而且现在的很多的商品定价都是1块,2块,考虑到了这些人的算数问题。

这些钱是先行在段原城推广的,主要是为了方便和段原各部落的交流,后期准备试行到整个炎国。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的发展,早期的原始社会的分配体制已经不适用于炎国的需要了,所以要试行一套新型的货币体制,但是段不凡本人是更为倾向于计划分配工分分配,所以就暂时在段原城推行市场货币的体制,在兴城和宁城则是以一套工分的计划分配来替代。

现在的段原城的所有建筑工人和生产工人,以及剩下的各部门的人都可以领到工资,而这些工资的货币就可以在段原城中心的市场上购买各种物资。

虽然也开办了公共食堂,但是进去是需要交钱了。由于食物紧张,所以食物还是掌握在国家手里,人民在公共食堂集体用餐。

粮食收获过后,还准备在段原城进行粮食的售卖,和提高在公共食堂的价格,与成本对齐。

不仅如此,往后的各种柴米油盐和各种家具铁器等产品都会标明价格,需要用货币来购买,逐渐会运转成为没有钱就无法生存的模式,以此来激励人更积极的参与生产。

在更进一步,还有允许私人建厂,土地分配,各种农具牲畜标价等更深一步的私有制改革。

当然,对于一些老人和孩子会有一些物资的补助,秉持部分的人道主义。

而在原先的兴城和宁城,这改进了原有混乱的简单的物资分配,而是借鉴了一些计划的分配体制,人们可以在公共食堂免费吃饭,还可以获得一些免费的基础物资补助,未来随着各种产品的生产,这些基础补助的范围还会扩大。

他们可以通过工分的奖励来兑换一些更高档的更新奇的产品的,这也是提高人们积极性的手段。

在这套运行模式下,人们在最初就不用为最基础的生计发愁,他们的努力只是为了更高级别的享受,而且这种更高级别的享受也是在可以触碰的范围下的。

当然,在现在可以进行一些实验,看看是市场为主的运行方式和计划为主的运行方式哪一个在这个简单的国家体制中更有竞争力。

这也只是在这个还处于原始社会的国家可以运行了,近乎所有的人都被安排在了各个部门当中,所以可以工作的劳动力都围绕着这几个部门来运转,原始人的私有观念也还不强,都还在早期的计划分配的模式下,所以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简单的计划和简单的市场货币体制的。

等到了种子种出来,生产力更进一步,那么这种简单的体制肯定会再次进行改革,具体的改革方案还是等到那个时候在思考。

当然,这些也只是在物质社会的思考了,在灵力社会基本上是不用考虑这些事的,毕竟人和人的差距早已经被家世背景、等级、资质等各种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决定了,你总不能要求一个5级的灵力战士和一个普通人吃一样的饭,过一样的日子。

所以,他们的社会形式会长期的凝固在封建制甚至是奴隶制,整个社会像是一个金字塔一样,从原始时代开始就非常的稳定,根本不用考虑哪一种改革方式可以更好的提升社会发展水平,这些很多都是自然形成的,不需要玩家进行干涉,就连老师也没有讲过任何的社会改革方面的知识。

但是,段不凡还是很讨厌什么东西都由生产力决定的论调的,如果是这样,那还要人的干什么? 都是所谓的历史的必然罢了。

作为一个见过现代物质社会发达和一些弊端的人,段不凡肯定是想要更多的从根源上改变这个物质社会的,所以就过早的制定了两套运行模式,来看看哪一个可以更好的推动国家的发展。

当然,现在的一切还是建立在小国寡民的基础上的,只有在这种简单的运行模式下,很多的东西还不是很复杂的,而等国家的规模增大,人口增多,那么肯定是不能用这样简单的计划模式进行管理了。

到时,宁城和兴城的这种模式,还是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这是两套体系两条道路。

再解释一下,虽然计划经济在这种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是很难以实现,这也是大家的固有观点,考虑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

但是这句话的具体理解是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这种计划的思想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也不会有过多的影响力,而且想要实现也会困难重重。

这就像是宋朝时期的富豪们买房置地一样,是小农经济儒家思想决定的,放到那个时代是非常合理的。

但是这时在一本穿越的小说中,主角本身就是后世的穿越者,本身就有计划的思想,所以思想动机方面自不必说。

而且从人民的角度来说,主角是亲自创造了这个文明,亲自的带着人民的意愿来走的这条路,主角自身也有巨大威望,所以人民支持也不必说。

再从实际的实施上面说。

1. 这个毕竟是从一个原始文明开始的,从一开始就可以规避很多在原有实施条件下的历史困难。

2. 这个还是灵力为主的世界,所以完全可以利用灵力来解决一些技术困难。

3. 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