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 > 第186章 议论纷纷

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 第186章 议论纷纷

作者:失落的小老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5:52:14 来源:小说旗

一天之后,整个京城变得人心惶惶,在京城有点势力之人已经知道天津水师被天门海军第四大队灭亡。

从此以后,号称天朝大国的大清帝国没有水师,几千里沿海的海岸线将失去保护。

京城的老爷们第一次感受到巨大的威胁,他们有种感觉太平日子估计过不了多久,自己的命运何去何从,已经无从知晓。

宁无忌估计都没有想到,消灭大清帝国天津水师会让整个京城变得人心惶惶。

估计更加不会想到,天津水师覆灭,会让怡红院的客人多了一倍,金枪药丸销售量更是增加了几倍。

再加上朝廷发出招贤的通告,京城的所有人都感受到大雨欲来风满楼。

有见识不凡之人,已经推测出大清朝廷的惶惶不安。

神秘莫测的天门给了大清朝廷莫大的压力,分分钟消灭天津水师,有这种深不可测实力的对手,谁又能安心?

恰好,这段时间宁无霜也在京城,作为商人的他,自然感受到京城这股风气。

他比一般人更加担心,现在他掌控下的宁家财富已经突破1000万白银。

手下已经有上千人,现在宁家的生意可是涉及到上千个家庭,近万人的生活。

苏州宁家在他的手上已经胜过父亲太多,宁家的财富在他手上增加了数倍。

难道真的像高人说的高峰即悬崖吗?

如何度过这一关,宁家的财富如何保全?增不增长已经不是此刻宁无霜考虑的。

有一点,宁无霜已经明白京城绝非久留之地,那苏州城呢?

宁无霜不知道,他心里非常担心自己弟弟宁无忌,他的产业众多,涉及到的家庭估计有几万个,受影响的老百姓只会更多。

这段时间黄岩山也在京城,他每年上半年都有1~2个月在京城。

他知道天门海军年后要攻打大清帝国天津水师,这个计划在年前就已经定下来。

天门现在还在加里曼丹岛用兵,不知道拿下加里曼丹岛三个国家没有。

算一算时间也差不多,他对天门海军实力信心满满。

如果不是考虑战争会让整个华夏大地老百姓饿死,天门现在就可以长驱直入。

他可是得到消息,天门海军六支大队消灭了英吉利帝国的海军舰队。

宁无霜提着礼品,带着忧心忡忡的神情见到黄岩山,他明白对局势的把握官场之人最是擅长。

黄岩山看到宁无霜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大致明白他的心情。

“无霜,你在京城遇到什么难事?”

“先生,世道不太平,你估计也听说过天门海军消灭大清天津水师。”

“这个自然听说,现在整个京城都在议论这件事,可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干预不了这种大事呀?”

“先生说的是,可生意只有在太平年间才好做。

我们宁家又没有大背景。

假如出现乱世,苏州宁家就是别人眼中待宰的羔羊,而且还是一只肥羊。”

“无霜,今天你来找我,是想问天门会不会打到京城吧?”

“先生明鉴。”

“从现在的局势来看,肯定会,据说天门之主是汉人,他一定会想办法取得天下。

从现在的情况,天门之主深谋远虑,首先切断大清朝廷与外界的联系。

你在西洋货物这些年,应该明白现在的西洋产品,我们大清帝国境内是造不出来的,这需要技术。

还记得多年之前,我到苏州城招收55名擅长奇技淫巧的学生吗?”

“自然记得此事,当然自己还非常不理解我弟弟的想法。”

“那你知道为什么神秘的天门为什么不袭击广州府?

那是因为那些学生都是你弟弟招的,现在回国都在为你弟弟服务。

而且他们也能制造……,你心里应该明白,没有实力,谁管你是不是汉人。”

这话让宁无霜瞠目结舌。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弟弟有能力保护自己产业,他根本不怕神秘的天门。

黄先生说一半就是告诉自己乱世要来,他弟弟早已经预见,或者他根本不相信大清朝廷。

如果大清朝廷有人想掠夺他的财富,他应该也会毫不手软。

自己弟弟培养自己的势力,这个事他知道,他以为自己弟弟无非养几百名死侍。

没想到自己弟弟根本不怕神秘的天门,更加不怕大清朝廷有人窥见他的财富。

想一想也对,弟弟宁无忌每年花数百万两白银资助抗击海盗联盟。

这些人关键时刻不一定听大清朝廷的命令,而是只会听命于弟弟宁无忌。

既然是这种情况,提前收缩在京城的产业,提前解散在京城聘请的人员,大不了多赔点银子就是。

这几天,刘墉这位老头在家很忧心,老乾隆皇帝让推荐汉臣,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周培公和姚启圣。

大清朝廷如何对待汉臣大将心里没有一点逼数,他不是不需要名臣吗?

现在竟然出尔反尔,军中如何排挤汉臣,他心里一点没数吗?

尤其阿桂的侄儿,加上阿桂这个老头,现在想起汉臣大将的好,是不是晚了点。

天门在大清帝国境内行事风格还是很得民心,除暴安良,去恶扬善,干的是侠义之事,老百姓对天门行事很是赞赏。

看来这个神秘的天门,在数年之前就开始布局,天门之主是个雄主。

据可靠消息,神秘的天门拿下宝岛台湾之后,福建沿海已经有数十万人口偷偷移民到宝岛台湾。

这是不是说明天门的政策非常得民心,如果真是,大清帝国危矣。

老百姓对好坏的判定标准非常简单,朝廷让他们日子过得好,他们就支持谁。

何况听说天门之主还是一名汉人,在大清帝国朝廷眼中,没事时,汉臣属于下三流,有事就想到汉臣。

这个时代,大清帝国境内不可能再有周培公和姚启圣,即使有,他们也可能被神秘的天门请过去。

周培公客死异乡,而且还是死在冰天雪地的北方,姚启圣虽然没有意外死亡,得了个善终,可他是两袖清风走的。

号称天朝大国就是这点容人的雅量,像周培公、姚启圣这种百年难出的人才,华夏大地时时有,只不过需要有慧眼的伯乐。

所以说,能赏识这种人才的伯乐才是真正的百年难出。

世人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