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 第206章 支教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第206章 支教

作者:喵小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1:51 来源:小说旗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太明白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性,原先因为没有找到不育株水稻,他还抱有怀疑的态度。

如今确定有这种东西,他恨不得举全国之力来钻研水稻。

对于新鲜东西,只要对国家和百姓有帮助,他不吝于花费时间、金钱去钻研。

就像火炮,元末时期的火炮,在其安排工匠钻研下,如今更上一层楼。

战争时期武器会得到快速发展,就像一战、二战时期,而大明火器的发展,也是如此。

方时也看到这点,他本想等朱标上位后,再将南亚诸国作为大明假想敌,让大明去钻研火器。

谁能想到朱元璋性子这么急,安南国这么废,使他不得不重新找个敌人。

[倭国那边倒是可以,等这次回去,就让人去倭国,看看倭寇到底是不是幕府派的人。]

在方时胡思乱想之际,蓝英从门外走了进来:

“妹夫,曲阜孔论带着族人和同窗好友求见!”

“请他们进来!”

方时嘴角微微上扬:[终于来了!被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指点点谁也受不了。]

不一会儿,孔论领着二十多个年轻人进来:

“学生曲阜孔论孔言谨拜见方布政使!”

方时笑着起身回礼:“请坐!不知诸位大才来云南是有何事?”

“听说方布政使在云南建造大量学校,缺乏大量教官,吾等自小熟读圣人之学,想承圣人之志、教化天下,还望应允。”

“承圣人之志、行教化之举,此乃吾辈读书人一生之责,望方布政使应允。”

“望方布政使应允!”

“……”

方时微微点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有诸位贤才教化,云南百姓定能明白何为仁义礼智信。

不过,由于各地道路不通,有些学校处于大山之中,诸位贤才能否受得了清贫、耐得住性子?

这些土人原先不通教化,大多以情行事,将士们若无法及时赶到,诸位安危得自己把握。”

来都来了,孔论不可能就这么回去,他也没脸回去,再危险也得硬着头皮上。

“吾等志于圣,任何危险也不会放弃,方布政使可随意安排!”

“好!”

方时大喝一声:“不愧是圣人后裔、儒家子弟,大明邸报当宣扬诸位之贤。

大明将士定然竭尽全力护佑尔等,即日起,诸位都是大明教官。

诸位的职责是教导云南百姓千字文、洪武正韵、史书以及基础算学。

与云南学子相同,诸位也是三年一考,通过者即可升迁。”

众人愣了下,孔论则是直接问出声:

“升迁?迁往何处?”

“县学、府学教官,最高可为国子监祭酒!

诸位不惜劳苦来云南教化,朝廷自然不会诸位寒心。”

“多谢方布政使解惑,吾等明白!”

话落,孔论问出自己一直以来想不通的问题:

“史书是教中华之史,亦或者土人之史?”

“中华之史!”

说着,方时在桌案上寻找,从一叠书的中间抽出一本递给孔论:

“此书记载了从燧人氏到大明的各大事件,如涿鹿之战、秦灭六国等等!

无关真假,只要让云南百姓认为他们也是大明一员即可。

你们平常的言行举止也要注意,万万不可有高人一等的举动,当以礼相待。”

孔论随手翻开书本,刚看一页便愣住了,满目不敢相信:

“这会不会太少了?周朝建立就写了文王、武王?成康不教吗?”

方时变换神色,一脸严肃:“我们的目标是让云南百姓认可大明,不是钻研史书。

这些学子大多都是贫苦出身,他们没有那么多金钱、时间去钻研史书。

记住,教化百姓就是让他们知道何为仁义礼智信。

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千万不可好为人师,该说不该说的都说。”

“学生明白!”

方时不怕这些人多教知识,就怕这些人想当然,教那些百姓怎么做人。

小孩子是白纸,可以随意写画,那些家长却不同,几十年的成长经历,他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不是随随便便说几句,就能让他们认同。

方时的目标从来都是小孩子,只要孩童能够认可大明,十年、二十年后,这些孩童就会成为大明的中坚力量。

双方寒暄片刻后,孔论便离开了衙门,准备前往暂时落脚点。

路上,一名读书人好奇出声:“言谨兄,云南政策以后会在整个大明推广吗?”

孔论轻轻摇头:“不知!方布政使选择此地,应该是为了效验,若云南可行,则有可能推广。

不过,从百姓的态度看,集体土地制想来会在整个大明推广。”

“其他布政司不比云南,建国之初各地百姓都有自己的土地,他们不一定会同意,那些豪绅地主也不会同意。”

“这就由不得他们,陛下握有百万大军,不同意又能如何?敢造反不成?

还是想想怎么教导学生,我们与这些孩童言语不通,该去找人请教一番。”

与此同时,曹诚收到锦衣卫的一个情报,令其大吃一惊:

“二十万兵马已经在边境线上,随时都能进入安南?南掌国怎么会这么快?”

“已经确认过了!在陈献攻打龙兴府之前,南掌国已经集合兵马。”

“黎季氂知道这种情况吗?”

“应该不知!南掌国以暹罗国入侵南掌为借口,派人向安南求援。”

曹诚一脸凝重,南掌能集结二十万大军,便说明根本不惧暹罗国。

[暹罗有点废,王政那批人想来不会有太大问题。]

[李士修那边得缓缓了,得给南掌国侥幸之心,不能再按照原计划行事。]

想到此,曹诚开口询问:“龙兴府城怎么样?什么时候能打下来?”

“没这么快!陈朝朝廷在升龙城周边强制征兵,哪怕有沐小侯爷在,也无法快速拿下龙兴府。”

曹诚无意识轻敲桌面:

[今年的互市已经结束,道衍也准备的差不多,该让黎季氂着急了!]

“传令道衍,让其九月起兵,引南掌大军前来。”

“传令唐敬祖,让其招降安南北部所有乱党,等道衍起兵后配合其拿下龙兴城。”

“王政那边怎么样?暹罗与真腊的战争结束了吗?”

“还未有消息传来。”

闻言,曹诚挥了挥手示意锦衣卫退下,紧接着拿起笔开始写信。

[占城国还是要出兵,以黎季氂的兵力,道衍不一定挡的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