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 第149章 咱的大明怎么了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第149章 咱的大明怎么了

作者:喵小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1:51 来源:小说旗

林盛弑父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京城,朱元璋在朝堂上勃然大怒,将曹诚的奏疏狠狠地砸向邵质。

“倒反天罡!骇人听闻!畜生不如!”

朱元璋站起身,满脸怒容对着下方百官咆哮:

“咱的大明到底怎么了!你们就是这么教化万民的?”

“陛下恕罪!敢问陛下发生何事?”

“怎么了?呵呵!”

朱元璋冷笑连连:“福建建宁府一名学子弑父,这就是读书人,好一个读书人。”

“哗……”

此话一出,奉天殿一片哗然,多数官员开始交头接耳。

邵质蹲下身子,捡起奏疏认真看了一遍,双手是止不住的颤抖。

[怎么会这样?孝悌相冲突,圣人之道难道是错的吗?]

他觉得自己几十年所秉持的理念,在此刻开始崩塌,身体也开始轻颤。

站在身边的赵好德见此,心中咯噔一下,不由自主的夺过奏疏看了起来。

同为儒家子弟,他很明白这奏疏代表什么,不仅仅代表着孝和悌是两个概念,更代表着性善之论受到冲击。

还未等其开口,朱元璋再次怒吼出声:

“都哑巴了!你们个个自诩为君子,为君王教化天下,这就是你们的教化?

林盛护妹而弑父,你们说,林盛该如何处罚?

杀了他,是不是告诉天下人,兄弟姐妹都不用护着,看着他们被打死。

不杀他,是不是告诉天下人,弑父也是无罪?”

邵质深吸一口气,上前躬身回道:

“林远杀女,其恶堪比桀纣,林盛护妹而弑父犹如汤、武为护民而……”

弑君两个字未吐出,朱标出声打断:“邵尚书,此事礼部责无旁贷,你该想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为林盛辩驳。”

邵质此刻也反应过来,惊出一身冷汗,满眼感激看着朱标,随后立马跪倒在地:

“微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朱元璋不满瞪了眼朱标,好不容易可以杀鸡儆猴,就这么被自家儿子给打断了。

“安南等国使者马上要到了,先放过你,若没有接待好各国使者,两罪并罚。”

“多谢陛下!”

在场官员个个都是人精,哪里不知道邵质没说出的话是什么,因此,看向朱标的目光个个眼神发亮。

赵好德正了正神色,邵质他们怕死,他可不怕,该说的还是得说。

“启奏陛下,荀子曰: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林盛弑父乃从义不从父,其罪当诛、其情可免,微臣认为该酌情处理。”

“大谬!”

工部尚书薛祥大喝出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此乃圣人所言,荀子有何颜面说孔圣人之言乃是小道。

弑父之事骇人听闻,不论何因,都该处以极刑。”

“圣人所言便都是对的吗?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今天下无为而治可行乎?禹舜之世不过河南一地,今大明天下十数倍于夏,难道吾等也要听从圣人所言,开启无为之治吗?”

“嘶……”

所有官员倒吸一口凉气,满脸惊骇望着赵好德。

“真不让人失望,上次是天子,这次是圣人,这胆子比天还大。”

“得,我们还是闭嘴吧!连圣人都敢说,哪里还能辩的过。”

“……”

薛祥也没想到赵好德胆子这么大,面色通红指着赵好德,却怎么也说不出辩驳的话:

“你、你……”

赵好德眼神一凝,厉声喝道:“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

父杀女乃禽兽所为,林盛身为儿子若从其父,则对父不敬。不护亲妹则对妹不义。

其所做所为,乃是阻止其父犯下大错,更是保护好亲妹,何以不能从轻处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若名不能与实相配,吾等还要坚持父为子纲,这与助纣为虐有何区别?”

薛祥深吸两口气,将愤怒情绪压下后,再次出声辩论:

“六爻各尽利而动,所以顺阴阳、刚柔、仁义、性命之理也。

善用之者皆可以尽天道人事之变而反其大经。故父顽而有至孝之子。

林盛为护妹可以利诱之、以情说之,至少亦可逃之,何以要残害亲父?

坤卦有言:履霜、坚冰至,其弑父之举定是一点一滴积聚而成。

其在最初之时,没有想尽一切办法避免灾祸,这就是为子过错。”

“林盛年仅十七,其所学……”

两人在奉天殿旁若无人的辩论,朱元璋则在龙椅上津津有味听着,就像一个好学生在听老师讲课。

他一点也不着急,此事他早已知道,发怒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这是德治与法治之争,也是理念的碰撞,他不想干涉也无法干涉。

而站在不远处的朱标,则是在想安南等国使者,福建一事已经接近尾声,他得让方时好好坑一坑安南。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官员加入辩论,然而此事本身就没有答案,就像性善性恶永远也不可能辩论出来。

良久之后,朱元璋沉着脸开口:

“够了!辩来辩去有什么用,咱需要的是确切答案。

既然你们这么想辩论,薛尚书、赵尚书一人写一篇文章送去宣承部,让全天下的百姓看看谁才是对的。

咱现在给你们一晚上时间,每个人写份奏疏上来,都说说该怎么处置林盛,又怎么样才能防止此事再次发生。”

“臣等遵旨!”

“哼!”

朱元璋起身拂袖而去,走之前还不忘给朱标一个眼神,让其跟上。

出了奉天殿,朱元璋便开口询问:

“标儿,你说方小子为何要搞出这一出,明明随便找个案子就行。”

“正旦大朝是白虎通,乃汉时治国之本。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加之践行出真知,这是对晋朝下手,清除其残留下来的空谈之风。

若没猜错,下面就该是隋朝时的戎夏一家、三教并重以及科举之制。

或许科举之制会再往后一点,因为目前条件不允许。”

“好小子!”

朱元璋连连赞叹:“按你这么说,天心即民心不仅仅对汉下手,更是否定了先秦时期君权神授?

咱总觉得不仅仅如此,你看一个细盐,原先以为只是用来坑安南,哪知还用来坑那些沿海商人。

标儿,你说咱是不是给方小子升官,先做个户部侍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