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 第563章 太监来批阅奏折?

“对。”

赵龙说道,“然后李豫找到机会,就派人装成刺客,潜伏到李辅国的家里,把他头割了扔进茅坑里。”

“咳……”

听到赵龙的话之后,嬴政不禁一笑,“这李豫,倒是也是个人才。”

“这李豫手段是有的,但,罪过也是有的。”

赵龙听了说道,“这家伙是连续出对了好几个宦官,但是同时也在一步步的重用宦官,可以说唐朝的宦官之祸是在他老子唐肃宗手里形成的,但是却是在他手里稳固下来的,如果他能及时阻止,那唐朝复兴还是很有希望的。

可是他没有!这家伙,其实骨子里和他老子李亨一样,不信任那些武将,非常信任自己的太监!反而,自己这些太监奉命出征,坐镇三军,监管甚至命令武将统帅,如果太监受的贿赂少了,他还会生气,觉得外面那些将领看不起他这个皇帝!”

我特么?

听到赵龙的话之后,嬴政瞬间脸都绿了,“他脑子有问题吧?”

没错,他傻逼吧?

这让太监挂帅坐镇三军?

还控制命令武将行动?

还鼓动太监受贿?

“呵,所以说他是功过参半呀。”

赵龙笑着说道,“本来他手下的武将们还是都挺不错的,但这时候他就相信太监,不相信武将,结果那些太监和武将们有一些利益冲突就污蔑那些武将们造反,还不让他们伸冤,结果有不少的武将,申冤无门,一怒之下就真造反了,这其中包括不少之前的功臣。

就因为这样的事情,导致唐朝一个平叛,又拖延了很久。结果,关外那些原本一起帮着平定叛乱的节度使们,最后因为带兵时间太长,结果真的养成了一方诸侯割据势力,从此不再听命中央朝廷的了,唐朝中后期的节度使藩镇割据的局面也就真的形成了。

可以说,制度原本是没多大问题的,但奈何碰到有问题的人,那没多少问题的制度,最后也肯定会成为大问题了!”

“这,这倒的确是呀……”

赵龙的话,让嬴政不禁深深一叹。

本来没多大问题的制度,如果遇到有问题的人,那肯定会形成大问题。

他唐朝是这样,我大秦不更是这样吗?

“所以这货功过参半。”

赵龙说道,“主要是把子孙的后路也给堵死了呀,后面几个子孙想要力挽狂澜,结果奈何祖宗们留下的摊子太烂了,回天乏术了。”

没错,说起来,至少唐宪宗那真的是个猛人。

如果他是唐肃宗或者唐代宗,那,唐朝真正实现中兴,也是完全可能的。

但可惜不是,可惜,唐朝,在唐宪宗的时候,真的有点积重难返了。

“最后就是明朝的宦官之祸了。”

赵龙说道,“其实明朝的皇帝重用宦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和汉朝初年的时候格局有点像汉朝是丰沛功臣集团权势比较大,权倾朝野。明朝是淮西勋贵,和西汉的时候非常像。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就各种学习刘邦也搞了一个子弟分封,想要来和勋贵们分庭抗礼。但这只是朝廷外部的,朝廷内部,想要对抗淮西勋贵们,那也得有势力。

可是,朱元璋非常清楚,西汉的时候在朝廷里面打压贵族的手段是通过外戚,但是从汉朝到明朝,这1500年的时间,外戚专权早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甚至,都有外戚夺权成为皇帝的,那都不是少数。

所以,整个明朝一朝,明确规定了,皇后和后宫不能选自于贵族之家,后宫国戚,也绝对不能有任何的实权,为的,就是怕外戚专权。

外戚不能专权,那就只能选别的路。朱元璋搞了个锦衣卫的制度,这是个非常厉害的特务制度,很多时候百官的一言一行都被他派人记录的清清楚楚的。

等到了他儿子朱棣的时候,因为是夺了建文帝的权,总害怕别人再把权力夺走,又害怕民间有什么人对他不满,所以就增设了东厂,东厂,就是太监组织,不但监控百官皇族,同时还监控锦衣卫,这基本上相当于中统和军统打起来了,而且一打就打了200年,这也就开启了太监开始上台掌权的局面了。”

说着,赵龙继续说道,“不过,这一开始的时候太监还没有那么大权势,只是一个彻底的皇帝附属品,用来搞平衡搞监控的。

不过,明朝的太监之祸,之所以在后世的影视剧里面最为广泛,那不是因为他一开始就多嚣张多厉害,而是因为他是贯其明朝一朝的,从朱棣开始就这样搞了。

前中期的时候,太监的权利是有,但远没有唐朝那么夸张,太监们得到朝政大权,是从明英宗开始的,那个叫司礼监。

司礼监这东西,是朱元璋设立的,一开始没有任何的实权,就是一个用来打杂的,但是到了明英宗的时候,就开始让司里监代为批红了。

说是什么魏忠贤权势最大,其实,魏忠贤不过是名气最大,司礼监代为批红,这才是宦官干政的根本!”

批红?

听到赵龙的话,嬴政不禁问道,“先生说的批红,乃是什么?”

“批红就是朱批啊,就是皇帝批阅奏折。”

赵龙笑着说道。

什么?

听到赵龙的话,嬴政瞬间脸色一变,“这岂不就是相当于替皇帝行使大权?”

“对啊……”

赵龙说道,“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

嘶?

听到赵龙的话,嬴政不禁皱眉道,“明朝皇帝能够愚蠢到这样的地步?唯有皇帝能干的大事都让太监干了,那自己不就成傀儡了?”

“其实傀儡也说不上,不过主要是朱元璋一开始把三省都给废了,六部一百多司直接和他对接,他忙活不过来啊……”

赵龙笑着说道,“所以,才有了内阁制度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制度,这两拨人,其实都是帮皇帝批红的。”

什么?

听到赵龙的话之后,嬴政这才大致明白了他的意思。

“先生的意思是这内阁和这些太监都是帮皇帝来做最后决定的?”

嬴政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