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帝国崛起之纪元 > 第三百八十五章 平阳

帝国崛起之纪元 第三百八十五章 平阳

作者:鸡蛋加辣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58:27 来源:小说旗

大周熹平十八年,六月,夏。

秦国征东将军韩信,围吴国都城姑苏三月之后,城内内乱不止,吴王无力平息,随率军请降。秦征东将军韩信纳之。

大周熹平十八年,八月,秋。

秦征东将军韩信,率军五十万北伐。秦王昊,派遣偏师,过悬河,进攻安阳。晋王子旭大惊,分兵拒之。

“王上,这是安阳发过来的战报。”诸葛亮拿着一份战报,走进了刘昊的大帐。

“嗯。”刘昊点了点头,放下了手中的刚刚送到的奏章。

“诸葛爱卿,安阳那边怎么样了?”刘昊问道。

“回王上,安阳那边陷入了僵局。沐毕将军度过悬河的时候,安阳已经有了防备。”诸葛亮躬身对着刘昊说道。

“没事,本来沐毕那边,就是为了掩盖韩信大军动向。”刘昊无所谓的摇了摇头。

“哦,对了,吴过士卒那边,可有什么事情发生?”刘昊突然问道。

“回王上,这些吴国士卒抵达之后,就已经打散,重新分配到了各部,现在情况还算是稳定。”

“但是想让他们,认同我们,还需要一些时日。”诸葛亮说道。

“加快融合吧,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等韩信那边有消息了,我们就要主动进攻了。”刘昊点了点头,说道。

说到这里,刘昊的思绪,不由得飞到了韩信那边。

其实最开始,刘昊在考虑谁去突进泾河的时候,刘昊一开始是准备派遣白起。

但是后来有想到,白起作为北线的主将之一,肯定是在晋王那边挂了号。

如果派遣白起前去突袭,铁定会引起晋国的注意。

刚好,这个时候韩信又给刘昊上书,说已经初步整合了吴国降卒。

刘昊突然想到,韩系似乎比白起,更加适合奇袭,再加上,韩信出道之后,一直在南方活动。

虽然韩信在南方已经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但是北方这边,却没有几个人,认识韩信。只是听过韩信的大名。

这就给了秦国很多的操作空间。

于是,在与诸葛亮、黄瑁和白起商议之后,刘昊下令韩信,让吴国降卒打着他的名号,来北线与自己汇合。然后派遣沐毕领兵三十万去安阳。

准备把晋赵两国的注意力吸引到西线这边。

让他们误以为,秦国准备在安阳寻求突破,准备进攻晋国的核心地区。

这一做法,很成功的吸引了晋赵两国的注意力。

子旭直接下令晋国再次抽出十万大军,先驻守安阳,然后又让晋将张铮率领二十万大军驰援安阳。

想要把秦国的大军,堵在悬河和安阳之间。

子旭自以为守得滴水不漏,但是这个局面却是秦国这边最想看到的一幕。

而韩信,则是在安阳打起来之后,才带着早已经隐藏起来的秦国士卒,踏进了齐国境内。

他们需要跨过整个齐国的国境,到齐国的北部边境,然后在突袭到泾河。

这一路,韩信一直都是昼伏夜出,并且还齐国的配合下,花费了月余才来到齐国北部边境。

“韩帅,前面就是赵国的边城平阳。”高桓对着韩信说道。

“多谢高将军了。”韩信对着高桓行了一礼。

“韩将军客气了。”高桓对着韩信回了一礼,然后才问道“韩帅,这里距离泾河,可还有50余里地啊。咱们怎么过去?还是潜入吗?”

“不,这一次,我们速攻!”韩信淡淡的轻笑了一声,然后说道。

“速攻?”高桓一愣。

“对!速攻!”韩信说道。

“这一路到泾河,超过五百里地,这期间有多少城镇?我们不可能一个城镇一个城镇的攻过去。”

“如果真的是逐步攻过去,晋赵两国,一定会派兵拦截。”

“到时候,我们只能是被困在原地,进退不得,所以,这一次,我们只能是速攻!”韩信笑着说道。

“但是,这样一来,我们的后勤,可就无法保证了。”高桓皱着眉头说道。

“这一点,高将军无需担心,本将已经想到办法了。”韩信自信的一笑。

“哦?是何办法?还望韩帅解惑。”高桓对着韩信施礼道。

“这件事说起来,还要拜托高将军。”韩信说道。

“拜托我?”

“高将军,你看,我们这次是要去泾河。那么敢问高将军,这泾河,通向何地?”韩信看着高桓问道。

“这自然是通往大海,大海?难道,韩帅是想。。。”高桓突然想到一种可能。

韩信听见高桓的话,就知道高桓已经知道他的打算,于是对着高桓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道。

“高啊,韩帅之谋,在下佩服啊!”高桓想通之后,不由得对着韩信赞叹道。

“高将军既然已知本将的打算,那就下去准备吧,我们一个时辰之后就出发。”韩信说道。

很快,一个时辰过去了,韩信骑坐在马背上,看着自己身后的秦军士卒。大手一挥,就带着人冲了出去。

这一路韩信除了必要修整,几乎没有停下来过。

他需要保证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到泾河,然后原地构建防御。

而在运送物资的齐国水师,也从齐国出发,从泾河的入海口逆流而上,朝着预定的地点而去。

而赵国,根本就没有防备齐国会选择从泾河逆行。等到他们发现齐国动作之后,准备派遣水师拦击的时候,齐国的水师已经离开很远了。

韩信这边,同样的是利用赵国的防御漏洞,快速的朝着泾河而去。

其实,泾河并不宽,只有四五十丈宽,并且泾河很长,流经了整个赵国。

但是,即便是这样,赵国除了在入海口设置了一只水师以外,其他的地方,就没有水师的设置。

这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泾河太窄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泾河对于韩信来说,也是一条可以阻挡晋赵回军的天险。

韩信选择的阻挡的地点,就是在平阳城,哪里有方圆百里,唯一一座石桥。

可以并排通行八两马车的石桥。

也是赵国贯穿南北的主要通道。

更重要的是,平阳城北面就是赵国的主要产粮地。如果把平阳控制住,赵国全境,很快就会陷入到危机当中。

所以,韩信才会把战场选择在平阳。

攻敌必救,这就是韩信的阳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