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西游炼星师 > 第99章 诗中自有刀与剑

西游炼星师 第99章 诗中自有刀与剑

作者:枫笙水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5 22:22:12 来源:小说旗

花青茹舞动手中的彩色丝带,翩翩起舞,每当碰到那些金色鸟儿的时候,就会绽放出一朵青色的莲花,散发出一股馥郁的香气。

那些鸟儿一闻到青莲散发出来的香气,就立即变得醉醺醺的,反而去攻击其它鸟儿。

负屃瞧见这种情形,不由得脸色微微一变。

【长歌行】和【别云间】,是他从一些古籍中翻查出来的,经常练习,早已摸透这两首诗的意境,将其融入自己的法技中。

【长歌行】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

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

可是,只要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

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

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

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的悲伤了!

所以,由这一首诗幻化而成的鸟儿,速度极快,在击中对方的时候,还会吸收对方的精气神,令对方在极短时间内变得衰老。

而那首【别云间】,则充满慷慨豪壮的意味。

此诗的作者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人,是明末的少年抗清英雄,着名诗人。

他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

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

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为了抗清,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

不久义军兵败,吴易被执,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

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被清廷发觉,遭到逮捕。

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

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夏完淳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和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

在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要“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

他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岁。

【别云间】是夏完淳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

松江县古称云间,是他的家乡。他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因此,负屃用自己的意念和龙气将这首诗写出来之后,所幻化出来的鸟儿,每一只都是悍不畏死,只要一碰到对方,就会瞬间爆炸开来。

这种强劲的冲击力,就算炸不死对方,也肯定可以让对方失去行动能力。

负屃原本对自己的这种攻击手段很有信心,但瞧见那些由文字幻化而成的金色鸟儿,竟然都被那根彩色丝带上绽放的青莲挡住,不禁大吃一惊。

他怎么也想不到,对方的法技竟然如此厉害!

………………

赵云一边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负屃的战斗方式,一边用意念在星图中不停地模拟,还传音给花青茹,让她尽量拖延时间。

在读高中的时候,他有一段时间非常迷恋诗词歌赋,经常模仿各种风格的古诗,看看自己能不能也写一些出来。

残酷的事实证明,自己不是这块料,却也因此记住了不少诗词。

有时他忍不住想,如果可以将诗词的意境融入各种法技中,然后用意念和法力将这种意境具现化,会不会具有同样的效果呢?甚至能更胜一筹?

譬如,感叹光阴易逝的诗词,可以营造出一个跟时间有关的意境,凡是进入这个意境中的对手,都会受到时间的影响。

或许,只要能够随时将这种时间意境营造出来,那么已经触摸到时间法则的一点皮毛了吧。

在星图中,赵云的意念一边回想着自己以前学过的诗词,一边将其营造出对应的意境,甚至尝试将几个意境叠加起来。

也不知过去多久,他终于营造出一个叫做‘爱莲说’的意境,是专门为女妖花青茹打造的。

根据古籍的记载,公元1072年,周敦颐来到江西,创办了濂溪书院,从此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

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

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

先生在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后造就一篇【爱莲说】,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

赵云将这个意境创造出来之后,轻吁一口气,慢慢将意念退出星图,然后将【爱莲说】和相关意境打包,用星光传输给花青茹。

花青茹先是微微一怔,很快就发觉这个意境的奇妙之处,立即将它融入自己的战斗方式中。

只见彩色丝带所到之处,竟然出现一个个金色的大字,正是【爱莲说】全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顷刻间,这些金色大字散布在四周,幻化为一株株亭亭净植的青莲,每一株都生出一股强劲的吸力,竟将那些金色鸟儿吞食得干干净净。

负屃又惊又怒,想将那些鸟儿收回来,但压根就做不到!

在那些金色大字出现的时候,小白、陈真、牛大力和林芊芊的耳边,突然响起赵云的声音。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当赵云的声音消失时,众人又听见负屃无比惊骇的大叫大嚷:“我认输!我认输……求求你!赶紧收走这些莲花!我的龙气快被吸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