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修真学霸系统 > 第198章 朝堂之争

修真学霸系统 第198章 朝堂之争

作者:王不过霸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6 00:06:30 来源:小说旗

苏红的盖头和衣裙凌乱的被扔在地上,令人血脉喷张的声音直至夜半才渐渐消失,姜成舒懒的躺在床榻上,看着岳珊有些扭捏的将沾了血的白布小心翼翼的收起,不免有些莞尔,虽然已经超凡,但很多凡人的习惯依旧被保留下来。

岳珊看着姜成欣赏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有些羞涩的钻回了被窝,小脑袋缩在被窝里,不敢出来,尤其是想到之前的放浪形骸,便感觉犹如置身火炉一般,浑身上下无一处不烫。

“睡吧!”姜成伸手,揽住那粉雕玉琢的身体,眼中带着几分宠溺和意外。

很快,轻微的鼾声自被窝中响起,姜成却是靠在床沿上,目光中闪烁着几分难言的深邃。

他没想到,这件事不但是岳珊的心结,同样也是自己的心结,在完全占据的那一刻,他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已经达到空明巅峰的灵魂境界,竟然在这一刻突破了。

渡劫境的灵魂境界,这已经触及到凡人的巅峰了,只要他愿意,灵气充沛的情况下,他有信心在百年内将修为攀升至渡劫境。

听起来似乎很长,但就算才华横溢的修士,要从洞虚境跨越空冥境一个大境界达到渡劫境,千年能够达到都算得上是天才了。

不过姜成并未急于提升修为,他体内如今随着她的不断参悟五行阴阳以及雷法,正在发生着奇妙的变化,他所创的功法也在进行着一轮衍变,当这衍变完成的时候,他的修为会获得一次跃迁,哪怕经过无数次推演,他也无法推算出自己所创这部功法的终点在何方。

而除此之外,这世间已非百年前三朝鼎立的时代,随着大昆晋朝,天外来客的出现,强者蜂拥而至。

那些天外强者之所以一直不对大昆朝出手,反而选择埋头种田的方式来发展,固然有这星球经上古大战后,人类凋零的原因在,但更多的,恐怕也是碍于天道以及气运的敌视。

作为外来者,肯定会受到这颗星球天道的排斥,这也是为何这些年来,修行环境越加完善的,追上甚至超越古籍中记载的上古时期的修炼环境,天道恐怕是希望本土生灵中,能够出现足矣将外敌赶出去的强者,方才会如此大方。

但枪打出头鸟,如今大昆朝最强的,也不过是赵显,借助一国气运,这些年来修为突飞猛进,已然迈入空冥初期,但这还在那些天外来客的容忍范围之内,但一旦达到渡劫境,赵显恐怕会受到针对,达到渡劫境之后,以大昆朝如今的气运,足以让赵显发挥出超越大成境的恐怖威势,这恐怕绝非那些人愿意看到的。

所以,姜成就算现在有能力达到渡劫境,也需要藏锋!

只是以赵显如今的心性,姜成担心赵显届时无法扛起这面大旗啊!

……

时光如流水,对修真者而言,更是如此。

姜成的婚宴虽然热闹,但时间久了,自然也就渐渐没人再灌注了,毕竟对于朝中百官而言,眼下更多的还是尽可能提升修为。

天地灵气复苏,强者不断涌现,许多人觉得要保住自己如今的超然地位,必须在实力上保持着压倒性的优势才能不被淘汰,就如几十年前,虽然天下高手不多,元婴境便是天下至强,不像现在这样,天地灵气大增,哪怕没有灵石等修真资源,只要有部差不多的功法,一些偏僻的山旮旯里都有可能蹦出来一个金丹。

而功法……最近这数十年来,有人在民间不断地散播修行功法,官府想禁,却如何禁得住?

“陛下,所谓堵不如疏,臣以为这种事越禁,只会引起民间反弹,何况如今已经难以禁止,倒不如收为己用,择其精锐添补我朝空缺,臣听闻,这民间之中也是藏龙卧虎,若能将这些民间人才尽数收归朝廷,何愁我朝国力不盛?”紫微宫中,姜成将最近的情报汇总过来,眉头深皱,自己这些年不问朝政,没想到竟然出现这种事。

“太尉此言差矣!”袁邱上前一步,躬身道:“朝中官爵就这么多,若从民间征募新的官员,太尉又将这满朝文武置于何处?”

这也是修真王朝的问题所在,修真者寿命悠久,尤其是如今天地复苏,修行者寿元自然随着境界的提升而不断增长,如今的朝堂,在姜成看来,已经如同一潭死水一般,而在这潭死水之下,却是越渐汹涌,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因为如今民间所掌握的力量越来越大,若不能给出一条上升渠道,那爆发内乱将是迟早的事情。

“能者上,庸者下!”姜成看向袁邱道:“这朝堂之上,手握天下民生命脉,自该由最优秀者来掌管和决断,同时也算是给朝中百官一个警钟!”

袁邱微笑道:“那不知太尉所言,谁为庸者?”

“可通过选拔,由陛下以及朝中德高望重之士评判,可对民间开设恩科!纳天下之才入朝!”姜成淡然道。

“但太尉可曾想过,若依太尉之法,对外征战将不可避免?”袁邱看向姜成,沉声说道,眼下的大昆朝,缺人才,却也最不缺人才,毕竟民间的人才还局限在金丹这个层次,以现在的局势来看,是属于低端人才了,大量的低端人才入朝,朝廷却又给不出那许多官位,恐怕就只能对外扩张了。

“如此,总比爆发内乱好吧。”姜成看向袁邱道。

“太尉此言,未免太过悲观了。”赵显连忙开口道:“此法太过激进,而且也太过极端,我朝如今正处在休养生息之际,太尉不是也说过,那些天外势力如今根底不明,莫要轻易与之正面冲突?”

姜成点点头,看向赵显道:“那便只有一途可息民怨了。”

“哦?”赵显闻言,微笑道:“太尉请说。”

袁邱却是心中一跳,他很清楚,姜成之前所说的那些,实现的可能性很低,姜成接下来所说的,恐怕才是他真正的诉求。

“兴百家!不再独尊儒术!”姜成看向赵显道:“当年先帝定下国策,以儒家为主,为的是天下太平,但眼下,陛下请看这天下,儒家学子太多,朝中根本无法接纳,自然会令这天下儒家心生对朝廷的不满,然而在儒家之前,这天下学派多如繁星,机关、数术、阵法、农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商家等等诸多学派,这些学派并非一味以功名为主,如机关、农、商,更贴近民生,也能助长国力,若这百家能兴盛,则如今朝中人满为患之状自然能解,更能提升我朝国力,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

当年赵寅一统天下之后,梳理天下,便如大康朝那般,开始大兴儒术,儒家并未因为康朝的覆灭而没落,反而地位越发崇高。

不过当初四海仅余大昆朝一朝,儒家确有安邦定国之效,而且朝中势力,儒家也占了七成,姜成也不好去抨击。

但眼下,儒家在大兴之后,开始野蛮发展,到如今,已经到了人才多的往他朝跑的地步了,这个时候,就该开始遏制儒家了。

袁邱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冷芒,对着赵显道:“陛下不可,兴儒,乃是先帝所立之国策,如今我朝四海升平,正是儒家之功,似太尉这般说法,恐怕会令天下百姓离心!”

“四海升平?”姜成看向袁邱,微笑道:“东海海族年年来犯,南疆、北方、西垂从未有一刻停止征战,我大昆朝每年有上万将士陨落在与四方敌寇征战的沙场之上,国内,如今也是宵小横行,地方官吏毫无作为,只能任其嚣张,不知司空所言四海升平,究竟是从何处看出来的。”

姜成没有理会袁邱,扭头看向赵显道:“陛下,当年先帝推崇儒教,是因为我大昆朝一统天下,周边已无敌手,但今时不同往日,北边獴族已然立朝,南疆诸国、西垂诸国这些年亦有立朝之兆,已不是我大昆朝一家独大之时,此刻再奉行儒家之说,诸位臣公可曾想过,那大康朝因儒而衰,因儒而亡?”

“大康之败,在于其君昏庸,奸佞当道,我大昆朝威服海内,那康朝焉能与我大昆相比?”镇海王站出来,朗声笑道:“太尉所言,虽然也是为我大昆朝所虑,但也有些危言耸听了,我大昆朝如今人才辈出,国运昌盛,一亡国之朝岂能与我大昆相提并论。”

赵显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这朝政非他所长,两边说法,似乎都有道理,但要他抉择,一时间却是拿不出主意,只能笑道:“三位爱卿不必再争,此事容后再议,眼下,还是商议一下那獴族立朝之事吧。”

姜成闻言,深深地看了赵寅一眼,微微一礼,退入班列,不再多言,赵显,虽修炼天赋极佳,但若论及权谋以及气魄,却是远逊于赵寅,再说也是无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