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 第214章 接连病倒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第214章 接连病倒

作者:喵小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1:51 来源:小说旗

这天,孔希承在安南的探子,利用信鸽传来情报,令孔希承眉头紧锁:

[黎季氂怎么这么没有骨气?要是陈朝皇帝将安南拱手相让,朱元璋根本没必要发大军南下。]

[如今黎季氂已经握有兵权,浙江商人在陈朝朝廷的力量,无法发挥作用。]

[只能寄希望于南掌了,大明既然能派道衍,南掌也能。]

[只要大明军队进入安南,计划就还能进行下去!]

想到这些,孔希承拿起笔,快速写了封书信,刚写好,孔词匆匆走了进来:

“叔父,浙江来信!”

孔希承接过信件,快速浏览一遍,脸色一喜:

“赵家真是死而不僵,朵甘那边若真能同意,此次计划便成功一半。

不过杨任的计划不行,陈献是傀儡,哪怕打他的名义也无法吸引明军南下,道衍和黎季氂手中的力量足以覆灭大部分流寇。”

说着,孔希承将自己刚刚写的信件递过去:

“你等会把这封信送出去,占城国必须要灭,让占城国向大明求援。”

孔词看着手中信件,有些不明所以:

“占城国弹丸之地,大明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不可能会出兵占城国。”

“来不来都无所谓!只要真腊军队能够快速进入安南即可。

真腊和安南被长山山脉隔阻,想要进军安南,要么通过占城、要么通过南掌。

南掌不可能借道给真腊,那只能通过占城。

只要真腊军队能进入安南,不需要太多,只需十万便能护住新的陈朝皇帝。

这样一来,南掌军队便可回国,将南掌北面的福建流寇赶出去,然后专心对付安南。”

“我明白了!”

孔词一下子反应过来:“叔父只想让朱元璋派大军驻扎安南,双方有没有打起来都无所谓。”

“明军走,南掌军队可以攻打安南,明军来,南掌拱手称臣。

由于地形原因,明军想要攻打南掌,并不容易,而南掌可以利用其对地形的了解,随时突袭安南。”

说到这,孔希承顿了顿,神色变得严肃:

“安南那边就交给浙江,我们的计划可以继续下去。

把锦衣卫目光吸引到扬州去,还有河南此地,派人弄毁堤坝。”

孔词脸色一变:“叔父,我们的计划还需要他们。”

“他们已经明确拒绝了!既然不是一条路上的,能利用则利用。

再说,以他们的能耐,锦衣卫还不一定能查的什么。”

孔词点头应下:“知道了!刚好利用李文忠病重,将锦衣卫目光吸引过去。

还有一件喜事,北平那边传来消息,徐达长了背疽已经病倒。”

“哈哈……”

孔希承大笑出声:“上天护佑!傅友德、汤和、冯胜这些大将都不在北面,老夫倒要看看,还有谁能指挥大军。”

李文忠的病情比孔词想象的还要重,连滑寿对于他的病情也无能为力,只能延缓死亡时间。

看了眼面色苍白的李文忠,滑寿轻叹一声:

“陛下!恕草民无能为力,风邪入体,引起旧伤集中爆发,草民只能拖延一个月时间。

陛下可征召民间大夫,或许有人懂得如何治疗。”

朱元璋不自觉后退两步,声音隐隐有些颤抖:

“先生再看看,或许还有机会呢?不管需要什么药材,咱都能第一时间拿来。”

滑寿摇了摇头:“望陛下征召天下名医,草民也去翻翻古籍,看看有没有办法。

天下名医众多,大多都在乡间为民治病,特别是道门中人,医术在草民之上不在少数。”

“好好好!”

朱元璋语速极快:“先生需要什么书籍尽管吩咐锦衣卫。”

“谢陛下!”

等滑寿走后,朱元璋病急乱投医,不仅通过大明邸报征召天下名医,还让人叫来了华中。

没有任何废话,见到华中的第一时间,朱元璋冷声开口:

“华中,你一直在家中修道,对道门中人是否了解?”

华中一脸狐疑,不知朱元璋问这个是什么意思,不过面对朱元璋,他也不敢隐瞒:

“各地道观均有熟人,臣家中现在还有十多个道士。”

“那就好!”

朱元璋沉声吩咐:“咱给你个任务,你去召集医术好的道士,给曹国公治病。”

“啊?曹国公病了?御医治不了?”

“治不了!你有一个月时间,咱要曹国公活着!”

华中苦着一张脸:“陛下,臣是认识一些道医,可这些大多都以养生为主,治疗小病可以,大病不一定行。”

“废什么话!把你知道的都送到京城,还有你家里不是丹药多吗?都带到曹国公府去,让滑先生看看有没有用。”

“是是是!臣现在就去。”

徐达病倒、李文忠又病重,这让朱元璋感到异常烦躁。

不仅仅是对两人身体的担忧,更是对国事的担忧,这两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帅才。

若他们死亡,特别是在蒙元未灭的情况下,打击不可谓不重。

[唉!等天德好点了,还是先让他回京,最近也不准备对北元动手,老四守好北平应该没问题。]

孙子兵法云: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朱元璋以锦衣卫监察天下,自信有锦衣卫在,任何权贵都无法逃过他的目光。

而赵民望则利用这点,将赵家送出大明,免了灭族之祸。

如今孔希承也利用这一点,将锦衣卫和朱元璋的目光引到别处。

表面上孔讷到处联络官员给朝廷施压,中间则利用扬州与黄河,来吸引锦衣卫目光。

会通河,山东临清到徐州一段运河,每年数以亿件的商品都要经过这条河,送往北面。

北平的粮食、盐巴供应,大多数也都是走这条运河。

会通河岸边,微风掠过河面,没有掀起一丝波澜,漕运使石仲拿着树枝,轻轻拨动面前火堆:

“游兄,漕运罢工,不管何因我都得死。”

游信声音低沉:“若是可能,我也不想这么做,你我曾经所犯之罪,满门抄斩是最少的。

听他们的,你我还能保住家人,不听他们,锦衣卫明日便会到。”

“他们想做什么?漕运停一个月,所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若是被那些商人知道,必定会联合起来,把我们生吃活吞!”

“不知道!”

游信轻微摇头:“他们什么也没说,只让我们做好准备,收到消息后,便停了漕运。

不管对面什么目的,只要不是造反,你我也只能听他们的。”

“有区别吗?停漕运不就等于造反?”

石仲长叹一声:“只希望出事后,陛下不在意我这种小人物,让我能够入族谱、葬祖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