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 > 第149章 贞观永垂不朽

“父皇……”

李治抱着李世民冰冷的身体,尽管他已经做足了准备,但真到父亲离世这一刻,李治悲痛的情绪却怎么也抑制不住。

他本与皇位无缘,直到后来两位兄长鹬蚌相争,他才有了这个机会,但自己的父亲起初也不看重自己,认为自己性格懦弱不堪大任,但最后,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立为太子。

这一刻,李治的内心是悲痛的,长孙无忌在一旁拉着外甥,悲痛得哽咽到不能说话。

邓宏走了进来,平淡的外表却难以掩饰他内心的悲痛,他的伤心并不比长孙无忌他们少。

从虎牢关再到灭高句丽以来,君臣二人相知相伴,如今李世民走了,邓宏的心里空落落的,情绪久久不能平复。

同样伤心的还有武媚娘,李世民的离去,代表着她的富贵也即将走向终点,武媚娘坐在大殿内,望着外面的天空,一股悲凉由面而来。

自己14岁就进宫,虽被封为才人,却从未受到皇帝宠幸,至今也没有生下个一儿半女,在古代这个母以子为贵的时代,此举莫过于宫内妃嫔最为遗憾的事情。

武媚娘的心中,充满了不甘,她太渴望富贵权势了……

次日,皇帝驾崩的消息从翠微宫传出,翠微宫周围的百姓闻皇帝驾崩,纷纷前来为皇帝哭丧。

几日后,玄甲军护送着王公大臣来到了翠微宫。

皇帝驾崩已经数日,太子李治却始终守在李世民的棺椁前,长孙无忌劝他前往长安主持朝政,李治却抱着他的大腿嚎啕大哭。

“父皇刚刚驾崩,孤作为太子,不灵前孝哀就罢,让孤抛弃父皇,孤于心何忍,孝道何在?”

“殿下,别忘了先帝的嘱托。”褚遂良提醒道。

李世民驾崩前,召见了褚遂良,让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在自己驾崩后,立即拥戴太子登基为帝,外面的公卿大臣们也在迫切的等着太子登基。

“邓国公,你说句话呀!”

见李治不听话,长孙无忌遂对一旁的邓宏说道。

此刻的邓宏,还沉浸在李世民驾崩的悲伤中,直到长孙无忌上前扯了一下他,邓宏这才醒悟过来。

邓宏看着悲伤过度的李治说道: “还望太子不忘先帝遗托,以江山社稷为本,承继帝位。”

“还望太子以江山社稷为本,承继帝位。”

邓宏说完,长孙无忌、褚遂良和外面的公卿大臣纷纷下跪,请求李治登基。

长孙无忌更是不停催促,自古权力交接都伴随着风险,为避免夜长梦多,太子必须尽快登基。

李治见众公卿都拥戴自己,再加上国丈和国舅都发话了,便不再犹豫。

“既然如此,那孤就上承先帝遗愿 下顺诸位公卿之心,择日继承大统。”

随着李治的点头,众臣立马整齐划一的下跪。

“皇帝陛下万岁。”

次日,就在这含风殿中,李治在众人的拥戴下登基,成为大唐的第三任皇帝,并册封邓宏的女儿邓氏为皇后。

至此,贞观一朝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李世民虽然走了,但他开创的贞观之治却会一直永垂不朽。

李世民在位的贞观一朝,是华夏历史上最开放的封建社会,外国人和大唐百姓出入境并没有太严格的限制,大唐既不担心百姓出去忘本忘祖,也不担心外国人进来会引起动乱,仅这一点就说明贞观王朝的极度自信。

在李世民的统治下,大唐人们认为自己的国家和文明是世界上最巅峰的存在,百姓们因为自己是大唐的子民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从不担心外来文明会颠覆自己的文明。

李世民的励精图治,为唐朝后来几十年的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贞观之治之所以能贯彻古今,离不开所有人的付出。

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能力强劲的长孙无忌、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那些对外开疆拓土的大唐名将等……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伟大的千古一帝李世民,是他,带着手下的一帮文臣武将,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邓宏脑海里思绪万千,回忆着与这些贞观君臣的点点滴滴。

登基完后,李治便返回了长安主持国政。

几日后,邓宏率领玄甲军护送李世民的遗体返回了长安。

一路上,沿路的百姓纷纷下跪,人群一眼望不到头。

大军返回长安时,长安的百姓聚集在街道两头,哭声响彻了整个长安城。

李治处理国政,皇后便带着其他嫔妃替李治守孝。

忙碌了一天后,邓宏回到家中,此时他的已是憔悴不已,这几天因为李世民的丧事,邓宏忙前忙后,基本没有闭眼。

好在权力的交接一切顺利,李治终于平稳地登基为帝。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濮王府,李泰却因为不能回长安祭奠父亲感到而沮丧,李世民驾崩之前留下遗诏,其余亲王宗室都可以回京孝哀,唯独李泰不能。

“父皇,儿臣知错了,父皇……”

李泰因为李世民的驾崩而崩溃大哭,从小到大,三位兄弟中,就属他最得李世民宠爱,可如今,自己却连回去送父亲一程都无法做到……

与此同时,身在黔州的李承乾也接到了李世民驾崩的消息,此时的李承乾,已经全身心修道。

当得知李世民驾崩时,李承乾先是一愣,随后悲痛地流下了眼泪。

“父亲……”

李承乾跪在了地上,对于自己的父亲李世民,他有恨,但更多的是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可如今,伴随着李世民的离世,李承乾内心最后的一根刺也断在了肚子里。

一个月后,大唐周边的藩属国们也收到了大唐皇帝陛下驾崩的消息,出于对李世民的尊敬,这些藩属国们纷纷派遣使者前来长安为李世民哀悼。

次日上朝,新皇就先帝的庙号一事展开讨论,最终,决定给先帝上庙号为太宗,谥号为“文皇帝。”

贞观二十三年八月,太宗皇帝的棺椁起驾,在绕过他生前居住的太极宫后,葬入昭陵。

随着先帝的下葬,李世民生前没有诞下子嗣的嫔妃也遵循他的遗愿,送往感业寺出家。

“武才人,该启程了。”

随着太监的提醒,武媚娘依依不舍地走出了自己居住了十几年的宫殿,她也跟众多没有子嗣的嫔妃一样,即将前往感业寺出家。

武媚娘眼神里充满了不甘和遗憾。

“难道我的命运就如此不堪吗?”

武媚娘发出了声声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