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 第278章 该怎么做?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第278章 该怎么做?

作者:喵小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1:51 来源:小说旗

薛源表情愤恨给自己倒了杯茶:“你到底瞒我多少事?杨经与此事有何干系?这次是不是唐庸的手笔?”

“不知道!”

李珍一脸平淡:“我只知道我那孙儿不在应天,他现在很安全,等时机一到便会回来。”

“你不知道?”

薛源满脸错愕:“蒋瓛为何让我来问你?你定然有事瞒着我。”

李珍端起茶水浅浅抿了口:“杨德是方时派来的,唐庸是韩国公的人,所以韩国公才会与方时对上。

曹国公府的悬赏应该也是方时手笔,你是工部侍郎又与我交好,加上杨经又是你的下属。

如此一来,工部、户部全部拉上,加上孩童涉及到巡检司和刑部。

朝廷八部,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在方时刚出现之时,便被清理一番。

吏部有赵好德坐镇,加上承志部存在,无需太过担忧。

如此一来,便只剩下礼部以及刑部,虽不知方时计划,可以推断出这些孩童应该剑指刑部、巡检司和礼部。

八部既定、变法便可开启,到那时朝堂上下一心,任何人都不敢在这种情况下阻拦变法。”

“若真是如此,方时何以要带着唐丛?”

李珍轻轻摇头:“看不懂!按理说刑部和巡检司对变法并无关系,不知方时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要去当拐子。”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继续针对唐庸,你我现在只能跟着方时,不管他有什么谋划,只要他能顺利开启变法,你我便不会有事。”

薛源一脸狐疑看着李珍:“云南之政你忘记了?你舍得老家那么多土地?”

“全部贱卖了,只留下百亩良田,卖的钱准备送到河南开工坊。”

“什么!”

薛源惊呼一声,脸上尽是不可思议:

“你不是一向把土地看成命根子,怎么一下就贱卖了?”

“胳膊拧不过大腿,不早点找退路,难道要真的等死?

你知道黄册上有多少退伍将士吗?以前还能说天高皇帝远,随便弄点事便能糊弄那些百姓。

现在可糊弄不了,那些退伍将士一没事就抱着邸报解读,告诉百姓朝廷政策。

我建议你也派人去曹县看看,以后种田是没有出路的,留些土地保命即可,别想着靠那东西能发财。”

话到这里,李珍顿了顿,神色变得凝重:

“若我没猜错,韩国公一定会以薛通为借口对你出手,他不会放过这机会。”

“那就来呗!最多罢官在家,这鸟官我早当腻了!”

正如李珍所想,三日后便有御史在早朝上弹劾薛源,说其教子不严,致使薛通草菅人命。

朱元璋罕见的没有生气,而是饶有兴趣的看向薛源:

“薛侍郎,你一向尽忠职守,咱给你个机会解释。”

“陛下明鉴!事情还未查清,小儿是否是凶手还未可知。

若小儿真是凶手,臣甘愿以死谢罪!”

“刑部奏疏咱看了,人证物证俱有,事情查的明明白白,你说你儿子是冤枉的?”

“小儿虽混于市井之间,却一直未出京过,而丢失的孩童遍布大江南北,以小儿的财力和脑子根本不可能做到。

上元县别院里面的孩童也只是曾见过小儿一面,并不能代表小儿便是拐卖孩童的罪人。”

话落,李珍也出声附和:“臣附议!比起薛通,臣更觉得唐侍郎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上元县别院曾是唐侍郎府邸,后卖于一个湖广商人,于一个月前才转到薛通名下,其中没有猫腻,臣万万不信。

臣也查过,唐侍郎家的杂役,在去年八月初十运送大量箱子进入上元县别院。”

“胡说八道!”

唐庸气急败坏:“李侍郎,说话要讲证据,那座别院都卖了十年。

去年八月更是各地税收进京之时,本官一直待在户部,所有同僚均可作证。”

“本官也有人证,唐侍郎抵赖不了!”

随着唐庸下场与李珍互撕,奉天殿内顿时吵成一片。

见此,朱元璋揉了揉眉心,心里有些不爽:

[以前个个不说话,最近不杀人又天天吵,真的烦,好想杀人。]

瞥了眼朱标,见其老神在在,丝毫没受到影响,心情也变得好多了!

“够了!”

朱元璋忍不住出声喝道:“天天吵!天天吵!罢黜薛源侍郎一职,等事情调查清楚再做判罚,期间不许离京。

李珍没有证据诬告他人,罚俸半年以儆效尤!

退朝!”

朱元璋一点都不想管这些破事,方时的计划他看到就头疼,整个过程异常复杂,哪有直接杀人来的爽快。

从奉天殿离开后,朱元璋便差人去叫方时,他需要逼一下方时,让其加快速度。

走在去谨身殿的路上,朱元璋冷不丁开口:

“标儿,变法方略你都看过了,方小子的想法能成吗?最后大明会成为什么样?”

“爹,若五代之后,大明皇族成员变为普通人,您怎么看?”

“咱怎么看?边嗑瓜子边看!光武帝和昭烈帝哪个不是普通人,只要大明还在、后代子孙哪怕成为普通人也不用当乞丐。

怎么?你觉得咱老糊涂了?想着后代子孙永远享受荣华富贵?

成本转嫁理念摆在那,朱家子孙过得好点,其他百姓就过得差,咱可不是傻子。”

朱标微嘴角微微上扬:“方司柬的变法是想大明百姓以后不再为生活发愁,所有百姓都追求圣贤之道。”

“什么意思?”

“方司柬写的模棱两可,不过儿子还是从中看到方司柬的真正目标。”

朱元璋回头瞪了朱标一眼:“你能不能说清楚,别学那些读书人拐弯抹角,像什么话。”

“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以治也。”

朱标神色严肃:“此乃墨子尚同之意,方司柬将其用于分配利益,或者说此尚同乃墨子真正的理念,因为义即利是墨子的理念。

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利,是以天下以治也。”

朱元璋停下脚步,一脸认真看着朱标:

“标儿!你知道咱没看过墨子,你要是不想说就别说。

咱就问你,方小子的变法影响咱退位吗?影响大明一直传承下去吗?”

“这倒不影响,就是五代之后,朱家子孙除了嫡长子,其他人就跟普通人一样,别人要赚钱养家,他们也要。”

“不影响就行!至于五代之后的子孙,咱管不着也懒得管!”

朱元璋双手一放,懒得去管,可朱标心中却一直在纠结,恨不得不当这个太子。

这种心情在见到马皇后时更是达到顶峰,以至于在其见到马皇后坐在龙椅上时,忍不住开口:

“娘,要不你做皇帝,我和爹一起去凤阳种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