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于火红年代 > 第765章 迫切

重生于火红年代 第765章 迫切

作者:新科奶爸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07:12:03 来源:小说旗

魔都沪东,来自于淮东的一家制药厂厂长带着几个年轻人刚刚参观了联合医药的一个水针车间,回到了宾馆。

这是这家工厂很有意思的做法,凡是他们准备提拔的中高层干部都要来看一看联合医药,学习一下华国最好的药厂是怎么经营管理的。

作为联合医药的原料供应商,他们与联合医药的关系很好,所以联合医药对他们这个做法一路开绿灯,除了保密资料以外,其他的东西在不影响到联合医药工作的情况下都可以观看。

老厂长有些慈祥的看着这几个年轻人,笑着问道,“小孙,小李,小林,你们都说说看,看完之后什么感觉?”

老厂长一问,大家都七嘴八舌的开始议论起来。这几个小伙子是第一次参观这样的车间,显得十分兴奋,不过欣喜之余,又有些沮丧,差距还是太大了!

不过最后一个回答的小孙则勇敢的说道,“老厂长,我们搞原料不是长久之计,原料做得再大,也不如制剂赚钱。

我们必须学习华投,搞制剂,水针难度大,那就从片剂胶囊先做起;欧美市场进不去,那就从国内和第三世界国家销售做起。

相比于华投,我们负担更轻,只要我们慢慢积累,总有一天我们会赶上联合医药!”

老厂长听完,欣慰的说道,“说得好,有志气!”

七十年代末,禾氏制药在大陆投资制剂工厂,并在国内到处寻找原料生产商。

禾氏国际为了满足欧美上市的需求,对原料药的质量要求十分苛刻,当时好些大的药厂对此敬谢不敏。

老厂长那个时候还年轻,他听到消息后,就带着一群年轻人艰苦攻关,生产出符合禾氏制药要求的原料药,并由此搭上了华投的快车。

十几年过去了,当时那个小厂已经鸟枪换炮,背靠华投的他们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一千多职工,年产值超过十亿华元,年利润六千万的大型原料药企业。

但是发展起来之后,老厂长慢慢就发现,原料药企业也有不少局限,比如污染问题,比如生产安全问题,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大的麻烦就是原料药企业有发展的天花板,而下游的制剂企业却有些无限的发展空间,他们经常参观的联合医药就是证明。

联合医药此时已经是华国最大也最有名气的药品生产商,他们研发的药品除了名震世界的伟哥之外,还有几款已经进入到临床三期的原研药。除此之外,他们还自己研发或者引进了各类高端仿制药一百多种,几乎覆盖了华国的高端医药市场。

联合医药除了满足华国的高端需求以外,还同时打入了欧美倭的规范市场,虽然因为欧美制药企业的歧视,专利等种种原因利润不是很好,但是联合医药还是顽强的在欧美市场站住了脚。

联合医药的成功,让老厂长大开眼界,他也终于明白了要想继续发展,就一定要学习联合医药,坚定的发展制剂。

但是早年的拼搏让老厂长的身体大不如前,发展制剂的希望只能放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所以这两年他常常带着手下的年轻人过来学习,就是想让他们知道以后怎么发展,这样他的事业才能薪火相传。

事实上这几年向老厂长这样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因为联合医药的成功为华国制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联合医药的发展十分顺利,除了华投投入大,很早就找对方向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医药行业并不存在其他行业那么多的技术封锁。

联合医药通过伟哥迅速积累了巨额资金,这让他们可以游刃有余的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和技术,从而迅速达到了欧美Gmp的要求。

当然这一切与孙祖杰的指导和重视是离不开的。印度制药企业的高速发展,让孙祖杰很早就意识到华国发展初期,医药产业出口创汇的重要性。

相比于其他行业,医药是民生产品,需求量巨大而且稳定,一旦华投在这一行业站住了脚,就能稳定的不断提供急需的外汇;

而医药行业的技术难度相比于行业又最低,印度和中东那么烂的基础条件都能做得出来,华国没理由发展不起来。

从七十年代华投还没有成立开始,孙祖杰就开始准备,从维生素青蒿素制剂开始,华投从发展之初,就开始了与国际接轨。

通过禾氏制药与国内的合资生产青蒿素制剂,华投培养了一批懂得GMP管理的管理人才,又通过伟哥一波三折的上市,学会了如何按照欧美管理要求研究和开发新药。

随着伟哥的上市和迅速推广,此时的联合医药已经登堂入室,刚刚过去的九五年,联合医药凭借着伟哥和各种仿制药的出口,出口额一举突破了三十亿美元,国内外总销售额已经突破了四百亿,净利润更是超过了三十亿华元。

最重要的是,联合医药那几款已经进入三期临床的原研药目前进也十分顺利,埃索美拉唑即将获批,其他几款重磅炸弹也有可能在未来几年陆续拿到批件,一个顶尖的跨国医药巨头即将冉冉升起。

此时华尔街也正在想办法催促联合医药上市,只不过联合医药特殊的军队背景让华尔街的努力变得十分困难。

对于这一点,孙祖杰也不着急,既然这么赚钱,凭什么分你们一杯羹,更何况没有军队的保护,联合医药的伟哥能在华国卖得那么好吗?

联合医药的迅速发展,也让这家企业成为华投的骨干企业,但是联合医药也有不少麻烦事。

华国国内医药市场十分混乱,各种乱七八糟的假冒伪劣产品很多,这严重损害了联合医药的利益,必须尽快推动华国医药企业正规化。

直到今天,华国还没有GMP管理体系,在孙祖杰看来这就是医药卫生相关部委不作为。抓计划生育劲头十足,怎么干点实事就那么困难呢?

事实上不仅仅是孙祖杰不满,广南浙东江东魔都三省一市也同样非常不满,因为目前混乱的药政管理也同样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华投系下属的联合医药和禾氏制药都是制剂生产商,他们并不生产原辅料,而是通过授权的方式扶持周边省市的医药企业,这样一来围绕着这两家企业,至少存在成百上千家各类医药企业。

而要想达到欧美的要求,这些企业必须学习Gmp管理体系。管理不够,华投帮助培训;技术不够,华投提供技术和专利;资金不够,华投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改造资金。

而熟悉了这一套体系之后,这些企业也开始在国际市场攻城拔寨。如同八十年代的维生素C一样,价廉物美的华国原料军团迅速冲击并改变了国际市场。

到了1995年,已经有一批医药原料企业完成了原始积累,如同老厂长那样,一些有眼光的企业也已经意识到搞原料,不是长久之计。

但是国内医药市场的现状也让他们十分头疼,他们不是联合医药,有了伟哥加成之后,联合医药早就成了放心药高端药的代名词。

混乱的局面让他们的质量和管理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反而是那些一心钻营的所谓营销型企业过得十分滋润。

这些企业的抱怨反应上来之后,三省一市当然很重视,这些企业可都是创汇大户呀。而且看到了联合医药的发展,这些省市也非常心动,要是搞出来一个联合医药,他们就赚大了。

正好这个时候,孙祖杰在京师启动了医疗体制改革,其他三省一市正在密切关注着,孙祖杰的改革明显有利于这些企业,他们也准备有样学样,这样一来,中枢的医疗卫生部门压力就越来越大。

所以九六年的年中,主管这一块工作的南总找到了孙祖杰,想跟他好好谈一谈这一块的改革工作。

孙祖杰坦率的表达了他的观点,国家对这一块投入很少,又比较放任,现在这些行业已经有了很多严重的问题。

制药企业重营销,不重质量,市场上产品参差不齐,假药劣药横行;医院为经济利益驱动,公益属性大为降低,乱收费吃回扣现象十分明显;行业主管部门九龙治水,管理混乱,改革乏力。

种种迹象表明,卫生医药行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中枢必须高度重视,有必要加快改革的力度。

孙祖杰最后很诚恳的说道,“南总,我们国家这些年对于医疗卫生欠帐不少,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一块迟早要补上。我认为在投入加大之前,中枢有必要对这一领域进行一些整顿,有些问题越早解决,阻力越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