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八零福运甜妻有点飒 > 第215章 新一代的周扒皮

八零福运甜妻有点飒 第215章 新一代的周扒皮

作者:外婆不烧仙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35:16 来源:小说旗

郑绍然的这件事情没占用她多少的脑细胞,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路要走,他是要做商业大佬的,既然朋友做不成,那以后也只能有一种关系——

消费者和商家大老板。

不过,通过郑绍然,苏黎倒是想起了沈明朗,上一世这个时候,他已经带着女儿去了南方,干着最累的活,平日里还要照顾女儿,如今看来,沈明朗的人生已经发生了变化。

他以前可是和郑绍然一样下海经商,成为商业传奇,现在却只是一个小村长,不过苏黎看得出来沈明朗很喜欢村官这份职业,每每晚上他们独自去黄花村河边散步的时候,望着万家灯火通明,他都十分骄傲。

总之,未来可期,没准以后明朗还能混进编制,往上走一走,就好像当年的周学永那般。

如果一个家里,哥哥和老公都从政的话…那岂不是很热闹,想到这里,苏黎低下头,嗤嗤的笑出声。

“苏黎,你到前面来把这题解下。”站在讲台前的老师一眼就看见她上课溜号,于是敲了敲黑板,让她过来。

苏黎起身来到黑板前,拿起粉笔,不假思索的开始解题,不到三分钟,她已经写好答案,在全班六十多个同学的目光下,苏黎回头,看向身旁的小老头:“老师,我还会第二种解题方法,要写吗?”

小老头:“…………”

苏黎写好第二个解题思路后,转身回到座位上,全部同学忍不住议论纷纷:

“这也太帅了!”

“原来学霸上课也溜号啊。”

“人家会两种解题方式,你会几种?”

“我不会,但我很羡慕……”

“羡慕学霸可以随便溜号?”

“你不想溜号吗?”

老师又敲了下黑板,班级里才安静下来,他先看向已经端坐好,并且开始认真听讲的苏黎:“就算会,也要认真听,因为你们现在所接触的,以后也会在你们的病人身上出现。”

说完,老师收回视线:“来,我们先说说苏黎同学的第二种解题方式。”

苏黎沉下心思听着课,可心里却觉得这样太慢了,医学科要念五年,还不算实习,等到她念完之后,都已经三十多岁了。

那个时候,佳茵都从一个小豆丁长成一个小姑娘了,不行…她得想了想办法,如果把漫长的时间再缩短一些。

……

十月初,国庆节整整七天假,苏黎带着两个孩子回到黄花村。

也正是国庆节这一天,‘佳朗一次性用品制作工厂’正式成立,全村老少几乎全部都过去参观,有一部分人集体骑着自行车去看,有的把村里的拖拉机开上,车兜子里坐满了人。

当看见眼前这么气派的工厂时,又惊又喜,那些前期投了钱的,胸膛里的心也跟着放到肚子里。

这间工厂占地192亩,可以说在这个年代里是是一座非常宏观的工厂,里面的设备也是最先进的,当成批的牙刷从流水线上滑下来的时候,苏黎满意的点点头。

如今工厂划分出很多部门,有缝纫车间,还有制作牙刷,牙膏的车间,也有制作香皂的日化车间,此外苏黎还加入其他一次性用品,比如包装袋,纸杯,棉签,卫生纸等。

前一个月里,上门订货的数量比之前翻了不知道多少倍,主要还是靠着地方的报纸,有记者总是喜欢拍黄花村的美景,或者讲述万里村和黄花村两个村之间的竞争故事。

这次黄花村以这样的方式出击,马镇长是一百个愿意,朝着市厅里递交了许多帮扶方策,其实就算他不说,周学永也会想办法帮助妹妹,同样也是帮助那一方的百姓。

佳朗工厂在昌凌市一夜之间爆红,各大报纸上纷纷提起,在昌报上有一个记者晒出两张照片。

其中一张是一个女人站在人潮涌动的农贸市场里,她手里拿着的是丝瓜络做成的鞋垫,周围人还有很多人围观,照片上最角落里,一个干瘦,皮肤黝黑的老头正低着头看着一本书。

另一张便是工厂厂门的近照,白底黑字的牌子上写着:佳朗一次性用品制作工厂。

记者全文都围绕一个主题:女人能顶半边天,昔日路边商贩女一路艰辛,如今成为百亩工厂老板。

当苏黎看见第一张照片时,抿唇笑了笑,照片里正是她赚到第一桶的时候,旁边的那个老头,是水浒大爷。

如今也是她的父亲。

原来,在很久之前,人一生的缘分早已写好,只不过老天爷会开玩笑罢了。

苏黎把照片剪下来,夹在一本书里。

此时,她正在房间里埋头苦读,门外响起一阵沉重又急促的脚步,没敲门就推门进来了。

张翠珠大步来到她面前,气喘吁吁道:“弟妹,你说那个张晓雅怎么那么不要脸!”

苏黎的目光依旧没离开书:“她又怎么了?”

“她刚才跑到村口跟村里人显摆,说她的作坊和富丽华合作了!”张翠珠说得咬牙切齿,撇见桌子上有未用的纸杯,拿起来一个倒满水,连干了好几杯。

不过喝完水之后又开始心疼自己浪费的这个纸杯,要知道她们现在还欠着银行的债呢,一个纸杯也是钱啊……

苏黎听到她说的这句话,终于抬起头:“张晓雅和富丽华?”

他们是怎么认识的?

说起这件事来,在苏黎她们建厂期间,倒是还发生了另外的两件事情,其一,是张晓雅和张大元离婚了,其二,张晓雅不知用了什么方法竟然说服她娘和张老赖,拿出毕生的积蓄开了一个和苏黎之前一模一样的制作工坊。

也是用丝瓜络做的鞋垫和拖鞋,还有一些衣服的缝纫,就在苏黎正向村民普及入股之后的好处时,张晓雅的工坊招人,每天工资10元,日结,只需要支付押金二十元就可上岗。

此消息一出,苏黎的工作出现了难度,很多村民只看见表面的利益,纷纷让家里人去张晓雅的工坊工作,甚至有的人竟然还传出苏黎是这个时代的周扒皮。

原本以为她对待员工的福利待遇很好,但现在冒出一个张晓雅,两相对比,立刻分出高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