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 第231章 你把他们叫来了,那我怎么办?

“大公子……朝廷有新的章程送到了望夷宫来,以供大公子参阅。”

望夷宫中,一个宦官,拿着几卷竹简,来找扶苏。

“都有什么?”

扶苏听了问道。

虽然扶苏这些时候也不怎么上朝,但是只要朝廷有什么朝会和大事,嬴政也都会让人把重要的事情都誊抄一份来交给扶苏,供他学习参阅。

这个有点相当于现在的内部报和内参,比较有地位和影响的人,按照人物的重要程度和信息的重要程度,哪怕不同,都得人手一份。

得让你知道上下已经发生和接下来可能要发生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免得你跟不上节奏,到时候对谁都不好。

“回禀大公子,朝廷上已经批准了,要推行新的儒道了。”

宦官言道。

秦朝的宦官还是得识字的,毕竟秦朝的宦官,那是真的官,需要帮助皇帝和一些皇族的人来处理事情的。

而等到了后来,宦官都成了太监了,反而不能识字了,原本宦官需要做的那些事情,变成了皇帝专门挑选一批没有身份但有头脑的人来做。

这种人,后来被统一称作内阁……

所以,宦官才是最原始的内阁。

“什么?这么快?”

听到宦官的回答之后,扶苏一阵骇然大惊。

这新的儒道在朝堂之上,竟然这么快就被推行了?

这怎么可能?

难道老秦权贵们没有反对吗?

这不可能啊……

扶苏心说以前自己在操场上弹起儒道的时候,那帮老秦权贵们可是一个个的站出来,纷纷反对。

当然每次都是冯去疾挑的头……

而且同时,左丞相李斯也绝对会反对。

所以扶苏也是一个比较厉害的人,他每次上朝总是以一人之力妄图挑战整个朝廷,包括坐在中间的他那位父皇。

然后每次都失败……

“是啊大公子,朝廷已经准许在关外,推行新的儒道了。”

宦官回答说道。

什么情况?

关外?

扶苏听了又是一愣,心理大致稍稍明白几分。

关外的话倒也是合乎情理,这样老秦权贵们,也说不定会不反对。

只是,扶苏却并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为第一他没有完全推广,第二他就算推广了,也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结果。

“哎……”

想到这里,扶苏深深叹了口气,怅然说道,“儒道要是被歪曲曲解了,而众人全都被蒙蔽,百姓不会真正的顺从,士族不会真正的安心,长此以往,难道真的是好事吗?”

“大公子?”

就在这时,淳于越走来,扶苏见状马上,抬手指着这些卷宗说道,“博士来的正好,你也看一看吧,朝廷要在关外推行新的儒道了。”

嗯……嗯?

卧槽?

听到扶苏的话之后,淳于越一阵大惊,“朝廷通过了?”

“是啊……”

“那帮老秦权贵竟然会同意?难道就因为不在关中?”

淳于越又瞪眼问道,满星都是不悦。

“现在还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只知道他确实通过了……”

说着扶苏苦笑了一声,心说,看来自己之前是真的小瞧了叔孙通呀……

没想到他就上这一次,朝廷竟然就把事情给办成了?

当然事实情况是他的确是上了一次朝廷,这事情也的确是沉了,但是他不是重要的那个……

他从头到尾,只不过就是一个棋子中的棋子,被摆在最前面罢了。

所以有些时候不要光看什么行动什么公司被摆在最前面那个人,有时候他只不过是一个空壳牌子而已,他适合摆在前面,那就把他摆在前面,这也是他仅有的用处。

“这个叔孙通,名为大儒,实为儒贼!”

淳于越怒道,“让这样的小人能够得逞,像大秦如此的朝廷,还能有什么未来?简直是有辱斯文,让天下为之蒙羞!”

“博士息怒,我们再想办法。”

扶苏听了,只好说道。

“是得想办法,绝对不能坐以待毙。”

淳于越听了说道,“如今叔孙通这贼人还把这么多的儒生全都诓骗过去,以富贵为之,引诱他们为其摇旗呐喊,这实在是可恨……向使儒生们站在我们这边,那就好了……如今只剩咱们两人了,也不知该有什么办法……”

说着叹气的摇了摇头……

这帮不争气的东西,哎……

嗯?

听到淳于越的话,扶苏反而是心里一动,“博士,兴许未必只有咱们两人……”

什么?

听了扶苏的话之后,淳于越一愣,马上瞪眼问道,“不知大公子还想起什么人?难道这咸阳城中还有一帮没有被他所哄骗的儒生吗?”

“这咸阳城中未必了……”

扶苏只好说道,“可是难道儒生只有在咸阳城中才有吗?而且这些儒生论名气,也远非那么出名……但是有一些人,他们的名气可是远胜过这些儒生的,倘若他们能够出来,势必能够天下震动!”

嗯?

谁?

听了扶苏的话之后,淳于越脸色一变,随即面色复杂的问道,“大公子,你说的该不会是商山四皓吧?”

“正是也!”

扶苏兴奋说道,“商山四皓,名声在外,是真正的大隐大儒!如果能够请的他们出山,能让他们支持咱们,那不就妥了?”

扶苏心说,如果能让商山四皓出来,匡扶正义,支持自己这些,那普天之下的儒生,岂不是都会震撼?

到时候不管这些普通的儒生怎么宣传宣扬,那肯定都比不了他们四人的一根呀!

不过……

对于这样的事情,扶苏当然是开心的,乐意的。

但是,淳于越,那就未必了……

没错!

淳于越,还真不太愿意让这四个人出来。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淳于越最在意的,是儒道的发扬吗?

那当然也是的!

为了这个,他甚至是愿意牺牲性命,以死明志,博德万世流传的美名!

但是,却也不完全是。

这是有那么一个条件的,那这个条件是,这个把儒道发扬光大,甚至为儒道以死明志的这个人,得是他!

没错,功名利禄人之所向。

有些人追求立功,有些人追求利益,有些人追求官位,也有些人追求的是名声。

在古代社会,名声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一是古代很多人相信灵魂,认为名声恶臭,那么灵魂就脏了,人可以死,但是灵魂要是受到玷污,那就没下辈子了,或者下辈子遭受恶报。

第二,那就是跟现在差不多,名声是一个人的社交准入证,与人交流交谈做生意,但是我臭名昭着的话,就没有人愿意跟我这样了。

比如劈腿pc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那下次找对象还是容易吗?

比如坑了合作伙伴的事情发生了,人尽皆知了,那下次还好跟人做生意吗?

其实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