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 > 第218章 临终遗言

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 第218章 临终遗言

作者:失落的小老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5:52:14 来源:小说旗

老乾隆皇帝早已经苏醒,只不过他不愿意睁开眼睛。

现在,大清帝国的情况无比艰难,他自己都看不到希望。

如果此时醒了过来,所有的决定都由他来做,以后历史就会书写,大清江山在他的手里失去的。

如果现在他强行把皇位传给其他人,历史书写者就会说他逃避责任。

最佳的情况就是现在这样,在昏迷中不声不响的死去。

史书只会说这是一个意外,哪怕大清江山在自己手里丢掉,责任也没有那么大。

至少不会把自己与秦二世胡亥、蜀国的刘禅阿斗联系在一起。

宫女、太监们的交流,他听得清清楚楚,可爱新觉罗弘历依然装作昏迷不醒。

有时他故意不进流食,他希望早点离开这个曾经让他风光无限的世界。

在他的心中,早已经没有对这个世界有一点留恋的地方。

为了早日结束这场内战,让整个华夏大地一统,不再让老百姓流离失所。

宁无忌要求智囊团起草一份劝降书,发到京城和盛京,给满人和蒙古人一条活路。

该教训的也都教训过,据说老乾隆皇帝一直昏迷不醒,给他们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无条件投降,家里的金银珠宝可以保留,可以留一套大房子。

但所拥有的田产上交给天门统一分配。

第二个选择,协助天门打下外蒙古,然后在外蒙古与沙俄交界处附近,在沙俄境内抢占20~30万平方公里。

所有满人和蒙古王公贵族贵族迁到这个地界,做自己独立的国王。

以后不惹天门,天门也不会无缘无故去进攻他们新建立的国家。

如果一定要与天门死扛到底,天门自然不会手软。

到那个时候,天门就会彻底清除满族人和蒙古族人。

大清朝廷很快收到天门发过来的劝降书,尤其前线士兵和军官收到这份劝降书,内心激动不已。

这种一点赢的希望都没有的战争,打起来除了多死人,实在没有意思。

劝降书能动摇军心,这也是宁无忌期望的结果。

天门陆军打满清八旗骑兵,虽然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也要杀敌一千自损一两百,总归要死很多年轻的士兵。

关键战区内的老百姓都不得安宁。

满清八旗骑兵和蒙古王公贵族们也知道,天门陆军打败他们是早晚的事。

最多一年时间,他们会被消灭。

满清八旗骑兵和蒙古骑兵中大部分人也不是贵族,他们更多的是普通牧民的孩子。

他们也有自己的父母和妻子,能活谁还想死,而且投降之后,他们的日子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他们已经得知朝鲜王国投降之后,国内发生的变化都是好的变化。

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朝鲜王国的王公贵族很多人开始尝试经商。

有的有钱人派人到天门创办的工厂学习,回来自己也创办工厂。

也可以从天门创办的工厂花高报酬请人,天门没有阻止,而且乐意人才流动。

天门规定工厂的主人必须两周发一次工钱给做工的工人。

大清朝堂收到这份劝降书,很多大臣已经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这是天门给他们一条生路,和珅得知这种情况,他都想立即同意。

这样虽然失去田产和大部分房产,但家里的钱财却可以保住。

更重要的是可以保住一家人的性命,除了不能做官之外。

何况,他现在也不想再做官,学宁家创办几间工厂,以自己的能力肯定可以赚很多的钱,他们和家还能辉煌很多年。

退一万步来说,自己所拥有的财富几辈子也花不完。

哪怕让他捐一部分给天门,他也乐意。

阿桂的心理与其他人不同,如果大清朝廷投降天门,他就自杀。

俗话说人死债消,自己死了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他相信作为天门陆军统帅的周炎武不会与自己的家人计较。

天门之所以劝降,很大可能是宁无忌不想整个华夏大地生灵涂炭。

从天门统治区域来看,天门非常在乎老百姓的死活,这也是大清做的不好的地方。

满清八旗贵族与蒙古王公贵族大肆兼并田地,让老百姓流离失所,估计上天都看不过,所以才有现在的处境。

刘墉之流的心情自然复杂无比,天门连满清八旗贵族都能放过,估计也不会要他们的性命。

但从此以后远离官场,大清帝国重视的官员,天门大概率是不会接纳的。

或者说天门看中的官员,或者说是黄岩山看中的官员,估计早已经推荐给宁无忌。

还有一个张鸿泰,他出生书香门第,而且他祖父门生故旧很多,这些年当今皇上有意打压。

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张鸿泰自然会优先推荐这些有才华的汉人,自然一清二楚。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古人说的还真准。

爱新觉罗永琪得知朝廷大臣和满清贵族们的心思,他心里感叹不已,真正损失最大的还是他们爱新觉罗家族。

他心里觉得无比委屈,就独自一个人来到老乾隆皇帝的寝宫,双膝跪在老乾隆皇帝的床前。

把太监和宫女都支开,他想独自与自己的父皇说一会儿话。

“皇阿玛,儿臣实在没用,眼睁睁的看着大清江山易主,可儿臣什么都做不了。

天门发出劝降书,儿子愚笨,也能看出满朝文武大臣的心思。

而且,据说军队里的八旗骑兵和蒙古骑兵得知天门的劝降书,都不想再打仗。”

老乾隆皇帝实在装不下去,慢慢睁开眼睛,看着自己这个老实本分,天资一般的儿子,这么大的事他如何能做决定?

何况他留这口气在,就是想把自己的心中的想法告诉自己的儿子。

“琪儿,外面的宫女和太监都在议论天门劝降书的事。

委屈我儿,不过你要记住你是爱新觉罗家族的血脉,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我们爱新觉罗家族能风光几百年值了,总比秦始皇家族好。

江山是在你皇阿玛手里丢掉的,后人不会怪你。

不过与你一席话之后,你阿玛就要离开这个人世。

宁无忌也算对大清朝廷官员不错,琪儿千万不要独立出去。

阿玛听说沙俄撤兵,根据你阿玛的推算,一定是天门安排他们强大的海军去袭击了沙俄的海岸线,让沙俄不得不退兵。

还有,阿玛认为宁无忌不会称皇,他恐怕有更多的想法,他的想法跟我们整个大清所有人都不同。

他在广州府为官多年,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他依靠创办工厂生产新奇玩意赚钱。

你阿玛一生自负,终究还是自己坐井观天,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爱新觉罗永琪听得自己的父皇自称阿玛而不是皇阿玛,那是一个父亲对自己儿子的交代,也是他的心里话。

他能感受自己阿玛对自己的爱,保住爱新觉罗家族血脉最重要。

他虽然不愿意朝这方面想,也知道这是自己父皇临终遗言。

果然,没过多久,看着自己阿玛带着笑容闭上自己的眼睛。

爱新觉罗弘历临终前是满足的,他离开人世还有自己的儿子送终。

老乾隆皇帝早就已经油尽灯枯,就等自己儿子过来交代清楚。

他不想别人听得他说投降的话,在他人面前,爱新觉罗家族血脉是高贵的,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