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于火红年代 > 第112章 豪气

重生于火红年代 第112章 豪气

作者:新科奶爸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07:12:03 来源:小说旗

“这个古老的大国果然是能人辈出!”这是沈弼听完郑先生回复的第一反应。

郑先生带过来华裕的条件,为了两国的友好关系和港岛的稳定发展,华裕可以退出九龙仓,也可以帮助说服邱先生退出置地,但是华裕也有条件,而且这个条件有些出乎意料:

华裕用手中的九龙仓股份换取丰汇手中的禾氏国际所有股份,交易不等价部分由现金补偿;

邱先生获得星光行,不足部分由邱先生与怡合谈判自行决定;

丰汇和港府解除对邱先生从事港岛产业的种种限制,一视同仁。

除此之外,郑先生也表达了对于九龙仓浓厚的兴趣,丰汇毕竟是银行,不方便经营实业,所以他愿意接手九龙仓华裕的股份。

沈弼一听就明白了,说和的郑先生也起了乘火打劫的心思,也许华裕方面极可能与郑先生早就有默契,当然这种几十年不遇的机会错过了可能就再也不会遇到,所以航运业已经到了顶峰,目前正在积极准备转型的郑先生才会如此急不可耐,这当然可以理解,而且他也乐意支持。

华裕的条件事实上并不苛刻,他们筹划这么久,在胜利在望之际,还能如此清晰的判断形势,果断割舍获得置地和九龙仓的巨大名声,转而以影响力更小,相对更容易得到的禾氏国际为目标,光凭这种眼力,就不可小瞧。

这不仅仅是给了丰汇很大的面子,更是典型的舍弃虚名,追逐实利,应该是那位围棋冠军的杰作,跟他的棋风一模一样,看来还真是小瞧他了。

禾氏国际虽然也是四大洋行之一,但因为现在刚刚扭亏为盈,市值并不大,可是潜力十分巨大,甚至不亚于九龙仓和置业,更关键的是禾氏国际的商业贸易板块可以很好的补充华裕的不足,这一点是九龙仓和置地所不具备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禾氏国际无疑是华裕最好的选择。

更不要说禾氏国际还是黄埔船坞最大的股东,黄埔船坞拥有的土地储备人人都羡慕,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沈弼是绝不乐意白白丢掉禾氏国际的。

问题在于华裕的条件对于丰汇来说,好处太多了,让他没有办法割舍。丰汇一出马就保住了置业和九龙仓,这份赫赫威名对于丰汇来说,就是最大的收获。银行业最重要的就是名声,所以丰汇舍不得这份虚名。

就算是实利方面,丰汇也收获颇丰,首先就是前年花小钱获得的禾氏国际的股份可以卖出一个大价钱,收益绝对会让董事会满意。

其次就是与丰汇利益交缠在一起的郑先生可以顺利的减船登陆,有了郑先生出色的经营,丰汇的利益可以获得最大的保证;

再次就是郑先生为了九龙仓,怡合为了置地,必然需要再次向丰汇大量借款,这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随着怡合对丰汇的依赖性增强,在港岛怡合的地位必然被削弱,实际上这也就意味着丰汇地位的独一无二。

所以华裕的条件本质上就是华裕联合丰汇一起打压怡合,华裕得实,丰汇名实兼得,而可怜的怡合则是丢名又丢利,损失惨重。

所以沈弼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接受华裕的条件,当然他也加了一些小条件,比如华裕需要在丰汇开设账号,未来禾氏国际必须保持和加强与丰汇的密切合作等等。

沈弼的目的就是加大与华国的合作,这是他最大的目的,为此牺牲怡合和禾氏国际的利益都是值得的。当然最重要的条件他要见一见这一次华裕行动的策划者。

孙祖杰得到回复后立刻就同意了,加强与丰汇的合作是上级很早就有交代的,现在这样加深接触当然是可以被接受的。而且他还有一些特别的想法,需要和沈弼当面沟通一番,有些东西私底下交流比较合适。

沈弼的作风一向雷厉风行,与孙祖杰见了一面之后,他立刻就有了决断,决定召开董事会敲定与华裕的协议。怡合大班纽璧坚也是丰汇的董事,所以沈弼故意挑选了一个纽璧坚无法出席的时间点召开会议。

董事们一看还有这么好的机会,得到九龙仓挽回面子不说,还可以处理掉禾氏国际,将收益落袋。

华裕现在三千多万股九龙仓股票,现在的市值就接近二十亿港币,而丰汇名下一亿两千万股禾氏国际股票总市值连人家的一半都不到,这样的交换,当然是丰汇占便宜。

当然华裕也不是傻子,丰汇必须用现金来补偿华裕,这就有些舍不得了。

这个时候郑先生站出来了,钱我出,九龙仓的股票我接盘了,不用丰汇伤脑筋。

有了郑先生的接盘,丰汇董事会立刻同意了沈弼与华裕互相交换的协议。所以两方谈判立刻变成了三国大战,三方都有达成协议的想法,为了怕走漏风声,谈判高度保密。

当然谈判的时候,双方的会计师都不是善茬,丰汇这边说九龙仓目前被大幅度炒作必须打折;

华裕立刻反驳说禾氏国际刚刚扭亏为盈,未来还不明朗,价格太高不能被接受;

丰汇紧接着反驳说黄埔船坞的土地储备同样价值不菲;

华裕也同样反驳,土地是有不少,可是要想开发出来卖出去,那花费和时间都海了去了,要不然禾氏国际怎么现在会过的这么苦兮兮的;

丰汇和华裕炒的不可开交之际,眼看着天色已晚,郑先生急于立刻达成协议,他首先询问孙祖杰,“孙生,我购买三千万股九龙仓,多少一股你可以接受?”

孙祖杰想了想,觉得应该给郑先生一个面子,所以稍稍喊低了一些,“五十港元!”

郑先生立刻回道,“五十港元少了,我出五十五港元!”

孙祖杰大吃一惊,这就是首富的风采吗?他刚想说话,郑先生察言观色,“就这么定了,孙生只需要点头认可!”

孙祖杰明白了郑先生的意思,点了点头,郑先生叫来律师,让他们立刻起草与华裕的合同;

紧接着郑先生直接找到沈弼,“大班阁下,禾氏国际我出十元一股,丰汇能不能接受?”

沈弼立刻点头同意,虽然没有达到沈弼的最高价,但郑先生的面子要给,当初一点五亿港币的投入,现在卖出去收入十二亿港币,已经是超赚了。

郑先生听到沈弼同意后,立刻再一次叫来了律师,当场起草合同。

等两份合同起草完毕之后,两方签字画押之后,郑先生这才询问孙祖杰,“孙生,我以现价八元一股的价格,将一亿股禾氏国际卖予华裕,孙生能不能接受?如果同意,我们立刻签署合同。”

孙祖杰能说什么,他被这样的豪气震慑住了,这才是真正首富的风采,他不得不佩服。

孙祖杰知道这么一折腾,郑先生等于多花了接近四亿港币,也就是说他实际购入九龙仓的价值高达六十五元一股,已经接近了充分炒作之后的九龙仓股价,他花费这么多值得吗?

郑先生当然知道这么做他确实投入不菲,可是他只花了四亿港币就同时赢得了华裕和丰汇的好感,世上能有比这更赚的生意吗?

再说就算以六十五元一股买入他也一点不亏,百分之三十的九龙仓股票可以立刻让他成为九龙仓的第一大股东,再加上华裕手中剩下的股票,他和他的盟友现在就控制了九龙仓接近四成的股票,离彻底控股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他想以这个价格从怡合手中买到这么多的股权,那是想都不用想,所以郑先生自觉他还是赚的。

当然孙祖杰也是赚的,有了一亿股禾氏国际的股票,还弄到了八点五亿港币的补偿,相比于华裕的投入,可以说赚的不能再赚。

而且禾氏国际到手之后,他还会将其中的地产公司和黄埔船坞转卖给邱先生,一心经营其中的商业板块,这同样又是一笔巨大的收益。

而对于丰汇来说,拿回了九龙仓,得了名;高价卖出了禾氏国际得了利;另外郑先生这一次大手笔收购,接近三十亿港币肯定要从汇丰贷款,这又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可以说名利兼收,还有什么不乐意的呢。

如果说不乐意,只能说对面的年轻人和他背后的华国同样大赚特赚,他心里很不爽。什么时候华国也有这么出色的经营高手了,真是让人嫉妒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