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 > 第360章 姚崇、宋璟回京

随着太平公主集团的瓦解,朝政也渐渐由暗转明,大唐十余年的动乱也缓缓趋于稳定。

内部的动乱虽然暂时解除了,可外部的危机却正悄然逼近。

西域,停止向西方扩张的大食联军又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了东方。

贞观时期的小规模碰撞,让阿拉伯人直观地了解了大唐的实力。

当年他们之所以放弃向东扩张,便是感受到了大唐的恐怖。

一个苏定方外加一支唐协军便足以将他们牢牢地挡在龟兹外。

而伴随着贞观之治的结束,阿拉伯帝国也结束了四大哈里发的统治,迎来了最强盛的倭马亚王朝。

而与之相伴的是,东方的天朝上国却在长期的动乱中严重内耗了自己的实力,对西域各国的控制也在缓缓变弱。

天朝的这一变化自然瞒不过大食人,在捕捉到大唐当下的局势后,大食君主立即停止了向西扩张,转而集中全国半数以上的军队,在西域一线与安西都护府形成了对峙。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们俨然成为了带甲数十万的超级大国,近年来,安西都护府面对这一强敌颇为力不从心,塘报不断上呈长安。

吐蕃方面,自四十多年前,在赤岭城下元气大伤后,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吐蕃又渐渐恢复了实力。

并且,他们不甘于长期蜗居在高原上,近些年来,吐蕃赞谱不断派出军队袭扰陇右等地,给大唐边境造成了紧张的局势。

突厥方面的局势同样不可小觑。

在韦后乱政时期,他们又趁机复国,占据了除漠南草原外的北方大部分故土。

面对死而复生的突厥,唐军更是只能依托城墙防守,根本无力出动大规模骑兵进入草原……

包括西南方面悄然发生蜕变的南诏,如今的唐朝可谓是四面受敌,局势不容乐观,而这也是邓宏此次下山的最主要原因。

含元殿内,李旦坐在龙椅上,身旁两个露着腰的妃子躺在他的腿上,殿内,一群西域的舞姬翩翩起舞。

李旦一边吃着甜点,一边赏心悦目的享受生活,而东宫内,李隆基却是一脸的着急。

北境告急……

吐蕃袭扰海西……

大食在鬼兹境内展开了大规模的演习,重兵压境之下,安西都护府频繁发来塘报求援。

可当下的朝廷,刚刚结束韦后及太平公主的乱政,朝政尚未趋于稳定,财政也很紧张,中央甚至难以筹集十万大军的粮饷……

李隆基急得在殿内直跺脚,就在这时,手下来报,“太子殿下,姚宋二位大人已在外面等候。”

“哦,是姚元之和宋广平吗?”李隆基激动地问道。

“正是。”

“好,速与孤前去宫门外迎接。”

李隆基几乎等不及打扮,就光着脚跑了出去。

东宫外,姚崇和宋璟入宫拜见李旦后,便来到了东宫。

二人看着市井繁华的长安,不禁感慨不已。

“广平啊,数年了呀!”姚崇感叹道。

“是啊,自景龙二十三年来,已经整整五年了,长安也变了许多啊!”

宋璟感叹道,二人被贬于地方任刺史这些年来,长安的变化二人自是知晓,二人都曾数次写奏章上表李显,却全都被韦后留中不发。

如今,他们终于被皇帝召回了梦寐以求的长安。

“当今陛下圣明,广平兄啊,你的一身才学有用武之地了啊!”

姚崇笑道。

“哈哈哈哈,彼此彼此。”宋璟也跟着笑了起来。

片刻后,李隆基小跑着来到了二人跟前。

“二位,孤等你们多时了!”

李隆基笑道,见他光着鞋子,二人惶恐的同时,也被李隆基的这份牵挂所打动。

“太子殿下,我们二人来迟了!”

姚崇惭愧道。

“这是哪里话,如今朝廷刚刚稳定下来,正需要你们这样的治国能臣。”

李隆基笑道,说罢,他也不顾自己的身份,拉着二人便进了东宫。

三人在东宫内聊了许久,作为狄仁杰推荐给皇帝的得意门生,姚宋二人均有治国的大才,对治理国家有很独特的见解,李隆基与二人交谈起来,颇有如鱼得水之感。

“殿下,如今朝廷面临着严峻的内忧外患。”

姚崇道。

“外患自不用老臣多说,其中内患甚为严峻,无论是财政、民生、法律、还是朝廷上都出了问题,这一系列全部都要改正。”

“嗯嗯。”闻之,李隆基点头应是。

“自中宗晚年以来,大唐朝政趋于**,无论是皇室宗亲还是王公贵族,部分人完全成为了危害社稷的蛀虫,我认为应完善法律,用刑法从上至下将朝廷清理一遍,如此,方能让朝廷的清明恢复到高宗时期。”

继姚崇后,宋璟也建议道。

在中宗年间,宋璟便以敢言直谏而闻名于朝,他说的话虽然很直接,但眼下,却正是李隆基所需要的。

闻此良言,李隆基不禁笑道: “朝廷得二位,犹如鱼得水啊,孤这就进宫奏明陛下,让二位官复原职。”

“谢殿下。”二人躬身作揖。

宫内,李隆基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李旦。

闻言,李旦没有丝毫犹豫,便让二人官复原职。

二人均是狄仁杰的学生,而狄仁杰又是邓宏的学生,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李旦自然很信任二人。

就这样,开元盛世的两大得力助手就位,就差一代唐皇李隆基上位了。

兴家堡内,自从扳倒太平公主后,邓宏的日子反倒是又忙碌了起来。

此时此刻,他正在研究新的一番大唐对外作计划。

姚宋二人回归后,内政方面邓宏自然不用担心,而他现在最担心的便是外患。

不过有了姚宋二人后,邓宏也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对付外患了。

他接下来的计划便是重建玄甲军,并且在人数上要超过贞观时期。

有了一支强军为依托,邓宏便要亲自率领这支大军再次扫平四方,替开元盛世奠定一个安静的外部环境。

这便是邓宏的计划。

次日上朝,邓宏带着自己的计划早早便赶赴皇宫。

朝臣们按照品级顺序依次进入正殿。

姚崇和宋璟一人是中书令,一人是吏部尚书,自然走在百官最前面。

而邓宏兼任谏议大夫,按官阶来讲,还要走在宋璟的后面。

作为扳倒太平公主的大功臣,邓宏的名声在朝堂上也是人人皆知。

三人同属于文官,姚崇走在最前面,却又时不时回头看一眼身后的邓宏。

不知怎的,姚崇竟感觉这个年轻人自己在哪里见过,但一时半会却又想不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