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 > 第85章 担任知府

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 第85章 担任知府

作者:失落的小老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5:52:14 来源:小说旗

1000多人抢劫一座城,历史上都没有听说过的事,不过真正被抢的主要是广州十三行。

另外,所有虎门入海口的船只都没有跑出去,船上的人全部被赶下船到码头,所有船只都被幽灵海盗团带走。

在码头装船就装了一个时辰,抬了多少箱银子,松鹤道长都记不清了,

不过此时此刻,他心中已经有了决定,武当山整体加入天门。

宁无忌承诺,大事成了之后,道教的教义先做改良,尤其不能炼丹追求虚无缥缈的长生,这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道教要想成为国教,必须要有老百姓需要的地方,比如道教必须留出一块建医院,专门帮助老百姓治病。

把中医技术传承下去,而且真正做到让老百姓信赖的道教。

到那个时候,自己会想办法把佛教赶到其他国家去发展,这些话让松鹤道长两眼放光。

将来,道教负责医治病人,儒家负责教化老百姓,墨家培养奇技淫巧之人才,法家维护社会秩序。

当天夜里幽灵海盗团走了,广州城外的绿营大营所有尸体被焚烧。

包括黄埔码头的第一批,第二批骑兵尸体同样被焚烧,广州知府的府兵也被焚烧,尽量抹除痕迹。

第二天一大早,八百里加急信,送往京城,广州府衙被洗劫,所有老百姓心有余悸,感觉有大事发生。

广州十三行风光了二十七年,一夜回到开放前,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财富,昨天被洗劫一空。

广州城内所有的商铺,没有一家开门营业,大家都被昨天海盗抢劫的阵势吓疯。

没有人管理,没有人维持秩序,整个广州城属于真空。

几天之后,八百里加急信送到大清帝国皇帝乾隆老儿手上。

看到广州城被抢,新任知府被杀,府库被抢,广州十三行被抢。

广州城外的绿营大营所有官兵被杀,死了3000~4000人。

广东巡抚李湖一直要求增兵,现在兵增了,可海盗团依然猖獗。

现在都已经可以袭击一座城,乾隆老儿气的发抖,天朝大国竟然被小小的海盗欺负成这样。

直接把八百里加急文书放到书桌上,对着身边的太监吩咐。

让他立即安排人去通知各位军机大臣,紧急召集军机处的几位大人商议对策,

当和珅拿到八百里加急文书,看见广州知府到任不足一个月。

现在全家被海盗杀害,这位知府原本想发大财的,花了几十万两白银找到自己这边,由自己出面协调出广州知府这个位置。

广州府,朝廷唯一开放口岸的城市,每年上交百万两白银,这笔钱大部分进了乾隆皇帝的私人金库。

因为不是以税收的方式上交,这些钱主要由广州十三行筹集的资金。

海盗团来无影去无踪,大海茫茫,都不知道去哪里寻找他们。

退一步讲,即使这支神秘的海盗团被找到,可他们的实力非同一般。

大清朝廷打算派多少到海上搜索,一群黑衣蒙面人,脱了黑衣不再蒙面,面对面都不认识。

朝廷当务之急,需要派遣一名朝廷官员到广州府担任知府。

要想把广州城管理起来,没有知府衙门可不行,另外要派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到广州去。

两个要命的职位空出来,放在以前,几位军机大臣肯定要想办法,为自己的门生故旧或亲朋好友争一争。

今天,几位大人都没有吱声,现在的这两个位置绝对是烫手山芋,他们一个都不想接话。

谁愿意让自己的人趟这趟浑水,除非脑子坏了,几个人很有默契,也没有狗咬狗,没有故意举荐对方的人。

第二天早朝,朝堂上的官员才明白了广州府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这么多的绿营官兵被杀,肯定需要再派官兵到广州府。

阿桂举荐了兵部的周炎武,原绿营守备,官四品,现提升到从三品广州守备。

由他带队驻军虎门和黄埔两地,防止海盗团伙再次袭击。

而广州知府这个位置,没有一个人推荐,最后乾隆没办法让吏部举荐,新任吏部尚书看向吏部侍郎。

吏部侍郎吕程坤举荐宁无忌这个新安县令,理由是他担任新安县令三年,号召当地老百姓抵御海盗。

没听说有很多海盗在新安县境内登陆,可见宁无忌这位县令很有水平,唯一的缺陷就是人略微年轻。

现在广州府面临这样的困境,需要年轻有干劲的人来做这个知府,他把人嘴两张皮发挥到极致。

大家虽然都没有做声,但大家心里很清楚,吕程坤根本不是为了举荐宁无忌,而是为了打击黄岩山,故意把宁无忌往火里推。

黄岩山都离开京城官场,变成一个普通老百姓,还不放过他的关系人。

这让很多人内心看不起这位吏部侍郎,小肚鸡肠就是说的是这种人。

当然,其他人也没有站出来反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瞎开口可能不小心引火烧身,何况他们与黄岩山的交情一般,这个倒霉的宁无忌也被人算计到。

他们只能在心里同情一下宁无忌,朝堂上的事情一旦确定,行动速度还是很快的。

黄岩山还没有到达新安县城,而朝廷对宁无忌的任命圣旨就到了新安县衙。

新的官服,官印,册封的圣旨就到了新安县。

宁无忌心情平静地走完一套接圣旨的流程,并安排师爷给宣旨太监200两银票的红封套,人家大老远跑一趟,你总得给人家一点好处。

宣旨太监收到红包,心情极好,并告诉宁无忌,新安县令暂时由他兼任。

等找到合适的人再派过来,或者宁无忌举荐一个人做新安县令。

宁无忌没想到大清朝廷对自己还真不赖,给自己几年时间,广州府将是铜墙铁壁存在。

听说广州十三行每年上交百万两白银,那自己到时候,多上交一点到乾隆的小金库里就是,让乾隆皇帝每年多收点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