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 第232章 唐铎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第232章 唐铎

作者:喵小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1:51 来源:小说旗

方时没有等太久,三日后,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来到云南接任云南布政使一职。

“唐尚书?怎么是你?”

年逾五十唐铎笑着开口:“怎么?方布政使好像不想让本官过来?”

“不敢!”

方时躬身行礼:“唐尚书能来,是云南百姓之福,下官也能放心!”

“别站着,都坐下说。”

唐铎一脸温和:“我到云南已有两个月,发现云南官吏众多,各衙门之间却能做到齐心协力,这是方布政使的功劳。

有一点我却不明白,方布政使可否解释一二?”

“请说!”

“男女同席是否有违礼制?云南此地虽说土人众多,没有男女大防,毕竟是大明管辖。

若想让女子读书明理,亦可建造女子学堂,何必如此?”

方时轻声解释:“没有教官,或者说愿意教书的读书人不够多。

男主外、女主内,大多人孩童时期都有母亲教导,若母亲能明理,孩童也能从小便明白何为礼义仁智信。

云南此地不通教化,只有如此才能快速让云南百姓明白何为仁义。

最重要一点,大明人口还不够,为了以后,读书人当越多越好。

别说男女,哪怕不男不女,只要是读书人,都要为国出力。”

从朱标的言语中,唐铎也大概明白此次让他过来是为了什么。

除了让云南新政顺利实行,还要做回他的老本行,造武器。

[或许和海外诸国的贸易有关,我是看不懂了。]

“本官看过你的五年目标,五年后云南此地百姓一个都不能饿死,这是否强人所难?”

方时摇了摇头:“做到不饿死不难,只要分配合理即可,荀子已经给出答案。

难得是如何吃饱穿暖,如何不再为粮食衣物发愁。

下官已做好章程,唐尚书根据情况删改即可,只要天心即民心的理念不变,早晚会做到。”

“我看过了!若有人贪心不足,有金银珠玉后还要抢夺五谷当如何?”

“抄家灭族!而后用之于民。”

方时眼中冷意闪过:“不管何人,只要违反大明礼法,当杀则杀。

只要天下百姓还认可大明,不管何人都得乖乖听话。

会有数万大明将士留在云南,也会在云南各地招练将士,那些隐藏在阴沟中老鼠,只要敢出来,当给予雷霆一击。”

“如此老夫便放心了!”

唐铎满意点点头:“此次回京,你要记得自己的话,该弹劾就弹劾,别再向原先一样等他人动手。

到了这一步,已是你死我活,你退一步就是死。”

“多谢唐尚书,下官明白!”

方时也明白,到了京城等待他的将是无休无止的弹劾和暗杀。

一人或许不会让朱元璋起疑,十人、百人、千人、万人或许就会让朱元璋心中存疑。

只要朱元璋不像原先那么信任,方时便不可能顺顺利利开启变法。

就像李善长,哪怕再老,朱元璋也对他保留着一分疑心。

李善长也明白这一点,因此,一直不想让蒙元朝廷被灭。

得知朵甘已经败北的消息后,李善长便叫来了李存义:

“李成仁那边如何了?是否一直站在蒙元一边?可否影响他的决定?”

“为了限制李成桂和新兴读书人势力,李成仁必须要站在蒙元这边,这是生死存亡,他无法选择。”

李善长松了口气:“想个法子,让李存仁出兵辽东,再告诉纳哈出,朵甘已经败了,陕西都司的将士已经兵围大同府。”

“什么?”

李存义面色讶异:“什么时候的事?为何都没消息传出来?”

“昨天公主回宫了,回来之后便一扫阴霾,想来是得到好消息。”

“行!我立刻就去安排!”

刚准备离开,李善长叫住了他:

“曲阜那边的线全部断掉,不许再联系,该销毁证据就销毁。”

“有必要吗?”

李存义不明所以:“陛下难道还敢对曲阜下手不成?就算陛下敢,太子殿下也不会同意他这么做。”

“糊涂!”

李善长厉斥出声:“陛下早就想对孔家出手了!现在曲阜自己作死,陛下怎么可能放过这机会。

让你去就去,哪来这么多废话。”

“知道了,大哥!”

朱元璋想做什么李善长太清楚不过,想趁此机会一举灭掉蒙元朝廷。

而李善长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得不让蒙元继续苟活。

李善长是怕死的,否则,只要他提前去死,他李家的荣华富贵也就保住了,根本无需做这么多事。

[按时间,唐铎已经到云南了,方司柬回京日子不远了!]

[这次,说什么也要见一见了!]

在唐铎到昆明府的第二天,方时便离开昆明。

他没有第一时间回京城,而是拐去浙江宁海县,也就是方孝儒的老家。

“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於众也。

亚圣此言何意?上行下效也!

此高位不仅仅说的是国,亦说的是族、是家!望诸位细思……”

听着方孝儒教学,方时有些昏昏欲睡,情不自禁拍了拍自己脸蛋,随后走进学堂,他怕再听下去就要躺下睡觉,那就不礼貌了。

“沙沙沙……”

杂乱的脚步声令方孝儒眉头微皱,转头想要斥责,见到来人时瞬间瞪大双眼,满脸不敢相信。

“希直兄,好久不见!”

等方时走近,方孝孺才确定没看错,赶忙起身回礼:

“学生拜见方布政使!”

“嘶……”

此言一出,现场瞬间哗然:

“这就是方时方司柬?这么年轻就是布政使?”

“小声点!”

“……”

方孝孺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烦躁:

“今日便到此,诸位散了吧!”

“学生告退!”

等所有人都走后,方时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

“希直兄真是不荒度一日光阴!”

“本想去云南,然而还有些事未完成,只能再等两年。”

方时有些惊讶:“咦?希直兄想去云南教化百姓?”

“是!家兄曾告诉我,方布政使在云南大建学校以教化土人,问我愿不愿意去。

然而,近一年通过走访以及邸报上所说的事,让我对商人有了不一样看法。

所以,想重新研读史书,希望能找出商人对国家的真正作用。”

“原来如此!此次前来是有个问题想请教希直兄!”

“请说!”

方时脸色凝重:“交趾郡已经回归大明,此事想来希直兄也有所耳闻。

浙江有一些商人,为了不让交趾回归,不惜与海外诸国联合,给大明将士和交趾百姓造成巨大伤害。

为了交趾郡不再脱离大明,想向希直兄打听一个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