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于火红年代 > 第164章 禾氏院线

重生于火红年代 第164章 禾氏院线

作者:新科奶爸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07:12:03 来源:小说旗

从70年代初开始,维生素C的医疗价值不断被开拓,两次获得诺奖的鲍林教授写了一本书认为高剂量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这本书在美帝非常畅销。

众所周知,感冒在东方也许是一件小事,而在西方那是会死人的,所以维生素C被老外怎么看重都不为过。

而到了1976年和1979年,维生素C又被认为可以止疼,而且长期服用,可以用来抗癌和降低心脏病的得病风险。

可以这么说,整个70年代,维生素C的潜在医学价值被不断开拓,所以科学家们的鼓吹也助长了维生素C的市场不断扩张,价格不断上涨。

就在各大制药巨头心奋不已,准备大捞一把的时候,来自于华国的维生素C在禾氏国际的帮助下突然出现,横扫了世界维生素C市场。好不容易炒热的市场竟然被华国一群土包子来了个截胡,这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华国大量低价高质的维生素C由禾氏国际独家代理出口,迫使主要的维生素C生产商注意到华国,此时他们已经知道华国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工艺,可以大量减少成本,而且这项工艺还被注册了国际专利,所以制药巨头们都愤怒不已。

这些制药巨头面临着很大的麻烦,因为对维生素C市场的看好,他们花费重金购买设备准备扩大生产,结果这些花了大钱的设备还没有派上用场,就已经被市场淘汰了。

现在华国的维生素C产量每一个月都在增加,所以必须立刻想办法来应对这个讨厌的不按牌理出牌的家伙。

禾氏国际此时已经收到几大制药公司的压力,要求他们想办法控制维生素C的出口,要不然他们就要对付禾氏国际了。

所以腿软的禾氏国际董事们找到了孙祖杰要求他赶紧想办法,劝说国内降低维生素C的产量,孙祖杰不得不召开了一个董事局会议。

“各位董事,恐怕你们犯了一个错误,我们现在的成本是最低的,技术是最先进的,现在应该是那三家企业向我们屈服才是。”

孙祖杰刚刚说完,一个华资股东颤抖着声音说道,“那可是罗世,巴斯夫和武天制药呀,咱们这样的小身板怎么可能扛得住?”

孙祖杰气得拍了桌子,“不过三家制药企业而已,他们再强有华国强大?有英国强大?你们不要忘记了,现在禾氏国际也有后台,华国和英国都是他的后台。”

说完,孙祖杰笑着看向丰汇的董事,“鲍尔先生,您说我说的对不对?”

“孙生,您说得很对,这一块市场数亿美元的市场必然属于禾氏国际,我已经说服不列第亚的制药公司,他们非常乐意与禾氏国际合作。”

孙祖杰之所以一定要拉上禾氏国际一起赚钱就是这个目的,国际制药巨头们也是有矛盾的,他们非常乐意看到罗世,巴斯夫和武天制药三家吃这么大的一个苦头。

而且维生素C降低价格,必然会扩张市场,对于他们维生素制剂的销售是十分有利的,这是合则两利的事情。

有禾氏国际一群洋鬼子帮忙跑关系,维生素C的销售就不会在欧美出现人为的麻烦,当然在这期间肯定有很多内幕交易,这也是避免不了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在这个年代,如果每年能够出口数亿美元的维生素C,对于华国的意义绝对非同一般,这是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总比贱卖石油煤炭稀土来的划算。孙祖杰已经下定决心,就算是打价格战,也要把这个市场彻底抢过来。

所以他点了点头,“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不仅仅是英国,美帝那几家制药企业也请您多费心。”

“愿意为您效劳,亲爱的孙。”

孙祖杰说完了维生素C,就提到了那个合资制药企业。这是一个完全高标准的制药公司,按照孙祖杰与不列第亚的制药公司达成的协议,他们将协助禾氏制药完成欧美的验厂,作为代价,禾氏国际生产的青蒿素类制剂将由他们代理在非洲销售。

当然孙祖杰也不是傻子,这些制药公司拿了大头的同时,也需要将一些药物授权给禾氏制药生产,并且对国内外销售。

也就是说,通过几个青蒿素制剂,孙祖杰就有可能打开欧美高端药品市场的大门,这也是他的核心目的。

既然要求这么严格,那么大部分设备还有相当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都需要从欧美招聘,这样一来这个禾氏制药出来的产品肯定比国内很多产品要贵很多。

但是孙祖杰知道这些药品肯定能卖的出去,国内不说,那么多享受公费医疗的老同志一定会只买贵的,不买便宜的。

而这样一些药物虽然欧美的市场价格也不高,但是再怎么说禾氏制药的成本也比欧美的价格要低,所以只要能够出口欧美医药市场,就算是亏本也是值得的。

所以孙祖杰对这个制药企业极端重视,他听取了相关汇报后,点了点头,1980年上半年投产,时间还很充裕。

说完了制药公司,孙祖杰就开启了另外一个话题,“诸位,有没有发现这几年港岛的电影市场十分红火,不仅本土的电影票房迭创新高,而且还大量出口东南亚市场。”

此时在港岛的娱乐圈,真正的大亨只有邵爵士一人,其他人实力都很一般,禾氏国际虽然拆分了,实力大损,但相比于这些人却是超级巨无霸,所以孙祖杰根本不担心进入的难度。

一个英资股东突然问道,“孙生,我很坦率,希望您不要生气,是不是您得到了指令,要影响甚至于控制港岛的舆论?”

孙祖杰摇摇头,“我明白您的担心,但是我以人格担保,没有这条指令。我只是看到了电影市场日渐火爆,认为值得投资而已。”

说完孙祖杰就让人将他的投资计划递给与会的董事,并且开始阐述他的投资想法。

购买一些陈旧的戏院或者电影院,或者类似的建筑,然后进行改建,底层改建成禾氏卖场,而在顶层开设电影院,游戏厅。这样一边扩大卖场,一边组建禾氏院线。

这样既可以发展已经得到证实很有前途的大卖场,又可以乘机发展出一条院线,并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

为了解决电影片源问题,孙祖杰决定借用当年雷大亨的招数,不需要电影公司承担保底费用,只要被看中了,电影就可以上映,而且不管哪一家的电影,他都乐意播放。

为了鼓励电影公司的发展,孙祖杰还决定拿出一些钱作为电影发展资金,只要拿出出色的剧本,都可以过来申请一部分资金。

经过审核通过后,这部分资金将作为电影投资的一部分,院线与制片商共同承担风险。这样就可以打破嘉禾和邵氏的垄断,并且同时降低电影拍摄的门槛,孙祖杰相信一定有不少有创意的电影人乐意与禾氏合作。

一个华资股东想了想,“孙生,您这样做院线的风险是不是很大?”

孙祖杰摇摇头,“并不大,一来港岛的地产价值不断上升,这些买下来的物业价值也会不断上升,所以我们亏本的可能性十分有限。

二来,电影院不再是原来的大场,而是改成多个小场。这样可以在一天之内上映多部电影,不可能上映的所有电影都卖不好,这样我们的风险可以降到最低。

而且就算电影院票卖的不好,附带的游戏厅也会赚钱,这一块你们可以找天翼集团,想必他们也乐意一起投资这样新型的院线。”

孙祖杰说完之后,英资董事仔细的阅读完方案之后,点了点头,“您的这套模式十分新颖,我觉得可以一试。”

孙祖杰点点头,“我们禾氏国际只是一家纯粹的以赚钱为目的的企业,不会涉及到政治。请放心,我对于投资电视台和报纸没有兴趣。”

英资董事知道孙祖杰是在说谎,他投资院线,搞电影投资,哪个电影人敢乱说话,但是只要不是直接染指电视台和报纸,港府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港岛是个自由港,总不能不让人投资吧。而且由他们看着,孙祖杰想乱来也很难。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华国在港岛事实上也有一条院线,不列第亚人当初都没有阻拦,现在就更没有阻拦得必要了。

而孙祖杰也决定乘这次机会把这条半死不活的院线一起收购过来盘活资产,港岛的左派电影工作者不是没有能力,是国家对他们管的太多,束缚太多,他有必要改革这一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