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文明:我真的是普通人 > 第247章 市场问题

文明:我真的是普通人 第247章 市场问题

作者:工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01:01:22 来源:小说旗

“首领,工业大学那边对于无线电有了一定的技术改进,现在基本可以说是成熟了。”

段跟走上前来说道。

“很好,还是王博士的团队吗?”

段不凡问道。

“是的,王博士说,当前无线电一经突破,下一步就要在集体网络的设想上进行探索了,技术更加复杂,可能需要更多的人手和时间。”

段跟接着说道。

“嗯,让他们干,现在大学生也算是顺利的成长出来的一批,往后的基础人才我们并不缺少,这些院士想要招收多少学生,直接说就是。”

段不凡直接表态。

院士是炎国对于得到最高科技奖的研究者的称呼,整个炎国当前的院士还不足十人,全部都是各个领域研究的天才。

也是如此,对于这些院士,炎国是完全的信任,绝对的保护,并且段不凡还专门派了一批精锐灵力人族作为保镖。

优先级甚至在政府高级官员之上。

“是,我这就安排下去!”

段跟说完之后便退出了窑洞。

看着这房间里面的装设,段不凡一时间竟然也生出了点陌生感,虽然已经很多年了,这也也算是自己彻底的家。

“首领,经济会议马上就要召开了。”

一位带着眼镜的男秘书走了进来,手中拿着文件,对着段不凡说道。

“嗯走吧!”

点点头,随后跟着其向着会议室走去。

下方,已经有一辆小车在等待了。

车子的样子并不算是好看,现在炎国的车辆研究更多还是性能和类型上,对于外貌确实没有多少研究。

好在段不凡对这些也不太感兴趣。

炎国的街道上,像是宁城这样的二三线城市,已经有了不少的车辆,红绿灯的设计早已经完成,一整套交通体系也很早便建设了下来。

如今车辆逐渐的开始普及,各方工厂开始建设,并且影响到了千家万户。

现代的工业体系,能够延伸出长产业链,极大带动上下游的,主要便是车辆还有手机。

这是真正的工业生产力,至于房地产带动的,那更多还是服务业。

也是因此,炎国这两年大办汽车工厂,建设新的品牌。

为了加大竞争,专门安排了几个国企来生产,相互之间按照部分市场规则来进行。

炎国当前的体制在生产上把控之外,对于市场方面也是稍稍活络。

如今段不凡乘坐的这辆,便是最新的炎黄汽车,看似朴实,里面却凝结了当前最先进的汽车科技。

“新能源这方面估计还早,当前新能源科技太阳能还没有突破!”

段不凡边走边想,随即走入了大楼。

宁城作为陪都各种设施还是比较气派的。

虽然基础的行政基本都在河洛城,但是各个部门总部都设置在宁城,其中方便开会也是其中一个理由。

“这是今年的国家财政!”

各个经济部门将手中整合出来的文件递给段不凡。

他来回翻看着,基本上和段跟掌管的审计部还有监察部得到的数据差不多。

这样的严格审计,至少能够保障在大规模财务数字上不会出现任何的**。

至于具体的,还是要他去查了。

“嗯,没有问题!”

来回翻看了一个小时,段不凡终于是发话了。

“建设部准备疏通洪湖以南的河道,联通江淮,户部的意思是,向着江淮区域再次迁移一批人口,主要填充到扬州城。”

段巫说道。

如今他直接担任首府一职,算是真正的政府首脑。

段不凡毕竟操劳的事情太多,军政一手抓的话,还是需要人来协助的。

内政方面主要是老臣段巫,而军方主要便是诸葛明在协调。

“人口问题不能再填了,先前的500万人口已经迁移到了江淮还有洪湖,现在单单江淮、洪湖、泰山三区,都已经有过千万的人口了,如今还填,那干脆整个炎国都搬过去算了。”

中原区的长官段田说道。

每次填充人口,总是从中原区拉人,好不容易搞点农业生产,都被吸光了。

现在中原区的郑城,都已经被吸成3线城市了,说来说去还是人口问题。

“我感觉现在迁移也不太好,如今正是快要到了春耕,运河开通之后,东边沿海肯定会成为炎国下一个经济重心,不迁移人口很难承载这一功能发展工业。”

财政部的王石说道。

按照规划,将炎国的经济向东转移,建立一条黄淮江一条线的经济带,是大战略。

“那就只是等到把宋国人口拿下后再说了,到时候迁移一批填充中原,再迁移一批到江淮。”

段不凡说道。

炎国很奇妙,还没打就开始计划人家人口咋迁移安置了。

“首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们南线的工程大概是1年半的时间就能完工。”

建设部的李亮说道。

“还有一年多你们操什么心去,单单一个南线运河,耗费财政20%,花了那么多钱,先开通了再说。”

王石面色难看,每年税收时笑嘻嘻的,一看到李亮直接就僵硬住了。

每次看着那一大笔钱,他都心疼,每年搞大工程,都让他捉襟见肘,愁掉头发。

“行吧!”

李亮拿到钱,也不争吵什么,只要能够搞工程,他都没有意见。

“好了接下来便是市场的问题了。”

段不凡面色凝重,当前的炎国国内市场,几年下来,一些工业品都快要饱和了,而秦国这方面,趁着高考竟然将人口大批的迁移到了巴蜀,虽然并没有明确停止自由贸易。

但是贸易的成本也大幅度增加,算是给炎国摆了一道。

当然,最主要还是炎国这段时间专心在内部搞工业,内需还没有满足,外贸自然就不用多说。

如今却不一样了,除了汽车等几件大件,还有一些具有长久使用维护需要的工业品之外,其它的一部分工业品眼看着就要市场饱和了。

如果找不到市场,工厂就要关闭改造,资金难以大笔流入。

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将会降低到10%以下了。

虽然这也是常态,但是对于习惯了20%以上发展的炎国众人来说,这就很难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