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从血战湘江到高山下的花环 > 第443章 大前提

抗战:从血战湘江到高山下的花环 第443章 大前提

作者:刑不可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15:57:57 来源:小说旗

许乐跟着小高来到整洁的生产车间。

工人们都在有序的忙碌着。

许乐看着逐渐堆积起来的枪支,一阵恍惚。

随着凉州第一兵工厂不断的扩建,生产设备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这里一个月能够生产两万支八大粒,速度还算可以。主要是同时还有许多其他枪械的生产任务,如果所有生产线全部上八大粒的话,一个月的产量可以达到五万六。”小高解释道。

“确实很快了。”许乐拿起一杆八大粒,检查起质量来。

这一批枪械是用老美的机床造出来的,枪械的功能和性能都已经达到标准,甚至比许乐他们现在在用的质量还好些。

“想不到你们还进行了创新了。”许乐有些诧异。

他给出的图纸是经过现代调整过的,应该已经达到极简的生产工序了。

“是根据现场环境进行调整的,有些工序没办法达成,不得不这么做。没想到经过我们兵工厂的工程师调整后,效果反而不错。”小高说了几个名词。

许乐已经听不懂了,他也没有追问,反正这是好事。

八路军可是有不少人才的,兵工泰斗刘鼎、新四军的吴运铎,还有从重庆兵工厂出来的许多工程师,成了凉州兵工厂的中流砥柱。

“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当初让你来主持凉州第一兵工厂,是最正确的决定。”许乐毫不吝惜他的夸赞。

“前几年也很迷茫,不过后来随着工作的深入,渐渐抓到了重心。”小高笑着说道。

“军工大学有没有我们第一兵工厂的工程师任教?”许乐突然问道。

“没有,他们的事情太多了,根本抽不出身来。”小高不知许乐为何这么问。

“兵工厂步入正轨后,在研发方面可以放缓一些,应当把重心转到培养人才上来。这样,你让这些工程师先生们出个课程,每周都要到大学里去授课一天。”许乐说道。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小高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以后可以实施起来。

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参观完后,许乐满意的离开了。

他几年前投下的钱,终于开出了美味的果实。

这让他很欣慰。

等到了明年,就把邱小姐项目提上议程吧。

到时候可以让小高主持工作。

不过这项计划非常复杂,需要非常多的人才投入进去。

分拆研究就要拆成三个大组。

理论研究、弹头核心材料提取、起爆方式。

后面,还要进行组装试爆。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这些都不太成问题。

问题是现在研究比上一世提前了十几年,相关的研究人员也不大相同。有些功勋现在不过十几岁而已。

这个事情没有办法依样画葫芦。

但是不管怎么样,先把那些人找到,不管年纪多大,先找到他们,能投入工作的直接工作,年纪尚小的,就先培养。

现在国内已经有不少核能先驱,有几个就在浙大。

比如王淦昌老师。

许多功勋都跟他学习过。

想着这些事情,许乐心里开始有了些底。

不像一两年前,只有大概一些想法。

现在他准备把这个计划列出来,不管用多少时间,一项一项去执行起来。

之后,他又去了几个学校进行视察。

学生们听说许司令来到学校,瞬间围了过来,学校一阵骚动。

最后无可奈何,许乐在校长的邀请下,在学校进行了临时的演讲。

他没有什么准备,两眼一抹黑。

不过他打了很多仗,就把那些战役当成故事给学生们讲讲。

效果好像还不错,学生们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上阵杀鬼子。

“前线最缺的还是技术兵种,像炮兵和坦克兵是急缺的。”临了,许乐和校长聊了起来。

“对此我们做了一些计划,不过成效并不是那么快。

其实,第一批炮兵、飞行员还有坦克兵,都是之前的知识分子,培养起来,两三年就能进入部队。

事实上,这一批学生,也大多进入到你的兵团里了。

后面的生源就少了很多。

我们光是提升全民识字率,就要用上好几年时间。

想要通过考试,进入这里学习,他们需要三到五年的学习。”

“确实如此,不过,既然步子既然已经迈开,以后会越来越容易了。若是在教学上有什么难题也可以找我,我会派部队里的同志们来这里进行教学。”许乐说道。

“多谢许司令大力支持啊。”

这几年,他部队里的同志就经常回到凉州总部进行教学。

其他学校也是同样的教学模式。

不过许乐认为,最好的教学是在战场上。

如果有小规模的围歼战,可以让这些学生直接上战场磨练一下。

之后几天,许乐又去找了许世友,之后他便匆匆离开回到太原。

长治那边的各种工厂建设得如火如荼,而太原这边却是百废待兴。

杉山元老鬼子落败之前,炸掉了不少工厂。

特别是钢铁厂。

虽然经过抢救,保护住了不少设备。但是损失还是很大。

华北方面军在太原落败后,小鬼子本土震动。

再加上若门罕战役一败涂地。

他们国内的舆论已经差到极点。

所有人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把钱都变成军费,结果陆军就拿出这样的成绩。

陆军参谋本部最近一个个都沉默不语。

气氛压抑到极致。

畑俊六说:“民众认为关东军不该再偏居一隅,应该主动出击,迅速拿下支那。”

自从太原失守后,板垣征四郎就下台了,准备去中国派遣军担任参谋总长。

畑俊六顺利接任陆军大臣一职。

“民众的无知超乎想象,苏军大举南下,我们将会无法抵挡。”

“我们的情报部门获悉,德军最近有大动作,想要克制苏军,只有让德军牵制住他们。现在还不是动关东军的时候。”

“华北怎么办?随着杉山元那个蠢货落败,华北方面军的兵力,已经缩水到五万兵力。如果许夏兵团从山西出来,我们的部队会被他们消灭殆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