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 第228章 理、气、圣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第228章 理、气、圣

作者:喵小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1:51 来源:小说旗

安南读书人此时已经在衙门等候,见方时到来,纷纷起身行礼:

“学生拜见方布政使!”

方时回了一礼:“诸位请坐!恭喜诸位从众多才子中脱颖而出,以后便是同僚,望诸位时刻记着为国为民。”

“学生明白!”

走到主位坐下,方时缓缓开口:“经过士王的教化,交趾一直以来学的都是儒家经典,大越朝也行科举制。

想来诸位对中原王朝历史也有所了解,不知诸位对大明有何看法,如今的大明对比历朝历代还有什么不足。”

其他读书人还在思考,而嬴苏想都没想直接开口:

“学生嬴苏嬴子复认为大明当及时收回故土,安西都护府、九真郡、察合台汉国等等都应该收回。

**同风、九州共贯,是为大一统!”

方时怔愣好一会,细细打量着嬴苏,半晌后才出声:

“依子复兄所言,蒙元所打下三千多万公里的土地都要收回来?”

“嘶……”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在心里默默计算这到底有多大:

[大越最多时候也就三十多万,一百个大越?]

嬴苏也是心里一惊,面上却不显:

“不管多大,大明都要收回来,祖宗土地不可丢失。”

“子复兄之姓可是秦嬴?”

“是!始皇征百越先祖跟随赵佗到来,后来一直定居在交趾,最初可追溯到献公。”

方时嘴角缓缓上扬:“原是秦嬴后裔,难怪子复兄志向远大。

既如此,子复兄当好好治民,将来有机会定能前往陕西布政司任职。”

方时根本不想知道这是不是真的,若是有用,假的也得变成真,在他这里一切都是工具,没有实事求是一说。

“应安南百姓之请,大明决定在安南实行云南之政,让诸位过来,一是让诸位近距离学习朝廷政策。

二来则有些想要跟诸位说说,以免将来诸位后悔。”

“请方布政使教导!”

方时微微颔首:“诸位也知道陛下是神农后裔,身为大明官员也得向神农学习,事事当以百姓为重,还要有尝百草的勇气。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尔等为官之后,亦当以行配言,方可无过。

为官之后,财货、土地、美女、权力等诱惑接踵而至,我不认为诸位都能挡住诱惑,只希望诸位在面对诱惑能多想想大明律法。

人人都是好逸恶劳,都爱享受,此乃天理,所以在面对诱惑时产生动摇不必自我菲薄,存善去恶即可。”

话音刚落,李德疑惑出声:

“晦庵先生言:性者,即天理也,万物禀而受之,无一理之不具。

孟子言:性本善!

何以方布政使认为好逸恶劳是天理而不是气?”

“饿食、寒衣、困睡,花草狗彘与人并无不同,是否为天理?”

“是!”

“那吾等可否认为天理是上天赋予的理即为天理?”

说到这,方时顿了顿,扫了眼众人后,一脸严肃:

“以国家社稷言,性恶才能导人向善有序;以个人言,性善才能让吾等有羞耻之心。

若君王言性善,则法治荡然无存;若个人言性恶,则吾等可以掩饰自己的恶行,致使落入禽兽之流。

天地无善无恶,天降大雨有人高兴亦有人难过、大地震动人死无数,亦有花草破土重生。

因此,性善性恶本无定论,以我来说,天理、二气、圣贤三位一体,才让吾等成为万物之灵。”

“敢问方布政使此言何意?”

“天理即性,亦是天命之谓性,上天赋予的;

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喜则动、哀则静,气者情也。

圣贤者审其所知、审其所谓、能观其所思所行。

饿了就吃、冷了就穿、爱好享受这是天理,也是本能,你我无法去除,无法去除吾等应该改变自己,让天理为吾等所用。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吾等也无法去除,亦是改变自己让情为吾等所用。

而要让它们为吾等所用,则需要用到理智。”

众人低头沉思,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观点,若是别人早已骂出口。

然而讲话之人是云南布政使,年纪轻轻便是封疆大吏,更是深受朱元璋信任,这让他们不得不思考方时所讲的话。

“敢问方布政使,如何用圣贤改变天理与二气?”

“反己!明神!定一!缓变!”

方时神色不变:“吾日三省吾身,省因何动气、因何行不果、所犯何错,此之谓反己亦是诚于己身

既诚于己,则知吾等如愚夫愚妇,勤行不知所务,止立不知所定;日选择于物,不知所贵;从物如流,不知所归;每时每刻思绪万千,念头纷杂。

对此情形,吾等将自己所不足之处一一写下来,此乃清空思虑亦是明神。

而后定一,紧盯一处而去改变,若不孝,则关注平日所思所行,是否符合孝道。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无法一下子改变所有缺点,也无法一下子成为圣贤,只有一点点改变自己。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阴阳刚柔互用才可成就仁义。

此言既可用于为人,亦可用于学习。”

“写下来?”

李德满脸错愕:“写下来便可让自己思虑清明,便可让自己知道该做什么?”

“是!”

方时淡淡开口:“情绪不佳时写明情绪为何不佳;要做的事太多,不知怎么抉择,写下来;面对诱惑时写下来。

只要写下来,诸位便知该怎么做,便能使精神清明。

本官已经把诸位安排到各州县,你们将跟着各地知府、县令学习,希望诸位都能学有所成。

至于天理、二气、圣贤之说,诸位能听进去便去做,听不进去也不强求。”

话音落下,方时缓缓起身:“本官在此预祝诸位官运亨通。”

“多谢方布政使。”

方时走后,李德匆匆来到嬴苏身边:

“嬴兄,方布政使说的圣贤有用吗?”

“有没有用试一下不就知道?”

嬴苏翻了个白眼:“纸笔还没有吗?反正又花不了多长时间。

中庸也说: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着,着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诚则形,不就是诚己则让缺点都显现出来,显现出来后就写下来,写下来后就神明,精神明就去动,行动后就能改变。”

“如此说来,方布政使的意思是解答中庸这一句话?”

“先贤讲结果,方布政使讲具体过程,一个是道,一个是术,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明白了!”

“孺子可教也!为师看好你!”

“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