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 第212章 拖延时间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第212章 拖延时间

作者:喵小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1:51 来源:小说旗

龙兴府被拿下的消息,没过几天就传到杨任与吴何才的耳中。

“终于打下来了!真难为陈献。”

吴何才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杨先生,你确定大明看上了安南?

这可是好机会,升龙城被封锁,我们只要围困住明灵城,城内十万大军便只能等死。

若是道衍和陈献聪明,赤土县外的黎季氂大军也得死。”

“必定会来!”

杨任眉头微皱:“吴帅真以为那将军炮是捡的不成?那个木春又刚好知道怎么用火炮?”

“唉!”

吴何才轻叹一声:“多好的机会,这么错过真不甘心。”

“有占南和安南南部的领土,此次出征也算有交代。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与暹罗交好,或者找个机会让真腊或缅国继续攻打暹罗,让其无暇顾及澜沧。”

“也是!我现在就写信回国,黎季氂那边便交给杨先生,希望他能看清形势。”

“嗯!”

黎季氂能成为权臣自然不是傻子,面对杨任的善意,他没有急着拒绝或答应,而是回信说再考虑考虑。

他在等,若大明没有丝毫诚意,他便与南掌合作,狠狠咬下大明一块肉。

若大明的条件足够,他不介意把安南北部拱手相让,反正又不是他的东西。

与此同时,方时也收到了安南来信,看着手中信件,不由得轻问出声:

“赵民言是何人?与赵民望赵夏官什么关系?”

“不知!已经送信回京城调查,相信不日便会有情报传来。”

“南掌那边查查,看看有没有汉人参与其中,若有,则挖地三尺找出幕后之人。”

说着,方时放下信件,提笔开始写奏疏:

“传信给王二公子,让其陈兵于南掌边境,随时准备入侵南掌。

还有,将这份奏疏六百里加急送到京城!”

“是!”

[这个大虞国开国皇帝不简单啊!本是必死之局,就因为一个情报,硬生生找出一条活路,还有可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此人不见不行!所幸这位祖上也是汉人,历史上的九真郡让他暂管也不是不行。]

[也不知道老朱会不会同意!老朱这暴脾气,受到威胁说什么也要打回去吧!]

正如方时所想,收到锦衣卫的情报后,朱元璋根本没去看方时的奏疏,直接拍案而起:

“放肆!放肆!一个小国的权臣也敢威胁咱。

告诉蓝玉,让他率十万大军南下,咱要亲自剥了黎季氂的皮。”

蒋瓛默默垂下头,轻声应下:“是!臣现在就去。”

“等等!”

朱标立刻出声阻止:“爹!既然黎季氂愿意相谈,说明他对于陈朝国主没有丝毫忠心可言,此人可利用。”

“那就算了!”

朱元璋很快回过神,他也不是真想对黎季氂剥皮萱草,只是下意识的反应。

“蒋瓛,赵民言与赵民望有没有关系?他是怎么知道咱的计划?”

“是赵民望的胞弟,具体如何得知还需探查,从道衍与黎季氂的交谈中可以得知,赵民言是通过方布政使与道衍的相见推断出来。”

“……”

朱元璋满头黑线:“这两兄弟都是什么人?一个满肚子阴谋诡计,一个通过蛛丝马迹就能推断出咱的目的。”

“陛下!方布政使想要看赵民言的情报,要不要给他?”

说起方时,朱元璋这才想起方时也有奏疏,还是六百里加急送来的。

“给他送过去!咱是被耍了,不过方小子肯定不会往这边想,在他心里,咱永远是杀伐果断的洪武大帝。”

说着,朱元璋翻开奏疏快速扫一眼,随后将奏疏递给朱标:

“标儿!你也看看,方小子给了黎季氂两个选择,不管哪种大明都能名正言顺拿下安南北部。

不过,黎季氂此人狼子野心,若让他做大,必会与大明为敌。”

“那也是以后的事!”

朱标淡淡开口:“儿子觉得可以答应下来,不过方典籍有些考虑不周,宗室、权贵也得让黎季氂动手,而不是大明动手。”

“这就是方小子的聪明之处!也是所有奸臣能得皇帝宠信的必备能力,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差别也在这里。”

朱标抬起头,眼中闪过迷茫:“何意?”

朱元璋面色肃穆:“这么简单的道理方小子不会看不懂,他这是给咱指出错误的机会,这样会让咱觉得自己英明无比。

你去翻翻方小子原先的奏疏,每份建议都会犯个小错。

李善长也是如此,而刘伯温会做到尽善尽美,让咱觉得自己比不上他。”

话落,朱元璋从案桌上拿起一份奏疏递过去:

“这是李善长前几天送上来的奏疏,你可以看看,若没有这份奏疏,咱现在还觉得方小子是太年轻,经验不足才会出现这种小错。”

朱标接过奏疏看了眼,随后又看一遍方时的奏疏,脸上挂起笑意:

“方典籍真乃大才!”

“咱是让你注意,不是让夸方小子的!”

朱标微微颔首:“儿子知道了!以后会注意,方典籍也会在一旁提醒。”

“能记住就行!”

话落,朱元璋转头看向蒋瓛:“派人告诉方小子,咱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收回唐时丢失的交趾郡。”

“是!”

若不是朱标的强力劝阻,朱元璋不仅仅要收回交趾郡,连九真郡都会收回来。

朱标不知道民族意识这个概念,但他明白安南失去太久,甚至比幽云十六州还久,南部更是住着大量原住民。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么简单的道理,身为大明太子怎会不知。

因此,对于安南南部、汉时的九真郡,朱标不想这么快就收回来。

方时的想法也差不多,汉末三国时期士燮在安南传播儒学,让安南原住民形成了民族意识。

尊王攘夷不仅仅影响着中原王朝,也影响着其他地方,只要处于儒学文化圈内,会更容易形成民族意识。

有了朱元璋的旨意,方时决定尽快去见黎季氂,而且要越快越好。

将云南政务处理差不多,对着吴文、朱常三人交代一番后,方时便启程出发。

洪武十七年二月初三,方时在安南北江府见到了黎季氂。

在方时打量面前身材魁梧男子之时,黎季氂也在打量着方时。

“方布政使,你比我想的还要年轻。”

“黎国舅请坐!”

方时微微一笑:“娶妻娶贤,只要妻子娶的好,少走几十年弯路也是正常。”

“也是!先祖若不是迎娶李朝公主,我这一脉能不能传下来都难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