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 > 第117章 学成归来

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 第117章 学成归来

作者:失落的小老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5:52:14 来源:小说旗

四川唐门在周炎武带领的陆地军队战胜菲力宾王国的军队之后半个月。

又为拉瓦格送来5000名,通过考核的唐门武术馆弟子。

同时,宁无忌安排在香江岛上居住的菲力宾年轻男女,带着他们的小孩一起返回他们的家乡。

希望他们能在自己的家乡,普及华夏文字和华夏语。

而且他们开垦的土地全部由天门出面购买下来,他们这些拉瓦格的年轻人都是带着很多的银子返回拉瓦格的。

大家也都开开心心回拉瓦格,可以再次见到自己的亲人。

他们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他们还可以回去。

他们这些人累计起来也有4000~5000人,到香江岛上最迟的人基本都能听懂华夏语言,华夏文字认识一点。

原本只有20多万人口的拉瓦格,一下子又增加了这么多的人口。

武当山也安排了300名道士,到达拉瓦格,准备传播道教。

周炎武的抗击海盗联盟正式改名为天军,现在陆地天军一下子增加5000人,与菲力宾王国的军队交战基本就没有死人。

趁着菲力宾王国的军队惨败,菲力宾王国的军队士气低落。

加上幽灵海盗团的三支队伍绕道菲力宾的东北角,两向夹击,就把土格加劳和维甘都拿了下来。

现在菲力宾的北部近平方公里的地区被天门的陆地天军占领。

菲力宾国王很担心,这支天军会不会长驱直入。

周炎武没有继续用兵,他相信自己的门主,占领和统治一个地方,这些远不如同化一个地方重要。

周炎武见好就收,在与菲力宾王国的界限位置大力修建分界线。

这个举动让菲力宾国王踏实很多,天军占领的地方虽然多,但远没有伤到菲力宾王国的根本。

宁无忌得知周炎武他们的战斗成果,很满意,但同时又感觉的到人才匮乏,自己一个人又没有办法离开广州府。

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去英吉利帝国留学的55名苏州学子学成回来,这让宁无忌喜出望外。

立即在香江岛上,设宴招待这些留学归来的学子。

并与这些学子座谈了三天,对他们55人所学到的知识很满意,他们这55人去了英吉利帝国。

看到英吉利帝国的快速发展,他们心里非常着急,希望自己多学点知识,将来在大清帝国内多建立工厂。

他们希望宁家拥有足够的财力来实现他们的梦想。

宁无忌告诉他们,宁氏在菲力宾王国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准备建设工厂,希望由他们来出任工程师。

而且宁无忌把自己的柴油机图纸贡献出来,十几位学习机械的学子如获至宝。

他们没想到,现在的宁知府这里还有这么好的东西,他们更加没想到火油还可以进行提炼。

英吉利帝国的蒸汽机已经应用在冶炼、机器,纺织,轮船上,而现在大清帝国轮船基本都是帆船。

他们不知道宁无忌早就在使用蒸汽机快船,只不过,这些快船都是从英吉利帝国购买回来。

现在宁氏造船厂,已经能造千吨的轮船,而且有四艘千吨的轮船使用上内燃机。

这55名学子同意了宁无忌的安排,毕竟当时他们出国去英吉利帝国留学,钱都是宁家花的。

学成之后,他们只要为宁氏企业服务五年时间,也不算过分。

而且在这五年工作期间,宁家计划给的酬劳还不错。

玻璃厂、炼油厂,水泥厂,炼钢厂,造船厂有大量的技术人员被派去菲力宾。

他们随幽灵海盗团的轮船抵达菲力宾拉瓦格和土格加劳,菲力宾北部正式拉开工业之城建设。

尤其,宁氏打算在拉瓦格地区建一家机床加工厂,塑料生产厂等新型工厂。

宁无忌打算在土格加劳建一座水力发电站,这将是世界上第一座水力发电站。

宁无忌从55个人中挑出来五个人跟他学习电力的基础知识。

学员们非常好奇宁无忌知识渊博,宁无忌只能告诉他们这些学子,是自己神秘师父教授他的。

这55名留学生以前就对奇技淫巧很感兴趣,现在宁无忌给了他们钻床图纸,车床工作图纸。

这让他们两眼放光,他们认为有了钻床和车床,再加上切削刀具的硬度知识,就可以加工更高精度的金属零件。

尤其看到钢材,他们都震惊了,原来大清帝国并不落后,不,应该说宁氏领先英吉利帝国和大清帝国。

宁氏投资的工厂,技术水平远高于英吉利帝国。

现在他们明白宁无忌为什么送他们去英吉利帝国,英吉利帝国的教育会教学生们基础物理知识。

什么牛顿的三大定律,牛顿力学,阿基米德的几何定律,什么是浮力,还有杠杆原理等等。

他们非常清楚这些知识才是非常实用性的知识,这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知识,也让他们明白自然界的神奇。

尤其知道了万有引力之后,才明白古人说读书,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真正含义。

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老百姓用的上的产品,按宁无忌的说法,他们这些人是科学技术人才。

在大清帝国根本不重视的知识,在英吉利帝国被奉为圭臬。

真的让他们大开眼界,现在他们不再纠结于科举考试,科举说白了就是选拔官员。

这一次,他们回香江带回来两样重要的产品,红薯和马铃薯,原来大英帝国的人不只是吃大米,面粉还是红薯和马铃薯。

而且这两种粮食产量特别高,对土地的要求很低,在老百姓开垦的荒地里种植红薯和马铃薯,以后老百姓不至于饿肚子。

虽然宁无忌知道这两样东西在16世纪,就传入华夏,但却没有大力推广。

这两样东西的到来,让宁无忌喜出望外,决定对他们奖励一番。

而且还让媒婆给他们介绍结婚对象,出国留学这几年,很多人已经是适婚年龄,再不结婚有点说不过去。

他们在英吉利帝国,看到很多女人行事风格与大清帝国的姑娘大不相同。

感觉按照大清帝国的规矩,英吉利帝国的姑娘都挺不要脸的,这让他们感到无比奇怪,长的不同,习惯也不同。

他们也只能入乡随俗,慢慢习惯英吉利帝国女人行事风格,他们还是觉得自己国家的女人比较好。

妻子在家相夫教子,不像英吉利帝国的姑娘喜欢出风头,不过他们那里女人受教育程度比大清帝国的女人高不少。

儒家传统文化里强调女人无才便是德,这一点与英吉利帝国恰恰相反。

在英吉利帝国女人做国王,男人没觉得有什么不正常。

华夏历史上也有女人做皇帝,那就是武则天,可武则天背负多少骂名,数都数不清,古人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