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文明:我真的是普通人 > 第66章 工业化的原始积累

文明:我真的是普通人 第66章 工业化的原始积累

作者:工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01:01:22 来源:小说旗

“乱世当用重典。”

段不凡直接用一句话为这一时期的混乱行为定性了。

这些在这期间不守规则的人,严重的被杀,而不严重的送去参加劳动改造。

在几次典型的案例处理,和大量的宣传和安抚工作之后,短期的动乱很快就被平定了下来,这些人都听话的服从国家的安排,有条理的开始参加工作。

在持续吸收人口的这几个月中,段不凡的财产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两次文明战争的赔款都送了过来,许多的工业革命需要的资源被补充,还有很多的文明点。

现在段不凡的文明点已经接近50w,一方面是今年的生产力换算的文明点已经结算了,另一方面是系统的奖励和战争的赔款。

今天,段不凡就要将这些文明点给消费掉来缓解国内压力。

他重新点开了文明中的商城,这是他第二次进入这里,以前由于没有文明点,这里他是点都不敢点,而现在攻守易型了。

现阶段段不凡的处境比较尴尬,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了国家发展的顶峰,而灵力文明又并不需要。

所以在商城中的很多东西都跟他没有关系,什么基础的兵种卡还有什么锻体术研究记录、基础灵技指南、地精文明的科技规划等跟他都没有关系。

现在他最需要的是可以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始积累,矿产、资金、技术等,还有就是可以吸收转化这300w人口的资源。

所以首先他就点开了资源类,里面终于出现了粮食,这个粮食的售卖是到了二级文明才可以的,是为了平衡一下只注重发展灵力的文明,其价格非常贵,一万石的粮食就要50文明点,这大概够300人吃上一年。

还是不考虑战马和饲养业的发展需要,酿酒和工业原料等需要,如果考虑到这些,那一万石粮食根本不算什么了。

虽然炎国在收拢人口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多的粮食,大概有1亿多石的粮食了,但是这些粮食对于一个奴隶社会的长期发展是完全够用了,但是对于要发展工业的炎国是根本不行的,所以必须要收购粮食,还是要收购大量的粮食。

农业是工业的基础,如果不利用这些粮食的原始积累,那么整个炎国的发展也要受到很大的冲击。

于是,段不凡便从商城中购买了5000w石粮食,直接耗费欧了段不凡一半的资金。

而剩下的资金,还要在商城中长期购买各种蔬菜,和一些种子,这样一下来,光是在农业上的投入,段不凡就耗费了整整35w的文明点,现在他只有十几万文明点了。

虽然耗费不少,但是收获还是巨大的,这些多余过来的粮食和各种种子、蔬菜、商品农作物等,使得炎国的有了进行工业化的农业基础,可以说是缩减了炎国很多年的发展积累了。

但对农业的投入不光要这些,还需要牲畜,一些可以驯服养殖的牲畜,这些虽然在神州中也有,但是其驯养收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精力,所以在文明商城中购买更为划算。

购买几万头牛羊等牲畜,特别是羊,又花费了10w左右的文明点。

这也不能说人家文明商城卖的贵,主要是段不凡购买的量太大了。

按照文明网的统计,通常一个灵力文明在一级文明时的人口会在1w左右,而到了二级文明会逐渐增加到10w左右,等到了三级文明的程度,根据种族的不同分化严重。

有的如天使族、仙族、魔族这些比较有个体战力的人口都受到了限制,大概就在20w左右,而哥布林族、武族、地精族这些注重人数的,人口大概就在100w左右,当然哥布林族肯定更多,那也就在500w左右。

这还是在三级文明的层次,但是炎国现在还是个二级文明就有了300w人口,要养活这么多人还要发展工业,那对粮食的需求肯定大,对农业的要求肯定高,所以就必须在前期用大量的文明点来填补这些漏洞来争取发展时间了。

“唉~”

段不凡看到自己又变的所剩无几的文明点,不由的哀叹。

“没办法,还是快消化吧。”

有时候钱能够很好的花出去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能够为国家得到基础的原始积累。

而现在,要合理的消化这几个月疯狂扩张的人口,并且为工业化做最后的准备了。

当前,工业化需要的农业积累、需要的人口积累、技术积累、资源积累等都做的很不错了,只要将这些积累消化掉,你们就可以开始起飞了。

从商场中退出来过后,段不凡又忙碌起来,将所有的粮食安排到各地的公共食堂和国家的粮仓中,在东边的草原上建立牲畜养殖基地,准备进行大规模专业化的牲畜养殖。

慢慢地将所有的牲畜全部都安排上后,还要分配一下春耕的种子,主要是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这些也是为了工业化的原料积累做准备。

而在农业方面安排好后,在建设方面也要开始了,人口的吸收和教育也要提上日程。

原先吸收的人口由于城市的承载力不够,所以被大量的转移到了农村进行耕地的开垦,而在这些人开垦耕地的同时,炎国的沿河城市群正在加紧扩张修建,这些城市是未来的主要工业城市和商业城市。

整个沿河城市群经过几十万人力的修建,近乎一天一个模样,在大量的迁移过来的青壮劳力的劳动下,十个规模巨大的沿河城市在这几个月逐渐建设出来了。

在原先就有的城市框架下,这些城市的扩建是比较迅速的,基本上每个城市都可以容纳大概3~5w的人口,可以通过工业的发展为炎国的城市化提供基础。

通常情况下的城市化是一半建设一边缓慢的迁移人口,这是由于农业等各方面的基础跟不上,还有市场经济的调控比较温和。

但在高度集中的计划部门体系下,在农业的基础打好后,低程度的城市化完全可以先行进行,首先为城市的工业化汇集人口。

这些现在汇集到城市中主要承担的是城市的基础建设的工作,和接受意识形态的教育,学习文字,培养劳动技能。

是首先为工业化培养一批技术工人,培养一批有阶级意识的工人,培养一批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有先进思想的工人,至于其它的,先行不管。

这些被迁移过来的人口大都是青年奴隶或者是贫困平民,这些人最有革命精神,思想也最容易引导,相信未来,这些人会成为社会主义最坚实的拥护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