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 第452章 张良:顺坡,下你这头驴!

正是因为张良自己看出来项伯这一副心思之后,才故意这么说的。

首先,张良虽然想着利用或者借用项伯现在的机会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他不会着急,也更不会冒险,同时也不会急着把项伯推出去,让他以身犯险。

相反,既然项伯自己的意愿是先把到嘴的肉吃下去,那不如就顺着他的意思来,先让他有一个自己稳固的地盘,而张良可以靠着自己跟他的关系,或者对他的帮助来让他通过自己拿到手的资源反馈过来!

毕竟,原本他们单打独斗,现在若是项伯能够有自己的封国了,他能够拿出来的钱粮和人手能少得了吗?

靠着这样的帮助,张良可比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或者破罐子破摔都理想的多,也容易的多了。

而且……

张良在博浪沙刺秦之后,也是把很多问题想明白了,他想灭秦,仍然是想灭秦。

但,灭秦,并不等于复国。

光死一个嬴政,未来的未知性还太大,大秦会不会真的陷入纷乱不说,就算进入一定程度的混乱,那对他张良自己富国也未必是好事。

在他看来,只有世道足够的混乱,乱成一锅粥,而且诸侯之间还要相互的攻打蒸发,那原本最弱的韩国才可能会有机会复国,继而存活下来。

没错,都怪韩国太特么弱了!

哪怕是真的出现了乱世,如果风头和势头完全不在自己或者自己这些人的手里,而在别人的手里,那韩国的命运自然就无法得到保证自己的光宗耀祖恢复祖上积液的这一份心愿,也未必能够成功。

这就是血淋淋的事实!

现在靠着项伯这一条线,如果张良发挥得当,他是能从调配资源上能够占得先机的!

光凭这一点,他就不会,也不允许任何人从中进行破坏!

事实证明,张良的想法和担心,那都是对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秦朝末年发生动乱之后,其他国家的富国行动都如火如荼获得成功,而只有张良,哪怕是在项梁那里借了5000人马进行复国,结果到最后只能带着韩王成一起打游击,最后一个城池都拿不下来。

非常尴尬……

谁让韩国那么弱呀……

结果,等到项羽在巨鹿之战大破,秦军之后诸侯一起入关灭秦,然后瓜分天下韩国按照原来名义上的六国之一也分到了一片不小的地方,大多都是从秦国攻打之下占领的。

但……

这个果实韩国根本就吃不下,也守不住。

项羽直接就把问题挑明了,这诸侯一起攻打秦国,其他的诸侯或多或少出力都不少,你韩国什么身份什么功劳?

又发挥什么作用?

全程没作用啊!

你在整个过程中也就打了打游击,而且那5000人马还是我叔叔给你的!

你有个屁用?

所以,韩国的封国是封国了,复国是复国了,结果项羽直接把韩王成带走,带到彭城直接给宰了。

韩国的领土被分了,复国的小朝廷,也瞬间没了。

所以张良对项羽那个恨呢,也就只能去找刘邦,去投靠刘邦,反过来对付项羽,来让自己出这一口怨气,这一口,二次亡国的怨气。

不过张良也是聪明的,等回到了刘邦那里之后,张口闭口不提复国的事情,只提对付项羽,毕竟刘邦的野心他也是看得出来的。

而后来韩国虽然再次复国,韩王信又被封为了汉王,但刘邦压根也没想着真的让他复国。

毕竟韩国的位置在荥阳腹地,地段非常重要,韩国在刘邦反击项羽的过程中也再次没出什么力,除了张良之外,其他人几乎作用为零。

你又一次的没功劳,我给你复国可以,但你不能占这么好的地方。

结果,刘邦就把韩王城扔到了北方去,对付匈奴了,结果韩王城一气之下表示我的故国你都不让我呆着,你这不是欺负人吗?

你还让我对付匈奴,我直接投靠匈奴得了!

然后韩王成直接投靠了冒顿,而刘邦一怒之下发兵讨伐韩王成。

心说你个碧阳的,寸功未立,我还给你一个风格,到最后你不但挑起来了,而且还反我?

我直接灭了你得了!

结果,就触发了白登之围,也是比较尴尬的回来了。

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和张良,有着不少的关系。

如果不是冲着张良,韩国到最后会不会直接立,那都是未知数。

当然,最后张良也老实了。

看着韩王成被迫迁徙,最后投靠匈奴之后,张良在刘邦面前,一个复国的屁都不再放了。

他就老老实实的从死为韩国鬼,变成了生做汉家臣了。

“兄弟。”

张良说道,“我这里,给你计划了一番。你前期,明面上一定要遵从秦国朝廷的意思,他们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而且你还要加倍的干,务必要让朝廷对你满意,甚至是放心。至于背地里,我可以帮你联络一些人,稳固一些人,这些人,或可反秦,或可急用,一切,皆等时机,你又不会被千夫所指,更不会处于内忧外患的被动之中,你看如何?”

嗯?

听到张良的话,项伯又是一喜,“兄长,你之前已经救过我一命了,现在你这是又要救我一命呀!”

说着,项伯深深的弓腰,朝着张良行了个大礼,“兄长对我如此厚意,若以后我真得了封国,我就对兄长以君事之!这封国之内,你说第一,我做第二,至于别人,那都得听咱们的!”

“呵呵,兄弟,你把我张良看成什么人了?”

张良听了,叹笑一声,“机会落在你身上,这都是天意,天意不可违背我说是上悖天意,下逆民心,中不和你我的兄弟之情啊!以后,我只希望你在封国能够稳稳妥妥的,我若想要复国,还需要仰仗你给我一些人马钱粮呢!”

“兄长这是什么话?”

项伯听了,心里更是一喜,“我项伯,愿对天发誓,如兄长有用得着我帮忙复国的那一天,我项伯若是翻脸不认人,我就人神共诛!”

啧啧啧……

他心里一阵乐呵,若是有张良的鼎力相助,自己何愁大事不成?

至少这封国的事情,妥了!

当然,张良的意思,他大约也能听得出来一些,但这并不重要。

相反,他的心里是真的很感激张良能够这么做,因为他这个身份如此特殊,是不可能完全和那些六国的人进行割舍的,如果真的割舍了,也正如张良所说的那一般,他也绝对不会太平。

因为六国的那些人,不会放过一个如此身份,还心甘情愿,心安理得的享受大秦富贵的人的存在的。

既如此,他就需要一条明线,一条暗线。

明线上,他自然是会顺从大秦朝廷的一切安排,帮助大秦朝廷排忧解难。

而至于暗线上,自然是需要和六国的人进行联络,以此,来稳住他们,至少,不要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蓄意破坏。

这个帮助他操控暗线的人,张良,自然是极为合适的!

“兄长,如此的大事,若非你的帮助,我心中也不安的很呀,现在你能如此为我考虑,兄弟心中万分感激!”

项伯忍不住又说了一句,“兄长且请放心,只要有我项伯在一日,哪怕韩国光复不成,我这封国的丞相之位,必然给兄长你留着,让你和你的子孙,世世代代,都能做封国丞相!若是韩国能复国成功,我也势必会鼎力相助,当你把韩国之前被秦国乃至于赵国,魏国楚国所侵蚀的土地全都加倍奉还!”

“有兄弟这句话,我张良,死而无憾也!”

听到项伯的话,张良也是重重点头。

不过,他心里想的更多的仍然是光复自己在韩国的祖宗基业。

没错,他的这一份执念还是非常重的,否则的话就以他的能力在秦末的时候想要找一个更好的差事,放一棵更大的大树,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但最后他还是坚持回到韩国去帮忙主政了……

当然没有下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张良的手艺和智谋再为精巧,没有人给他搭台子,他就唱不了这个戏。

现在,项伯愿意给他这样的机会,他心里是实打实的,感到高兴。

“对了……”

张良马上说道,“兄弟,你被朝廷选中的消息现在已经不胫而走,我想或许你的兄弟族人们已经知道了,对此你可有什么打算?”

嗯?

听到张良的话之后,项伯的脸色顿时一变,他忍不住一阵苦涩发笑,“正如兄长所说,想必他们是知道的,但也正如兄长所虑,我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怕他们现在,或许对我已经有什么误解了……”

没错,这个问题张良替项伯想过了,项伯自己也想过了,那就是自己被大秦选中,然后还要为大秦效力的事情,说不定已经被人知道了,被他的兄弟善良或者他的那些侄儿那些族人们知道了。

而他们不知事情的原委,也许在心里已经开始责怪他,甚至是辱骂他了!

这很正常。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大约都是能够猜测得到,接下来大约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虽然朝廷暗中故意散播消息的事情没有告诉项伯,但是不代表项伯会愚蠢到毫无思虑。

只不过,话语权和大局都是在朝廷的手里,他自己一个人就算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面,那也是不可能违背也不可能逆转得了的。

一个人的聪明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谓三个裨将胜过诸葛亮,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大环境让你干什么你不干什么,除非你有真正的对抗大环境的力量,否则的话你还是慎重的好,要不然你就只会自取灭亡!

对于嬴政他们的安排,项伯不能够违背,而只能够想办法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

而且,那些反对他或者质疑他,甚至是敌视和报复他的人都可能是他的族人,他也不可能对所有人痛下杀手,所以他也真正的需要张良能够给他提供帮助。

至少,能想办法从中斡旋斡旋疏通疏通,不让大家的矛盾那么大,那也是好事。

“也许,他们的确都知道了,甚至,还在来寻你,都是有可能的。”

张良想了想,对项伯说道,“我以前在下邳的时候,曾经略有耳闻过,也许,你的族人,你的兄长项梁,是可能在吴楚之界的。”

嗯?

吴楚之界?

听到张良的话,项伯脸色一变,“兄长,你是说他们在东海或者是会稽郡?”

“正是。”

张良点头说道,“所谓天高路远,你曾经说过,你的兄长是一个颇有抱负的人,他虽然犯了法,但是以他的性格和能力,想要聚揽一些人手,以图谋大事,那也是很可能的。

会稽地方,远离关中秦国,那里的民风和其他地方完全不同,毗邻闽越等地,进可攻,退可守。若是他想要暗中聚集一些人手,除了在其他地方当山贼之外,那东海和会稽郡这两个地方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而且这些地方本来就是吴国楚国的旧土,自然有不少和他志同道合的人可能会聚集在那里以躲避秦国朝廷。以他的身份和能力,想要和这些人打成一片来共商大事,岂不是很好?只不过……”

说着,张良看了一眼项伯,继续说道,“这只是我的猜测,而且若是之前我们贸然去寻他,万一不是,那对我们自己也是有风险的。”

没错,张良和项伯两人,本身都是逃犯,而且他们呆的地方是下邳城,是军事要塞之地。

你可以靠着灯下黑来,让自己反而安全,但是你要在灯下来回晃悠的话,那可就不安全了。

你这是作死呀!

更何况,你还要离开下邳,千里迢迢的去到会稽?

他们俩之前手头都不那么宽裕了,虽然说不上是穷光蛋,但想要千里迢迢安然无事的到另外一个地方,那也是很有挑战性的。

毕竟,项伯本身是逃犯,而张良在选择刑事嬴政之前就已经散尽家财了,两人都财力见底了,那自然浪不起来了。

相反,项梁反而是手里有着大把大把的钱财,人家不缺,自然也不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