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帝国崛起之纪元 > 第四百二十章 赵国投降

帝国崛起之纪元 第四百二十章 赵国投降

作者:鸡蛋加辣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58:27 来源:小说旗

“但是堂兄,秦王想要组建的那个什么内阁,真的可以有那么大的权利?”赵庸还是有一些不相信。

“这件事,臣乍看之下,也是不信的。不过这件事是有王叔与秦王商谈过,臣觉得还是比较可信的。”赵朔说道。

“其实,这件事也不难理解。现在各路诸侯,都还有一定的反抗能力。”

“秦国想要用武力统一,那么就必须要一个一个诸侯挨个剿灭。但是根据王叔的说法,秦国似乎并不愿意在这件事上,投入太多的兵力。”赵朔为赵庸分析道。

“堂兄,既然秦国并不愿意投入过多的兵力,那我们是不是在坚持一下,让秦军自己退走?”

“亦或者,我们对秦国俯首称臣都行,但是这兵权,我们还是保留下来?”赵庸突然说道。

“恐怕很难。”赵朔摇了摇头“这秦国,只是不愿意投入,而不是没有兵力投入。”

“如果秦国被我们磨得失去了耐心,恐怕会再次兴兵,要求丹河和泾河的大军继续朝丰镐而来。”

“到时候,恐怕秦国就不会在给我们和谈的机会了。”赵朔摇了摇头。

“难道我赵国,只能投降一途?”赵庸听到赵朔的话,顿时一脸的死灰。

“王上,臣知道您是在担心,我赵国交出兵权之后,秦国会过河拆桥。”赵朔突然对着赵庸说道。

“其实王叔在心中也说道了秦国之后的改革。”

“到时候,各诸侯的将领还有士卒,都会被打散,然后重新整编。”

“最后会达到,兵不在原籍服役,而将领又是轮换。所以,王上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赵朔缓缓地而说到。

赵朔其实已经明白了刘昊的想法。

秦国之所以会这样做,其实是在安各方的人心。

首先,士卒不在原籍服役。说白了就是赵国的兵,不会再赵国服役,很有可能会被拍去吴国或者齐国之类的。

这样就直接杜绝了士卒之间联合起来叛乱的可能性,因为,这些士卒,身边并不是统一诸侯国出来的,可能一伍之间,就会有赵国,齐国,吴国的士卒。

这样就会让士卒之间,不会存在拉帮结派的可能。

第二个就是将领也是轮换制,这就杜绝了,将领层面的反叛。

在加上,秦国特有的宪兵,锦衣卫,这些措施,完全就杜绝了军队中出先叛乱的可能。

最后则是,兵权分离的措施。

将领只有统兵权,而没有调兵权,调兵权归属到了以后的统帅部。

而统帅部则是又各国诸侯贵族,联合构建的。

以后的皇帝陛下将会担任统帅部的最高统帅,整个统帅部将直接对皇帝陛下负责。

所以,如果日后,刘昊登基,想要调兵来过河拆桥,那就必须要经过统帅部。而统帅部会根据皇帝的调令是否合理,来进行判定是不是传达下去。

这一举措,虽然极大的限制了皇权,但是确实能够很好的稳定大周内部的纷争,统一大周的各个诸侯势力。

赵朔一开始看到赵章这么介绍秦国以后的举措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秦王在自断臂膀。

自己讲皇权让了出来,让统帅部分走了兵权。

但是随后他又想到,或许这才是能够尽快整合大周唯一可行的办法。

因为大周内部的诸侯派系,实在是太多,想要一个一个的打过去,一个一个的征服,实在是太过于艰难,且太过于消耗国力。

所以,目前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秦国的这一条路子。

不过,赵朔也有不理解的东西,比如说,赵章在心中提到的“参政”一职。

赵朔不清楚,为什么赵章会单独提出这个职位。

并且,看起来,这个职位,会随着整编,一直会建设到伍卒一级。另外奇怪的是,参政并不管理士卒的日常训练,战时也会以伍长为主。

一个看似无用的职务,却被刘昊单独提出来,还要求从上往下,一直铺设到了百人的伍卒级别。

不过,赵朔并没有太在意这些,他现在更加在意的是,刘昊所说这些,会不会实现。

如果能够实现,那么赵国就应该支持,以期在以后的统帅部,多占几个席位。

“王上,臣以为,这件事已经到了无法拒绝的地步,那我赵国,不如早做打算,以期在日后的统帅部,多占一些席位。”赵朔对着赵庸说道。

“多占席位?”赵庸还有一点不太理解。

“王上,既然我们无法反抗,那就只能顺从秦国。”

“而从现有的情报来看,这统帅部会在以后大周朝廷中,占有绝大的权利。”

“既然如此,那不如交出兵权,用来换取在统帅部的话语权。”赵朔说道。

赵庸听到赵朔的话,只是稍微沉思片刻,才缓缓的说道“堂兄,寡人自知无才无德,只是因为寡人是先王独子,才登上这了这赵王的位置。”

“轮才能,寡人远不及堂兄。但是寡人现在能够依靠的,就只有堂兄跟王叔了。”

“既然堂兄和王叔,都认为我赵国已经没有了退路,那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办吧。”

“只是希望堂兄能够念及我们兄弟情义就行。”赵庸红着眼说道。

赵朔顿时明白赵庸的意思,赵庸其实这已经算是在恳求赵朔。

希望他能看在自己是赵朔的堂弟的份上,不能让秦国对他赶尽杀绝。

“王上放心!若是秦国敢过河拆桥,微臣定然死在王上之前。”赵朔也是一脸严肃的说道。

赵庸听到赵朔的话,顿时安心了不少。

第二日,已经下定决心的投降的赵庸,直接找来了佘辽。

然后当着佘辽的面,发布命令,让前线的赵军,放弃抵抗,等待命令。

同时,赵庸又给刘昊写了一封亲笔信,希望刘昊能够转交大周皇帝陛下。

在信中,赵庸表示自己受到晋王子旭的唆使,才做出了叛周的举动。而现在,赵国幡然醒悟,迷途知返,已经与晋国划清界限。

并表示,如果皇帝陛下但有旨意,赵国的大军愿意为先锋,讨伐晋国。

这封信虽然表面上是写给元琛的,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封信是写给刘昊的。

佘辽在拿到赵庸的信件之后,立马启程赶赴丹河大营,将信件交给了刘昊。

而刘昊也是很大度的,代替天下,安抚了赵国朝堂,要他们尽快的安抚赵地的百姓,恢复生产。

而刘昊在处理完赵王的事之后,又让人去邀请赵章前来议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