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 第157章 天界寺内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第157章 天界寺内

作者:喵小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1:51 来源:小说旗

话音刚落,一名内侍低着头走进谨身殿:

“陛下,方司柬求见!”

“让他进来!”

朱元璋将奏疏扔到一旁,语气轻松:

“来的刚好!咱正好有事问他。”

不一会儿,方时踩着轻快的步伐走了进来,刚行完礼,朱元璋迫不及待训斥:

“昆明已经拿下,云南目前只剩下西面大理段氏和部分土司。

安南才是重中之重,乌斯藏那边有茶马司和僧人在,你别再去坑他们了!”

方时一脸尴尬,总觉得朱元璋对他有所误会,有误会就得解释,他又不是不长嘴的女主:

“陛下,臣只是想让大明和尚与乌斯藏喇嘛多交流交流,顺便让大明和尚教教藏民们怎么种植青稞。

当然,在闲暇之时,大明和尚说一说史书,比如周王朝时期的羌族,以及文成公主还是可以的,……”

话未说完,直接被朱元璋打断:“行了!天界寺弘道法师前些日子圆寂,各地寺庙都派僧人过来诵经。

你自己找个时间,去天界寺选几个人,此事暂时就这么决定。

都尉府传来情报,安南陈朝目前各地烽烟四起,对占城的战争也一直没有停息。

陈日炜性格软弱,根本没有权力在手,陈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你想个办法,让陈日炜继续待在王位上,又不能让他真正掌握权力,还要让安南百姓一直为大明种粮。”

[想不到安南也到了王朝末年,原先的计划得提前了,曲阜那边得马上布置。]

[确实得先保住陈日炜,哪怕没有权力,却代表着陈朝正统。]

半晌之后,方时才缓缓开口:“敢问陛下,目前陈朝军权在谁手中,陈朝太上皇可有权力?”

“军权有一部分在经略使黎国髦手中,其先祖乃江浙人,此人深受太上皇陈暊信任。

至于陈暊,也是废物一个,虽然权力大部分在其手中,却是一个不折不扣汉灵帝。”

朱标适时出声附和:“有外戚专权趋势,黎国髦便是外戚。”

听到这,方时眼神一亮,下意识说出后世名言:

“贫道张角,请大汉赴死!”

“啪!”

刚说完,朱元璋拿起一本奏疏,往方时身上砸去:

“咱让你想办法,不是让你喊口号!大汉早亡了,连白虎通都被你杀了!”

方时一脸尴尬,不由自主得摸了摸后脑勺:

“陛下,汉灵帝还是需要张角来治,安南此地佛教盛行,找个僧人比较合适。

云贵川土司也该治治了,大明不能天天平乱。

占城、南掌、暹罗三国毗邻安南,让他们加入其中更能搅浑安南局势。”

没头没尾的话,让朱元璋有些疑惑:

“僧人咱倒是知道,你想让大明和尚去蛊惑人心,这倒是容易。

土司怎么治?与安南国有何干系?”

“云贵川等地的苗人与安南苗族同属一个先祖,都是蚩尤后裔。

为了帮蚩尤复仇,大明苗人该去安南联合当地苗人,争夺安南土地积蓄力量,总有一天会为蚩尤打下中华大地。”

说到这,方时顿了顿,小心翼翼看向朱元璋,见其没有反应才继续说道:

“当然,想要过好日子的,大明当给予优待,毕竟大明是神农后裔,而不是黄帝后裔。”

“怎么?你想帮苗人建国?不怕他们真的反过来打大明?”

方时露出腼腆的笑容:“微臣会帮他们拿下南掌,顺便帮他们在南掌各地建造蚩尤雕像,还有时时向南掌国民述说蚩尤的事迹。

等时机一到,这些南掌国民自然而然会相信,他们也是中原人士。”

朱元璋轻叹一声:“咱算是明白了,你想以安南国土来吸引那些乱党,等安南一事结束,你再利用这些乱党去搅浑南掌国局势。

经过连年的战争,这些苗人便会对战争厌恶,大明那时候想收苗人之心,便轻而易举。”

“陛下英明!”

朱元璋摆了摆手:“你去写份章程上来,安南那边等曹诚回京,你跟他说说。”

“微臣明白!”

等方时离开后,朱元璋忍不住吐槽:

“黑心肝啊!他怎么就这么损,咱可以肯定,不仅仅苗人,土人、瑶民他都会用这招。

就是不知道,他对那些普通苗人怎么做,该如何让这些人彻底对大明归心。”

“孔家!”

朱标嘴角微微上扬:“方司柬和儿子说过,孔家当遵循祖先之志,行教化之举。

不过这还差个契机,一个让孔家和天下读书人都无话可说的契机,希望方司柬计划顺利吧!”

朱元璋猛得睁大眼睛:“方小子什么意思?看不起咱?

跟你娘说,跟你说,就不跟咱说?怎么?他想造反吗?”

朱标默默翻了个白眼:“跟儿子说不就等于跟您说了?难道儿子也要造反?”

“哼!希望你说到做到!”

朱标懵了,良久才反应过来:“爹,你还是饶了儿子,别动不动就想偷懒。”

“好了,你再辛苦一个月,明年正月咱就设殿阁大学士,让吴伯宗等人进宫帮忙处理政事。”

“希望您说到做到!”

“滚!”

方时走出皇宫时正值烈日当空,想了想便往天界寺而去,他要去见一个人,一个专送白帽子的人。

[黑衣宰相姚广孝,本想着让他去西藏,现在只能安排他去安南了。]

想到姚广孝,方时就头疼,他不了解对方,只知道一些只言片语,根本没有把握劝动他。

这种人物强压是不行,忽悠也难,只能尽力劝谏。

不消半个时辰,方时来到天界寺,在小沙弥的带领下,穿过大雄宝殿来到寺院藏书阁。

看着坐在院子石凳上的中年和尚,方时开口试探:

“听说道衍法师精通儒释道三家,诸子百家亦有涉猎,特别是阴阳术数方面无人能及,连潜溪先生都异常推崇。

不知法师可知道本官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闻言,道衍起身行了个佛礼:“方司柬说笑,小僧只是粗通诗文,潜溪先生也是因为诗文而对小僧多加赞赏。”

“这么说,你想不出我因何而来?”

道衍微微颔首:“小僧不知!还请方司柬告知。”

方时随意找了个石凳坐下,也不急着说出目的:

“你觉得张角此人如何?”

道衍愣了下,他想过变法、想过朱标、想过朝局,怎么也想不到方时会跟他探讨一个反贼。

既然问了,道衍还是要回答,一个汉朝人而已,没什么好隐瞒:

“因其造反,导致汉室军权下放,才形成汉末乱局。

若说其为人如何,小僧只有一句话,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