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 > 第480章 马嵬驿兵变

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 第480章 马嵬驿兵变

作者:天命在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6:41:37 来源:小说旗

众人来到马嵬驿,已是饥渴难耐、食不果腹。

屋漏偏逢连夜雨,李隆基本想召当地官员送来食物,却不料当地县令在听闻叛军攻陷长安后,便弃城逃跑了。

当地官员无一人来拜,高力士无奈,只好自己花钱买来一些胡饼献给李隆基吃。

以往宫中的锦衣玉食,皇子皇孙们尚且挑剔,而如今的一些糟糠粗粮,皇孙们争着用手抓来吃,不一会儿便吃光了!

“皇祖父,孙儿还没有吃饱……”

一位年龄不大点的皇孙看着被吃完的饼,舔了舔嘴唇。

李隆基见状,无奈只好自己出钱给百姓们买饼。

百姓们不忍天子落魄,于是争相献饼。

那皇孙接过李隆基递来的饼,饿得狼吞虎咽了起来。

众人见状,无不哭泣。李隆基劝慰了几句,哭声更响……

这时,人群中,有一位老者看不下去了,他走出来对李隆基说道: “安禄山包藏祸心,阴谋反叛已经很久了,一些正直的人因此前往宫中告密,而陛下却把那些正直的人通通杀掉,使安禄山奸计得逞,方才致使陛下逃亡。”

“所以古代的帝王无不大开言路,虚心接受忠臣们的劝诫,就是为了这个道理。”

“我还记得宋璟当宰相的时候,敢于犯言直谏,因此朝廷内外平安无事,可自从开元以后,陛下却听不进任何忠言逆耳了,以至于那些大臣一味的只知道阿谀奉承、巧言令色而取悦陛下,因此,外面的情况陛下才会不知。”

顿了顿,老者又颇为遗憾的说道: “我还记得,开元年间,朝廷能臣辈出,姚崇、宋璟、邓宏、张九龄他们都是治国的大才,那个时候,陛下有了他们,方才创造出了开元盛世,可惜,唉!……”

老者叹息了一声,不再说话。

李隆基闻言,后悔道: “是啊,你说得是,这都是我的过错,可现在后悔还有什么用呢,已经来不及了!”

“是啊,若不是今天陛下出逃,我等乡野村夫又哪里有机会能够将心中的话告知陛下呢?”

“唉!”

李隆基无奈叹息,安慰了一番老人后,便坐在一旁休息了。

夜晚,李隆基与杨玉环相拥在一起,诉说着这些年来的经历,情到深处,二人又时常落泪!

“朕老了,糊涂了,把祖宗的江山搞成这样了啊!”

李隆基悔不当初地自责,杨玉环看着他自责的样子,不停地落泪!

“陛下在我眼里,是最英明的君王,但陛下是天子,却也是人,是人哪有不犯错误的呢?”

杨玉环细心的安慰,可李隆基却苦笑了一声: “是人总会犯错误,但我身为天子,一言一行都关乎天下与黎民百姓,这个错误犯得实在太大了!”

“陛下不要如此自责,我们还有机会的。”

“我年轻的时候,总爱拿自己与太宗相比,可如今看来,却是万分不及啊!”

顿了顿,李隆基又苦笑道: “看来当年邓宏说得已经够直白了!”

李隆基不禁想起了当年,自己经常问邓宏,与太宗相比自己如何。

那时的李隆基因为开创了开元盛世而经常沾沾自喜,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骄傲得亲手毁了大唐的盛世,现在想来,真是苦笑不已。

就在二人说话的间隙,外面却哗变了起来!

“怎么回事?”

李隆基朝外面的侍从喊道,高力士闻声走了进来: “我去看看。”

高力士关上房门,走出去后,却见皇帝的禁军们正聚集在一起,大吵大闹的。

“怎么了?在这里吵什么,陛下正休息呢!”

高力士一脸不喜地盯着聚集在一起的禁军将士。

闻言,其中一人忍不住发起了牢骚: “这还要跑到哪里去,天天食不果腹的,我们的家人都在长安呢!”

“是啊,饭都吃不饱,哪里还跑的动啊!”

禁军们牢骚不断,高力士见状,也是无可奈何。

“别吵了,离远点,别吵到陛下与贵妃休息。”

高力士不提杨玉环还好,一提到杨玉环,几位禁军将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哼,贵妃,要不是她以及杨家人在陛下身边蛊惑皇上,这天下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吗?”

“住口,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岂能乱说啊!”

见禁军将领口无遮拦,高力士也是顿感不妙,就在这时,陈玄礼走了过来,高力士给他使了一个眼神,陈玄礼这才命令众军退下。

陈玄礼在禁军中的地位很高,他发话了,禁军们也只能不情不愿地退了下去。

但一转头,禁军们就找到了另外一位将随行的充元帅府马军都将王思礼。

禁军营地内,十几名将领围着王思礼,不断地劝说。

“将军,做吧,不诛贵妃,将士们心难安啊!”

“将军,诛!”

“将军,诛!”

此刻,禁军将士们早已将杨玉环当成了红颜祸水,把一切罪责都推脱在了她的身上。

“唉!”王思礼叹了一声,“走,随我去见太子。”

太子屋。

李亨正与太子妃论事,屋外却一片喧哗。

“怎么了?”

李亨疑惑,贴身宦官李辅国来报: “是王思礼他们。”

“他们来此何干?”

“哦,殿下去见便知。”

李辅国猜到了禁军们的意思,但却未明言。

“走,随孤出去看看。”

李亨带着李辅国等人走出屋外,屋外,众人见李亨出来,立即行礼。

“你们这是要干嘛?”

李亨看着王思礼等人,疑惑道。

王思礼倒也不避讳,直截了当地说道: “我等特来请求殿下带头诛杀杨家,并请陛下赐贵妃死!”

“什么?”

闻言,李亨大惊,“你们这是哗变!”

“不殿下,我们这不是哗变,而是以清君侧,天下之所以乱,便在于贵妃迷惑圣上,以致天下大乱,贵妃当为苏妲己与贾南风者同二,不诛,将士们心难安,则六军不发。”

“你们……”

看着将士们如此坚定,李亨也没辙了,他无奈道: “天子尚在,你们这是欲置我于不仁不义之地啊!”

“殿下,若要禁军上下齐心,则必杀杨家人。”

“杀!”

“杀!”

“杀!”

“你们……”

见无法婉拒,李亨无奈道: “你们去找陈大将军,他应有主张!”

王思礼等人看了一眼,便告别了李亨,转而来到陈玄礼处。

“将军,还请速做决断。”

王思礼等人不断逼迫陈玄礼,陈玄礼无奈地看着众人: “你们这是在哗变啊!”

“将军,如今,我们一家老小都在长安生死未卜,可杨家人与贵妃却安在常乐,如此怎能不叫将士们心寒?”

“将军?”

“将军……”

将士们不停地劝阻,陈玄礼握紧了手中的剑。

他向来素不喜欢杨家人,此时,将士们的激进,正如他意。

陈玄礼沉默了许久,嘴中吐出一字: “杀!”

“杀!”

“杀……”

禁军将士闻言,顿时有了主心骨而振奋不已。

紧随着,禁军将士们纷纷拔出刀,冲向了杨家人所在的地方。

“杀,老幼妇孺一个不留。”

瞬间,杨家人所在的地方哀嚎遍地。

上至老人官员、下至杨家亲随,纷纷被禁军们屠杀!

一时间,院子内尸横遍野,丫鬟与奴仆的尸体四处可见,没过多久,杨家人便被杀得一干二净,仅剩李隆基身边的杨玉环。

将士们杀掉杨家人后,军士们在几名将领的率领下聚集在了李隆基的屋外!

“外面什么声音啊,好像是士兵在吵闹啊?”

屋内,李隆基有些不安地说道。

“是风吹啊三郎,你别多想了!”

“但我还是很担心。”李隆基说道,紧接着,他叫来了高力士,“力士啊,你去屋外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是。”

高力士行礼后走了出去。

只见屋外,禁军将士们在王思礼等人的率领下乌压压一片包围了屋子。

“你们要干嘛,造反吗?”

“赶紧退后。”

高力士怒斥道。

却料,禁军将士们步步紧逼,丝毫没有退后的意思。

“你们……”

高力士见劝不住禁军将士,无奈跑了进去。

“外面怎么了?”李隆基看着慌慌张张的高力士,问道。

高力士也没有隐瞒,他当着李隆基与杨玉环道出了实情: “杨家人造反,将士们群情激愤,将他们杀了!”

“什么?”

“什么?”

此言一出,李隆基与杨玉环都止不住震惊,于是,他不顾杨玉环的伤心,亲自走了出去。

当看见麾下的禁军乌压压一片包围了自己的住处时,李隆基震惊中带着一丝慌乱,他知道,这是禁军们兵变了!

“你们要干什么,造反吗?”

李隆基迈着步子向前,禁军们也不敢再步步紧逼,毕竟是皇帝,他们也只能缓缓后退。

事到如今,李隆基也没有办法,只好出言安抚将士们。

“今日之事,朕不予追究,你们各自回营吧!”

可李隆基的话,就像石沉大海一般,禁军们闻言,顿时鼻子翘的老高,纷纷站立在原地,不愿意后退。

李隆基看着不听话的禁军将士们,心里慌张不已。

这时,一旁的陈玄礼当即出来替禁军们说话: “陛下,将士们为陛下除去奸臣,可如今,贵妃仍然侍奉在陛下左右,贵妃不死,将士们则不敢随圣驾西巡,还望陛下忍痛割爱,赐贵妃娘娘死!”

“什么?”

“你说什么?”

陈玄礼的话,顿时让李隆基大为震惊,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私军发动兵变,首要铲除的竟是自己最心爱的女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