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 > 第293章 邓宏的担忧

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 第293章 邓宏的担忧

作者:天命在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6:41:37 来源:小说旗

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日,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驾崩于贞观殿,享年五十六岁。

邓宏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忆着关于李治的点点滴滴。

从那个经常跟在女儿屁股后面跑到自己家来吃饭的青涩幼童,再到太子承乾与魏王李泰两虎相争,而最终渔翁得利的羸弱少年,直至最后登临大宝、君临天下,邓宏亦陪伴李治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作为亲历者,邓宏并不觉得李治是个夹在父亲与妻子光环之下的庸碌无为之君。

相反,在邓宏眼里,李治是一个堪称雄才大略的君王,只是身体的原因,让他无法如李世民那般,在驾驭群臣方面炉火纯青。

从登基始,李治励精图治,在邓宏、长孙无忌、李积、薛仁贵等文武将相的辅佐下,对内继承贞观之治,使得国力稳步上升,永徽年间,大唐的综合国力已经超过贞观末期。

对外,李治雷霆出击,任用邓宏、李积、苏定方、薛仁贵等名将四处征战。

不但将大唐天朝上国的威严深入四方诸国,更是将大唐的国力推临盛世。

李治一朝,大唐疆土东至倭国太平洋、西临吐蕃日月山、北抵回纥诸胡族境内、南达南海诸岛屿。

大唐的版图,在李治时期,远超贞观,成为了当时世界第一综合强国。

虽然这些亦有邓宏这个穿越者的原因,但能做到如此功绩,亦绝非平凡之君能为。

回到家后,邓宏第一时间换上了悼服,然后又缓缓进入了宫殿。

此时,贞观殿外,已经哭成一片,皇室宗族及宫内的奴婢们数百人全部跪在了外面。

皇后已经哭得晕厥了过去,太子李贤亦伤心过度,好在邓宏及时赶到,为二人悄悄传送了一些真气,然后安慰一二,二人这才从悲痛中缓缓走出来。

当天晚上,大雪纷飞,一行人就这样一直守在李治的灵堂前。

次日,皇帝驾崩的消息震惊整个长安城,太子李贤临朝下诏,停朝十日。

文武百官纷纷进宫哭丧,长安城内的百姓也家家户户门前挂孝,整座长安城,随处可见人们的哭泣声。

傍晚,邓宏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了家中,独自坐在树下,饮起了烈酒。

杨宁见他难受,走了过来,抢过坛中的酒,又饮而尽。

“夫人,你这是干嘛。”

“陪你饮酒啊!”

杨宁笑道,闻言,邓宏笑了笑,他知道妻子这是担心他。

说罢,夫妻二人坐在大树下,就像多年的好友一般,饮起了烈酒。

一碗杯中酒,葬尽三朝帝王,大雪纷飞,很快就覆盖了整座院子。

几日后,群臣联名上表,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请求李贤灵前登基。

按制规定,皇帝驾崩,储君守孝三日,便可登临大宝,但李贤却认为,大唐以孝立国,如今,先帝刚驾崩,自己身为储君,理应为先帝服孝半年,以尽孝道,方能登基称帝。

李贤是这么想的,但群臣却不想依着他。

太多人都想争取个从龙之功,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李贤是合法继承皇位,他们并没有多少功劳,但为了迎合新帝,获得新帝的好感,这群人仍然我行我素地联名恳求李贤灵前登基。

李贤无奈,只好找到了邓宏。

邓府,李贤和邓宏坐在大树下,下人沏了一些茶送过来。

在饮了一点茶后,李贤主动开口道:

“先生,父皇驾崩,群臣纷纷奏请孤登基称帝,先生以为如何?”

闻言,邓宏微微笑道: “殿下乃是先帝钦定的储君,如今,陛下驾崩,殿下登基本就名正言顺,

如今,殿下已经是大人了,陛下将大唐的江山社稷交付在殿下手里,该怎么做,大方针还是得由殿下自己做主。”

李贤闻言,默默地点了点头。

“孤知道了!”

随后,他又道: “先生乃是三朝元老,对朝政之事了如指掌,将来孤登基后,还希望先生能够继续留在朝中,辅佐孤治理好大唐。”

闻言,邓宏笑道: “先帝在世时,曾不止一次夸赞过殿下乃仁德聪慧之人,将来必成一代明君,邓宏亦是如此看的,无论有没有邓宏,将来殿下必是一代贤德之君,因此,有没有邓宏,已经不重要了!”

“先生谦虚了,孤从小便读着太宗实录长大,先生当年的治国理念如今仍让孤耳目一新,像先生这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的不世之才,孤还是希望先生能够留在长安。”

李贤很早便看出来邓宏在父皇驾崩后,可能会彻底退隐,但对于这位悉心教导过自己的恩师,他却是万分不舍,因此,这才屡次出言相劝,想把邓宏留下。

邓宏闻言,对其说道: “殿下放心,在殿下尚未登基,朝局尚未稳定前,邓宏定当竭尽全力,协助殿下稳定朝局。”

闻言,李贤难掩兴奋。

“如此,那就有劳先生了!”

对于邓宏,李贤毫不在意自己的身份,总是恭敬地虚心请教,如今,李贤已经临朝理政,但对待邓宏,却仍然是格外的尊敬。

二人聊了许久,李贤受益良多,直到傍晚,李贤这才告辞离去。

看着李贤离去的背影,邓宏则是在心里默默为他祈祷。

历史上,李贤最终并没有登基称帝,但这一次,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大唐的政治局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武则天最终未能登基,武周也不复存在,李贤最终也没有遭到迫害。

在邓宏心里,李贤已经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储君,但此时,他更希望对方能够成为一位合格的君王。

“唉!”

邓宏叹了一口气。

杨宁不解,走过来询问道。

“夫君,你可是有什么心事?”

闻言,邓宏叹道: “但愿他的命运能够因我而改变吧!”

看着李贤离去的背影,邓宏担忧不已。

如今的大唐,因为自己的到来,已经改变了很多,许多人的命运和人生都因为自己这个远道而来的未来之人而改变。

长孙皇后多活了四年、侯君集最终没有送上断头台、吴王李恪没有被冤杀、长孙无忌也得到了善终,那是否,如今的李贤也能够顺利登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