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文明:我真的是普通人 > 第69章 教育体系的建立

文明:我真的是普通人 第69章 教育体系的建立

作者:工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01:01:22 来源:小说旗

对全民的意识形态培养过后,还需要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原有普及的3年义务教育已经不太适应现在的需求,扫盲运动也在前一段时间完成了。

现阶段,如何对这些刚刚扫盲的人民进行持续的教育才是重点。

这个教育体系应该要满足工业化的需要,为工业化培养一系列的人才。

但是现在先不说技术,就是工业化是什么,很多的人还不了解,更不用说进行工业化了。

虽然比较高功率的蒸汽机已经研制出来,小型的蒸汽机也出现了,但是这个所谓的小型蒸汽机和内燃机还是不能比的,另外,以蒸汽机为基础的各种技术也大部分没有被突破,炼钢技术也还不成熟。

在这种技术积累下,进行全面的工业化根本不可能,还是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沉淀。

而在沉淀时期,教育问题依然是关键。

在现阶段,粮食问题不用过多考虑,农业和建筑行业也不断的发展,社会还是围绕着农业来运行着,以基层教育为基础的工业技术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才是关键。

而大学教育也要提上日程了,但是这些技术研究类大学的创建和人才补充培养还是个问题。

在大移民过后,炎国主办了3个高等级学府,主要是段原城的“炎国工业大学”,宁城的“炎国黄普大学”,河洛城的“炎国大学”。

这3个大学的研究方向各有分工,这个“炎国工业大学”主要研究工业技术和一些前瞻的工业化原理,而“黄普大学”主要研究军事技术和军事武器,“炎国大学”则是炎国的第一所综合性的高等学府,在物质科技研究、人文领域研究,等各方面都有探索。

这三个大学的人员补充除了黄普学院有一定的系统给予外,剩下的都是炎国早期的科研人员,和熟练的技术工人,在炎国大学中,还有很多的政府官员和文艺人员参与。

这些早期的人才就充当这3所炎国最高学府的教师,在这个物质文明不发达的文明游戏的世界。

这3所学校可以说是整个文明游戏中,最高等的物质文明研究的学府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所大学中,也招收了一些王富贵文明的地精工程师进行技术探索,虽然他们大多都是将原材料用灵力直接转换为成品的“玄幻科技人”,但是也是有一些技术积累的,请他们过来交流,或许可以为炎国的科技发展提供灵感。

由于早先就有准备,而且炎国现在的工业建筑能力已经今非昔比,所以这3所大学在很短的时间就初步建成,虽然面积不如地球上的正常大学大,但是也是五脏俱全了。

在黄普大学建成后,段不凡就使用了那张“奇观确认卡”,使用过后,整个黄普大学直接被光芒笼罩,看起来非常的神圣。

段不凡赶忙闭上眼睛,心里有些小兴奋。

“这是开出金色传说了?”

他很是疑惑的抚摸自己的中分。

叮!

系统声音响起。

恭喜您获得:5星奇观“黄普大学”(可升级)

黄普大学 奖励3w文明点,每年可获得1w文明点。

黄普大学:炎国的第一军事学府,华夏戚家军的将官学校,物质文明军事探索的先行者,文明游戏中军事理念的探索先锋。

效果:大幅度提高军事科学研究能力,包括军事战术、军事技术、军事战略等各方面。

大幅度提升军事人才培养速度和效果(具体需玩家自行把握)。

获得特殊兵种:黄普军

黄普军:黄普大学奇观的特殊兵种,具有强大的装备适应能力、军事战术适应能力,可以进入黄普大学进行不断的培训,从而适应军事技术的变化。

最大人数:5w

军魂:炎(根据军队意志具有一定的灼烧效果)

初期训练时间:3月

需要:装备、教官、训练方法等全部自备,训练时期的准备消耗可以重新补充。

“嘿嘿,嘿嘿”

段不凡又兴奋的摸了摸自己的中分,这效果太炸裂了,有了这个黄普大学,未来的军事升级方面几乎不用考虑了。

现阶段还是不能训练的,等到钢铁可以大规模炼制,新式自动步枪和大炮给研制并制造出来,再来进行这些训练吧。

有了张晓的“科技之心”天赋和“黄普大学”的加成,相信不需要多少时间了。

在高等学府规划的同时,一系列的基础教育也在实行中,为了搞教育事业,段不凡专门把自己在小本本上记录的一些简单的科技基础编制成书,总结在“段不凡选集”中,成为全国人的教科书。

在“段不凡选集”中,不仅包含意识形态教育,也有一些基础的物理数学常识,还有一些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这个选集自然不是段不凡一个人编纂的,还结合了炎国的科研人员,和刚办的大学的教授们的补充,才逐渐的有了规模。

这本书在移民教育时期就被人民学习了,只是当时学习的主要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那一部分,而其它的部分并没有被系统的学习。

在移民完成后,如何以这个选集为基础,构建一个可以进阶的教育体系才是关键。

在这一点,段不凡考虑到了炎国当前的特殊性。

当前,炎国涌入了大量的人口,这些人口大都是一些年轻人,很少有老人和孩子,人口结构非常健康,可以说是人口的红利时期了。

而这些人口,大多都是进行了简单的识字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都被安排到自己的岗位了,而且大多数被安排到了农村。

从这一点来看,当前教育的重点不是在少量的孩子身上,而是如何对这些人进行培养,如何利用这些人构建出炎国的基础人才体系。

为了满足这一点,基层的职业教育才是基础,而剩下的科研人才教育需要从孩子开始抓。

当然,在工业化的早期,进行对这些人的培养为时尚早,现在主要还是对孩子的义务教育,而对职业人才的培养要等到有一定的工业化经验和人才积累的时候才可以进行了。

对孩子的义务教育,主要还是学习了前世义务教育的经验,在到达学习时限后进行分流,优秀的进入大学,剩下的进入专科学习技术。

这个分流就一次,那就是高考了。

在现阶段的炎国还是主要推行6年义务教育,在未成年的孩子都可以参加,6年后直接参加全国统一的高考,然后公平的分流。

而在这个交易体系,没有系统运行之前,大学还是主要招收一些技术人才进行教育,暂时还不太成熟。

如此一来,一个比较简陋的教育体系在移民后逐渐就建立完成了。

在这种极其健康的人口结构下,以义务教育为基础的教育体系逐渐进入正轨。

而在教育体系建立的带动下,炎国的科学氛围,科研体系,科学技术也迎来了飞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