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后我和闺蜜交换物资成富婆 > 第371章 暗中较劲

穿越后我和闺蜜交换物资成富婆 第371章 暗中较劲

作者:蝴蝶不愿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16:15:16 来源:小说旗

一群人从早上忙到了午后,整整施出去了三十桶的粥。

期间,孟知府因为给大伙儿盛粥,体力透支,到后来打一勺粥,能撒出去一大半。

站在孟知府边上给百姓盛粥的孙同知,见这位痨病知府脸色不对,便让他回去休息,这里人手也足够了。

但是别看孟知府身体不好,但脾气里却带着几分倔强。

他紧握着大铁勺,要紧了牙关道:“自从本府,咳咳咳,到了聊州之后,就没为百姓们干过什么,咳咳咳~~~~本府心中羞愧难当~~~~”

知府大人话说到一半,突然前头队伍里有人高喊了一声:“您要真为百姓着想,就赶紧换个人给咱们盛粥吧!!

一瓢粥您能抖出半瓢去,隔壁队伍一碗粥满满当当,咱们这一队,一碗粥才抵人家半碗!!”

孙大人伸出了手里的大铁勺,朝人群里乱指一通道:“谁!!是谁!!”

这么会说话,不要命了啊?

他就说嘛,这个孟知府,真正是不堪大用。

从来聊州到现在,除了生病,别的正经事儿是一件没干过。

连盛粥都盛不过他孙瀚文!!

等着吧,这知府的位子,迟早有一天还是他的。

嘿嘿嘿。

虽然心里头乐开了花,孙大人嘴上却还是朝着人群骂骂咧咧。

骂完了人,他还转身安慰嘴唇都开始颤抖的孟知府,“您别跟这些人一般见识,他们啥都不懂!”

孟知府看了孙大人两眼,随后才回了句,‘本府知道’。

随后他把手里的铁勺,递给了边上的蒋通判。

众人原本以为他要走了,才想去马车边送一下,没想孟知府却让人搬来了一个马凳。

他被搀扶上了马凳,然后大声嘶吼道:“今日......#@¥!@#¥!@¥”

没办法,底下等粥的人声儿太大了,孟知府的气音,直接被盖了过去。

最后还是陈冬月用出了独家狮吼功,施粥现场才安静了下来。

来要粥的人,大概也是怕这女人一生气,真能把他们给吃了吧。

孟知府朝陈冬月点点头,然后深吸一口气,重新说道:“今日慈安堂重开,本府甚感欣慰,故决定捐赠米粮三石,在此施粥十日,聊表心意。

另外,为了安置更多的孤寡老人和孩童,本府决定,以个人名义,再捐赠白银一百两给慈安堂。”

这话一说完,底下传来了一片欢呼。

虽然没人想去慈安堂,毕竟这地方是好是坏,大伙儿还吃不准。

但是施粥十日,却是实打实的。

聊城虽然比聊州别的地方富裕些,但是这会儿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再加上之前粮食连年欠收,聊城很多穷苦百姓家里头确实也挺困难的。

这会儿有免费的粥吃,众人嘴里不免都念起了佛。

底下有人率先下跪,感谢起了孟知府,“知府大人,您真是咱们的青天大老爷啊!!”

有一个人下跪了,就会有无数人跟进。

一时间,施粥的队伍中,不停有人下跪,向孟知府磕头行礼。

孟知府尽管自己走路都歪歪扭扭,却还要去搀扶队伍里的老老小小。

陈冬月看到的,就是孟知府搀别人,孟家的家丁则搀扶孟知府。

整一个,俄罗斯套搀。

待到大伙儿表达完了感激之情,孟知府这才上了马车,准备离开。

走之前,他还特地朝恭送他的孙大人看了几眼。

那眼神~~~~仿佛就再说:收买人心而已,你当本府不会吗?

有种你也出钱收买啊。

可孙大人这人吧~~~~是从基层开始干起的,对钱财的事儿,就会比较敏感。

三石的粮,外加一百两的白银,真要让他拿出来救济穷人,那可比挖他的心肝肉还痛苦。

孙大人可干不出这事儿来。

于是哪怕知道孟大人是在拿钱收买人心,他也绝对不会跟进的。

人心是靠捂的,又不是靠钱买的,孙大人这么劝慰自己。

“孙大人~~~您要不要也捐点儿啊?”陈冬月惯会哪壶不开提哪壶。

“诶?!我捐了不就抢了孟知府的风头了吗?陈司长可莫要害我!!”

说完,孙大人‘滋溜’一下就回了粥摊前,继续笑呵呵地给老百姓们盛粥。

他把粥盛得满满的,反正用的又不是他的粮食,那就使劲造呗!

...................

待得准备的三十几桶粥全部舍完,慈安堂门口排队的人便都散了去。

留在原地,等待入住的孤寡老人和孩童,却只有五个。

五个人,面对着孙同知,蒋通判,陈冬月,宋好婆,和半道来帮忙维持秩序的孔杰和巡检司众人,皆瑟瑟发抖。

有位老婆婆撞着胆子说了句,“贱人~~~~”

陈冬月眉心一跳。

就听老婆婆继续道:“贱人我~~~~~”

“老姐姐,咱不用叫自己贱人。”宋好婆看那老婆婆吓得直打摆,便知道她没见过那么多官爷,所以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自称。

宋好婆是个老好人,小声教那老婆婆,“咱们自称老妇就成。”

“哦哦!”老婆婆朝宋好婆感激地点点头,然后‘咣当’一下跪在了孙大人跟前。

毫无防备的孙打人被吓得往后退了两步,“你这是作甚?!”

是,普通庶民见到官员,确实是要下跪的。

孙大人也是被跪习惯了的。

但是跪得这么猝不及防的,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就听那老婆婆道:“老妇赵王氏,家住......家住..........家住哪儿?!”

老婆婆第一次见官,实在是紧张得不行,脑子一片空白,一下说不出自家到底从哪儿来的了。

她匍匐在地上,转头朝后的小孩儿道:“坨坨,赶紧跟大人说说,咱们家在哪儿!”

被唤做坨坨的小孩儿,看着也就五六岁的光景,因为实在是太脏了,所以男女莫辨。

孩子吸溜着鼻涕,挠着脑袋,仰天想了想,回答道:“我们住王八蛋村。”

.......一众等着孩子说出句正经话的众人,都眼皮直跳。

到底是什么样的村子,居然能叫王八蛋村!

陈冬月很想去看看。

老婆婆经过孩子一提醒,倒是想起来了,“不是王八蛋不是王八蛋,咱们家住在王八屯子。

咱们那儿有个乡集,叫咸瓜乡集。县城老妇没去过,咱家也没个识字的,所以也不知道算是哪儿的.......”

好在孙大人在聊州府混了那么久,倒是知道这咸瓜乡集,“咸瓜乡在集宁县,你们是不是之前遭匪了,才流落至此的?”

“是啊是啊,”老婆婆点头摸泪道:“老妇家里头的人全死光了,就剩下我和坨坨祖孙二人了。

我原想带着坨坨来个好地方,把他卖个好人家,然后自己再去死了得了,反正也没个活路了。

可咱祖孙俩脚程慢,一路还得挖野菜,沿街乞讨找吃食,这一走就走了好几个月。

等到了这聊城,听说山匪都被剿灭了......老婆子我就又觉得要不就先别死了。

于是咱们就在这聊城.............”

“婆婆,”孙大人打断了老婆婆的话,“你们的经历,咱们很同情。既然咱们慈安堂收留了你们,你们暂且就在这儿住着吧,以后有事儿,就找这位陈司长就行了。”

另外三人,也是一个老妇带着俩孩子,见那婆婆介绍了自己,另一位也张了张嘴,想要跟大人们‘汇报’一下自己的来历。

可孙大人已经站了大半天了,他对于听群众们的悲惨故事,实在是没太多的兴趣。

所以还没等人开口,孙大人便率先道:“你们也是,以后有什么事儿,找陈司长。本官还有别的事儿要忙。

冬月啊,你安排安排吧?明日我就不来了,施粥的事儿,你自己去跟孟大人落实下,我先走了。”

说完,孙大人扭头便走,再不想多停留片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