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于火红年代 > 第315章 无奈的必然

重生于火红年代 第315章 无奈的必然

作者:新科奶爸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07:12:03 来源:小说旗

孙祖杰坐在飞机上闭目养神,此时已经是十一月初,他在港岛待了两个月不到,随着港英当局确定港币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港岛的地产股市开始了强劲反弹,他知道港岛汇率风波结束了,剩下的就是怎么变现了。

在这一个多月,华英双方很有默契的互不干涉,有时候想一想,孙祖杰就觉得有些好笑。相比于普通人的无奈,有些资深的狗这一次的茫茫然,慌兮兮才是最搞笑的。

他们千方百计的嫌弃母国,投奔他国,却恰恰忘记了他们的根永远是华国,想着靠背叛祖国得到他国的欣赏,历史上有太多的教训,所以他们被宰一刀也就在所难免了。

在这两年中,孙祖杰看到很多港岛商人往往都秉承着留一条后路,开始对海外投资,这些人估计并没有想到他们会机缘巧合,踩对了节奏,赶上了全球化的热潮,竟然会大发其财。

利半城什么橙子什么石油,就是在这段时间投资的,他当然也有样学样,指示投资部开始研究一些资源性企业,有些事情确实该提前布局了,最起码华投对稀缺资源的投资有些小小准备也是应该的。

当然一切上了轨道之后,孙祖杰要轻松很多了。将近十年的积累,华投投资部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金融投资人员,所以他只要指示一个方向,自然有人会帮着他完善细节。

孙祖杰在华投最有创造性的做法就是信息协调部,这个不起眼的直属部是华投真正的心脏,他们对内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对外进行情报收集,调查研究,为决策提供参考。

围绕着对于澳洲智利等国的投资,信息部对于华国的钢铁工业也进行了一番调查。随着宝钢,联合钢铁这两个只吃富铁矿的大钢厂建成投产,华国大量进口铁矿石已经不可避免。

毕竟只靠华国的资源没办法完成现代化,必须利用好国外的资源,那么只能大量进口铁矿石了,这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联合钢铁也已经进口了一批铁矿石,这是相当无奈的事情。联合钢铁去年完成搬迁投产,到现在产能已经完全释放,在这个物资缺乏的年代,钢铁根本不愁销路,只要生产出来就能卖出去。

但是联合钢铁也有麻烦,冶金部对于联合钢铁一点都不感冒,加上联合钢铁是在海边,靠国内铁矿石成本太高不说,而且出来的钢铁质量也不是很好。所以孙祖杰无奈之下就开始进口铁矿石了。

八十年代大宗商品价格狂跌,铁矿石一进口,联合钢铁就发现竟然是进口的高品位铁矿石更便宜,质量更好,所以联合钢铁从一开始的无奈,到现在主动想法设法的进口铁矿石几乎成了本能。

对别的企业来说,外汇是大问题,但是华投账上有不少,根本不缺外汇。这两年航运企业十分凄惨,四大船王倒了三个,孙祖杰很轻松的用买废铁的价钱联合招商船务组建了一只运输船队。

一边将大量货物从邱先生的黄埔码头出口到东欧,然后将大量的东欧机械运回国,再从印都捎带上铁矿石,这样一来,联合钢铁的铁矿石成本被压缩到了极点。

这样操作了一年多,联合钢铁的效益非常好,产品供不应求,所以华投决定再从英国购买两个二手钢厂,把钢产量一口气提高到三百万吨。

只不过大量铁矿石的进口也引起了外汇管理局的不满,知道你们华投有钱,也不能这么浪费呀,宝贵的外汇应该用在更有效的地方,而不是国内产量很大的铁矿石。

而且计委也对华投扩大钢铁厂的规模有些意见,到底还要不要计划了,所以这一次回京,孙祖杰还要跟计委和外管局扯皮两件事。

不解决联合钢铁所需要的高品位铁矿石问题,联合钢铁就不可能停止进口。事实上宝钢也有这个问题,只不过宝钢是得到特批的,联合钢铁就没那个福气了。

与这个问题相比,孙祖杰真正感到头疼的是另外一个问题。联合钢铁的产量上去之后,他知道闻风而至的苍蝇很快就要多了起来。

华投手里有钢铁,有彩电,有轿车,有冰箱,同时拥有重要生产物资和紧俏消费品。所以理所当然的,华投是受价格双轨制影响最大的单位之一,甚至没有第一,而价格双轨制还是他提出来的,作茧自缚不外如此。

孙祖杰内心深处并不想提出价格双轨制,但是任何制度的形成都有其必然性。在孙祖杰看来,价格双轨制事实上就是华国渐进式改革的必由之路。

未来是出现了很多问题,但再怎么着也比导致苏俄亡国的休克疗法靠谱得多。既然无论如何都回不到过去,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拱了。

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目的是减少改革的风险,避免价格完全放开之后发生剧烈变化引起的强烈社会震荡。确保经济是有序的、稳定的进行发展。

价格双轨制比国家调控的制度要好,因为国家调控是由人来进行的,而人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理顺这种价格,使价格真实反映市场的现状和变化,达不到通过价格变动来配置资源的目的。

同时它比完全放开也要好,因为这是一种增量改革,先在原有计划价格体系之外建立市场价格体系,然后再进行两种价格体系的并轨,最后实现统一的市场价格体系,完全价格体制改革过程。

而价格双轨制则解决了这两方面的问题,集两方面的长处而又克服了两方面的不足。通过这种过渡形式最终可以实现价格的完全市场化。所以可以说,价格双轨制是当时人们所能找到的唯一一种符合华国实际情况的价格改革方案。

因此孙祖杰提出这个建议之后,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委员,基本都认为价格双轨制是发展和稳定并重的一项价格改革制度。甚至领导认为,孙祖杰以往的种种贡献都不如他提出的这个制度来得重要。

只不过孙祖杰在提出价格双轨制之后,又非常明确的说出了一个他担心的问题,那就是权力寻租问题。

如果有一个背景很强的人,依靠自己的身份拿到了计划内的物资,然后倒卖到市场上,应该怎么管理?与会的高层毫不惊讶,双轨制一提出,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权力寻租问题不可避免。

同一个商品具有两个不同的价格,中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利益,如果能够按照计划价格买进再议价卖出则可以得到巨额利润,有利润必然就有人去追求这个利润。

但是平价计划物资并不是谁都可以得到的,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那些审批的官员拥有非常大的权力,一个签字就可以批给你大量的平价物资,而这些平价物资就意味着巨额的财富。于是必然就有很多人来找这些审批的官员进行寻租。

他凭什么给你批条子呀,这其中就会涉及到利益交换,你给予他一定的好处,他给你批条子,也就是进行权钱交易,或者也有其他东西的交易,比如金钱、美女等等。因此,寻租就是**的代名词。

但是此时的华国高层还是非常自信的,领导非常明确的告诉孙祖杰,“小孙,你的顾虑我们都想到了。政务院会同时决定,重要生产资料和紧俏耐用消费品的批发业务,只能由国营单位经营。

不准套购就地转手加价倒卖,不准倒卖计划供应票证,不准任意提价,不准以任何形式索取额外收入。对投机倒把者,党和政府一定会坚决制止严厉打击。”

只不过孙祖杰却根本没有那种自信,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说的都是这种情况,能不让人揪心吗?

因为再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对内部挖墙角的人,体制根本没有办法。他相信未来的自己一定会满身的骂名,但是他不在乎,因为他丑话说在先了,这是政策执行层面的问题。有的时候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都是这么的无奈,总是面临这种得与失的选择,他希望这一次华国比记忆中做得要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