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顺杀皇李自成 > 第23章 大败明军

大顺杀皇李自成 第23章 大败明军

作者:北大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6:33:08 来源:小说旗

两名副将看着郑崇俭逃窜的身影,面带嘲讽地说道:“一个巡抚都如此惧敌,什么奋勇杀敌,分明是拿我们当成挡箭牌。”

“哎,谁让他是文官出身。”另一位副将依然替郑崇俭说着好话。

“文官又怎么样,你看看兵部尚书卢象升也是文官出身,但是他有勇有谋,不过可惜后来被削官成了兵部侍郎,最后惨死在与满鞑子的血战中。可惜,可惜哦。”

两员副将看着郑崇俭跑远了,这才紧跟着也奔往潼关方向。

就在郑崇俭狼狈奔逃的时候,李闯早已经远远看的清楚。

随后高一功和袁宗第,刘芳亮以及田建秀四员大将一起尾追而去。

半路上,四人带队冲进郑崇俭两名副将的阵营,杀的明军人仰马翻。

经过数个时辰的血战,明军成片的倒下去。高一功拍马舞动钢刀,直取身前的那名副将。

那名副将也十分英勇,跟高一功斗了一阵,但是马力衰竭,将他摔下马来,被高一功给生擒活捉。

而大将刘芳亮骑着高大的白马流星般杀向另一名副将的队伍,他手上白光连闪,将副将身边的亲兵杀散以后, 随后一枪透出,带着千斤之力直接打碎了副将的护心镜,随后用力一刺。直接给副将来了一个透心凉。

刘芳亮一枪将副将挑下马来,剩下的明军早已经吓得魂不附体。纷纷缴械投降。

几员大将厮杀了一阵,俘虏了大批明军。这才凯旋而回。

刘宗敏在将洛南县的衙役兵杀散以后,只派出小股部队假意追赶陕西巡抚郑崇俭。等郑崇俭逃回潼关的时候,身边已经只剩下八千人马。

郑崇俭惊魂未定,在丫鬟伺候沐浴更衣以后,他在房中细细盘算如何回复崇祯皇帝。

想到这里,他咬牙骂道:“都是潼关道丁启睿和总兵贺人龙这两个蠢货,这商洛大败,我要据实奏明皇上。”

他嘴上说着据实,但是在奏折上却将失败的原因全都推到丁启睿和贺人龙的身上。

而丁启睿和贺人龙的奏报早一步到了崇祯帝的手上。

崇祯站在皇宫东暖阁中,看见丁启睿二人的奏报,顿时大怒,一脚将摇着扇子的宫女踢飞。

口中骂道:“郑崇俭这个废物,枉费朕的厚恩,上一次说在商州杀了不少流贼,现在商洛山还能剩下多少贼寇?居然大败而归,朕刚刚拟完奏折,要将他擢升陕西三边总督,朕现在要杀了他。”

他胡乱地发了一通脾气。马上又拟旨将郑崇俭捉拿进京。

同时传唤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杨嗣昌进京。

等到杨嗣昌进京后,崇祯当着杨嗣昌的面发了一通怒火。

然后面带忧容地询问道:“爱卿,今年一月间,满鞑子再次入寇北京。卢象升战死沙场,朕现在十分后悔没有让卢象升与满鞑子全力决一死战。”

杨嗣昌当时是主张跟清兵求和的,他听到如今皇帝改了主意,分明有责难他害死卢象升的意思。不觉得冷汗直流。

随即他赶紧劝慰道:“皇上不必心急,如今满鞑子已经退出了关内,关于安内的问题,臣已经有了主意。”

崇祯帝如此说,是想逼迫杨嗣昌出京剿灭重新起事的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

崇祯唏嘘了一声,然后接着说道:“爱卿,知朕心的人也只有你了,朕本不想你离开京师,但是如今天下遍地狼烟。流寇又起。朕寝食难安啊。”

杨嗣昌知道,这是说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再次起事。

“陛下,臣已经想好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必当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说完咚咚咚磕下去九个头。崇祯看着杨嗣昌叩完头,心中很是满意,他走下台阶,将杨嗣昌扶起,细细地听着他讲述着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

“贼寇基本活动在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一带,因此这四地以追剿为主。延绥,山西,山东,江西,江南,四川六位巡抚则以严防死守为辅,防止贼寇东突西走。只要将贼寇死死困住,再慢慢剿灭不难。”

“好,朕就等着你张开天罗地网,将李贼和献贼以及伪曹操等人献伏宫廷或者当场阵斩。朕必然准备酒宴等候你的捷报。”

杨嗣昌听完,赶紧再次叩头谢恩。

晚饭时间,崇祯帝在东暖阁单独设宴招待杨嗣昌,赐予尚方宝剑。

吃完晚宴,崇祯帝拉着杨嗣昌的手说道:“朕已经下旨,擢升你为督师辅臣的身份代朕剿贼,二品以下官员,胆敢违逆不进者,随你诛杀。你还有什么话要对朕说吗?”

杨嗣昌赶紧磕头谢恩。

他想了一下,感激涕零地说道:“陛下,臣此去剿贼,万死不辞,此去千山万水,恐怕短时间内不能再伴随陛下左右。朝廷之事,臣时时挂心,但却难以操劳。”

崇祯帝知道他想说的是意思。于是不假思索地回道:“朕知道,你担心朝堂之上,有掣肘之人,说坏话阻碍你剿匪大计,你放心好了,朕必然全力支持你,你不要挂念朝廷,阁臣里朕会留心任用。”

崇祯看着窗外,月明星稀,一只乌鸦在远处的枝头呱呱叫了两声,被守夜的太监给驱赶飞走了。

他心中感到心头一阵苦闷。

他喃喃自语:“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他长叹了一声接着说道:“朕只有你和洪承畴两位督师可以倚重,你主内,他主外。希望你们真能为朕解忧啊。”

杨嗣昌不敢看崇祯的眼睛,他低下头去,一行热泪滚落。再次叩头。

随后说道:“皇上放心,臣此去必然肝脑涂地,以报皇恩。即便九死,也不悔今日之心。”

崇祯一听死字,顿时觉得心里一阵酸楚和不安。

他忍着悲伤说道:“你起来吧,今晚与家人告别,明天一早再出发吧。”

杨嗣昌感念崇祯的关怀,但是他明白如今崇祯帝已经是焦头烂额,他不敢再呆在京师。

于是说道:“臣连夜就出了京城,直奔襄阳。”

“好吧。”

崇祯和秉笔太监王承恩将杨嗣昌送出东暖阁。

看着杨嗣昌远去,崇祯对着身旁的王承恩吩咐道:“代朕送送他吧。”

王承恩知道,这是派他去督促杨嗣昌赶快出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