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 第582章 项羽:所谓兵法,我必反其道行之!

“叔父,兵法非是我不愿学,只是,觉得不适合我。”

项羽听了,在一旁说道,“凡乐毅白起之辈,用兵多诡,那大多是因为正面敌斗不过,才出此下策。若是能在正面将敌人击溃,让敌失其根本,不是胜过谋略万千吗?”

“呵,瞧你的意思,你自己有些力气,就感觉天下无敌了?”

项梁听了,没好气的看了一眼他说道。

“侄儿倒也不是这个意思。”

项羽说道。

“那你是什么意思?”

项梁白了眼他。

“侄儿的意思是,若是能想办法从正面直接击退敌人,或者杀了他们的威风,让他们从正面受挫,那对战局的影响才是最大的。”

项羽说道,“侄儿虽认为自己的确有些力气,但是也并不想着完全靠自己,而应当是培训出一支能够在阵前勇猛无比的先锋大军出来,唯有破其锐气,方能横扫千军!”

哦?

听到项羽这一番话之后,范增却是很为欣赏的看了他一番。

“哼,你说的,固然是有些歪理,但,想要在正面战场杀其锐气,哪里是几句话就能决定的?”

项梁却是说道,“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这些话,我都是告诉你过的。你如今,却是要反其道行之?非要破敌人之排首,那岂不是用最麻烦最难的方法,来求胜吗?”

“叔父,侄儿却不是这么认为的。”

项羽说道。

“你不这么认为,难道你比孙子都厉害?”

项梁听了,白了眼他说道。

“哎,将军,却不如让项羽小兄弟讲一讲?”

范增听了,却是饶有兴致的说道。

“呵呵,既然范兄有这个兴致,听这个小辈胡说八道,那你说一说吧。”

项梁说着,看向项羽说道。

“叔父,您刚才说的道理是孙子讲的,您认为有道理,那别人也都认为有道理。”

项羽说道,“兵法如果被所有人掌握,那还是兵法吗?那还有什么独特的可取之处吗?”

嗯?

嚯!

听到项羽的这一番话之后,项梁和范增两个人全都是一愣一阵意外。

这些话,倒还真的挺有道理的。

兵法就用在奇谋上,用在算计上,但是如果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算计,那还能算得了吗?

用兵要奇,但用兵的方法如果太大众一点都不奇了,那就不能算得上兵法了。

“你的意思是……”

“夫如此,不如反其道行之。”

项羽说道,“孙子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这些话,也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可若是我们集中精锐,找到其先锋军的破绽,把他们冲锋的人打个大败,那就能最大程度的破其锐气!而我们其他的兵马,用在其他的地方,就更能得胜,岂不是如此?”

嚯?

“妙啊!”

听到项羽的话,范增一脸的欣赏,“这话说的,的确是有道理。”

“呵呵,什么有道理,范兄,你可不必去顺着他的话。”

项梁也是一笑,心里倒是觉得项羽多少还是给自己长了脸的。

不过,他还是说道,“你这么说固然有些道理,但也是没道理的,你怎么就确定,你有把握把对方的先锋军给机会了呢?

所谓先锋者,必然是极其精锐而攻于前,正是因为先锋军队难以攻克,所以才有了绕后迂回才有了围魏而救赵这样的打法,你,可千万不要太得意忘形了,而忘了作战的根本。”

没错,先锋军,是一个军队的精锐中的精锐毕竟是作为最排头的兵的,他们的气势和战果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军队的气势和战场的走向。

比如三国演义里,把这个效果,给演绎化到了极致,那就已经不是杀你的排头兵和先锋军了,而是两军交战,两个将领冲杀一番,谁的将领被砍了,那他后面的军队就会乱作一团直接溃逃。

其实,这并不是过分的戏剧化,而是一个精简版本的真实战争写照。

先锋军代表着整个军队的锐气而先锋大将代表着先锋军的锐气,一旦这个人都败了,那么剩下的人又怎么可能有十足的战意呢?

历史上大多数的战斗冲突,基本上都是这样被影响的。

而就算是如冷兵器之间的香积寺之战,安史叛军和唐朝军队在升级是作战的时候也是拼了命的往里面填兵,目的,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先锋冲锋。

李嗣业的陌刀队,就是在唐朝军队先锋大军作战不力的时候,主动站了出来,咬着牙,把颓势给打了回去。

到最后,前方人身马身,零碎一地,这才扭转了战局。

所以,先锋的锐气到底有多重要,可见一斑。

两边都是精锐,那又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让你给击溃了,让你把精锐的锐气给扫荡了呢?

“叔父说的固然是,但,先锋军,也是军,先锋兵,也是兵。”

项羽听了说道,“照样也能让人攻其不备,寻找破绽,我打算,培训出这样的反冲锋大军出来,到时候,横扫秦军,绝对不在话下!”

“好,好!”

听到项羽的话,范增由衷的说道,“项羽此言,我甚为佩服也!”

“范兄,你可不要故意迎合他什么,他只是年少轻狂罢了。”

听到范增的话,项梁马上道。

“非也,将军。”

范增说道,“范增,是真的认为,令侄项羽这样的想法,那是最为精妙不过了!”

他说道,“眼下,秦军众多,而六国的兵马,就算是想要召集,那才能有多少?必然不能比秦国的军队多,乃至于相差甚远。这时候,一定要多想一些以少胜多的法子。

令侄的想法,才是我们最需要的!若是真能培训出一支能够压制住秦国先锋军的奇兵出来,那一次是小战我们都能获胜,小战获胜的足够了,那就有了打大仗的资本和机会了,如此的话秦国必败,而我楚国必胜!将军,您认为呢?”

“嗯?”

听到范增的一席话之后,项梁当即说道,“先生所言的确有理,现在我们六国处于劣势,而秦国处于强势,若是能找到以弱胜强或者以弱拖强的办法,那是再好不过了。”

说着,项梁看向项羽说道,“虽说你说的有些道理,但是说归说做归做,你要是说得出来,那也没什么,你若能做得出来,那才是好事?你可明白?”

“叔父说的正是,侄儿明白了。”

项羽言道,“请叔父放心,侄儿定然会想办法,操练出一支能专门打先锋军的军队出来!”

“嗯,去吧。”

项梁点头,示意项羽下去。

当然,有些话,他是不想着当着项羽的面跟范增说出来的。

至少,现在还不能让项羽知道的太多。

因为他又不能跟项羽明牌,同时又不能让项羽的怪异反应被项伯所觉察到。

“将军,令侄,是个难得的将才啊!”

范增不禁感叹说道,“看其甚为孔武有力,且也是有主意决断的,假以时日,必然不可限量!”

“呵呵,范兄,你谬赞了。”

项梁说道,“这小子,之前就是出了名的耿直蠢笨,我对他没少费了心思。哎,我兄长为国捐躯的早,我对项藉,犹如亲生子弟一般的带着,就是希望有朝一日,他能替父报仇啊。”

“将军。”

听了项梁的话之后,范增当即言道,“老夫认为,六国能否复国最为关键的,在于楚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国虽然被灭国,但是却仍留下了庞大的根基和民众,更是沃野千里,百姓无数。

只要能够让更多的楚国人坚定地参与到复国之中,咱们楚国能够成功复国的胜算才是更大的,而且,我们越强大,才更可能成为群雄之首,而并不只是因为我们行动的早就一定能成为群雄之首的。”

哦?

听到范增的话之后,项梁脸色一变,“老兄的意思是?”

“昔日春秋五霸率先称霸的是齐桓公,当时的七国被称为诸侯之霸,风光无限。”

范增说道,“可等到桓公之后,才多少年,齐国,虽名为霸主,但实际上却与那些一般的强国无二了,甚至最后还被诸侯几次灭国,乃至于被田氏伐齐,夺了根基,那就是因为他们的国力不够,根基不够稳。

但是我们楚国却不同,我祖国在楚庄王争霸之后,国力更是一路变强,直到遇到秦国灭国之前,我们都是蒸蒸日上的,就算是三晋之地,还有齐国人,都只有被我们欺负的份。

先称霸后称霸,都是次要的,本身根基更为强大,一出手便是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老夫私认为,将军在真正的起事之前,一定要做足了准备,能让更多的楚国人坚定不移的站在你的面前,和你一同,那才是重中之重。”

“老兄说的,都是至理名言呀。”

听到范增一席话之后,项梁马上说道,“那以老兄的意思,该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能坚定不移的站在咱们复国大计之上呢?”

没错,项梁也听出了范增的意思,也知道他肯定是有想法和建议的。

“方才老夫说道,楚虽三户而亡秦必楚。”

范增言道,“将军若想要更多的楚国人都能够坚定地站在反秦的大业之上,那就要让他们找到更强的认同感。老夫自以为,项氏如今,的确是遥领一切,更斗胆的认为,尽风光之时,完全不亚于楚国的那些宗室子弟。但是,这并不完全是好事,相反,所有人都只知项氏而不知楚国,只知项梁而不知楚王,只怕是这并不能够算是好事,而且还会贻误万千,不但到时候悔之晚矣,更有可能会陷入群雄攻讦愤恨的地步,那可就糟了。”

嗯?

什么?

听到范增的这些话之后,项梁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他。

难道这家伙的意思是,想让我找到真正的楚国宗室,然后把大权交出去吗?

我项家好不容易有了这样的机会,就这么拱手让出去?

你怕是在痴人说梦吧!

虽然我们的富贵是来自于楚国,是楚王的封赏,但是我的先祖们,尤其是我的父亲,他都已经为国作战而殉国了,功劳也不算不大。

咱们是一码归一码,都算扯平了,你说你想让我把到手的好处都让出去,你怕是想的真的有点多呀……

项梁心里嘀咕,难道这家伙是为了景驹,而过来当说客的吗?

我还以为他是想要投奔我的,看来,是我想多了……

“老兄的意思是……”

项梁笑着说道,“是想让我们,保证选出一位在一开始就能号令群雄的楚王出来?将兵马交给他来指挥?如此也是好的……”

嗯?

听到项梁的话之后,范增心说,你还真误会了我的意思了,你以为我是来给景驹当说客的?

这怎么可能?

“是,也不是。”

范增,倒是没有着急否认,因为你越着急的否认,有时候就会让对方越感觉你原本就是那个意思。

所以,范增转而没有那么着急,而是不紧不慢的说道,“不过我们不是选出一位,在一开始就能号令群雄的楚王,也更不能那么着急的把兵马都交给他。而是,选出一位,最能让楚国人认同的楚王,至于兵马,带兵打仗是将军的事情,封赏,与诸侯会盟,那才是楚王该做的事。”

嗯?

听到他范增的话之后,项梁一愣,心说这两点还有多少的不同吗?

好像大约是一个意思呀?

“还请老兄明示?”

项梁心里一动,当即继续问道。

“昔日我楚国国力,蒸蒸日上,本来这一统天下的事情,更应该是咱们做的。”

范增说道,“但就只因为一个意外,而让我们错失了优势,都便宜了秦国人。”

说着,范增继续说道,“这事情便是怀王入秦!倘若当年怀王不被秦国人蒙骗,我楚国也不会失去汉中之地,就更能一直扼住秦国关中的咽喉!天下楚民,对怀王之事,向来都是痛惜的很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