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 第285章 货币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第285章 货币

作者:喵小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1:51 来源:小说旗

朱高炽两人悚然一惊,这是他们第一次听到方时用这种语气说话。

朱允炆好奇问出声:“辽东这么重要,为何皇爷爷要先收回交趾?

交趾一年三熟难道不比辽东重要?”

“时机不对、地势不同!”

方时轻声开口解释:“辽东地势高,对中原王朝来说,此地易守难攻。

一句话就是,占领辽东后,我可以随时攻击你,你打我却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还不一定能打下。

而交趾与云南、广西两地相邻,被大山和森林所阻隔,双方都不容易攻击对方。

当然,这不是说交趾不重要,只是没有辽东重要。

若辽东是大明东北第一道门户、山海关是第二道、北平就是第三道。

北面有大同、有雁门关、等西面乌斯藏等地拿下,大明便只剩下来自海上的威胁。

这也是陛下让信国公训练水军的原因之一,海岸线太长,必须要有强大的水军防守。”

朱高炽看了眼手中纸张,又看了眼方时,喃喃道:

“所以,我说的裁撤海军,减少钱粮支出是狗屁不通?”

“天时地利人和,说的不仅仅是战场,其他地方也用的到。

不管是治理整个国家,还是治理一个小县城,了解地理是第一位,接下来才是人,最后才是时机把握。”

“何意?”

方时没有继续解释,缓缓站起身:“现在你们听不懂,过几年再说。

你们回去后,结合史书一人写一篇,为何唐隋四代帝王都要灭掉高句丽,为何高句丽等到唐高宗才灭掉。”

“是!”

明初九大塞王没有一个是庸人,二代藩王能留名的就那么几个人。

方时不知道这些二代到底是什么样,但他知道朱高炽和朱允炆这两个帝王,不是庸人。

哪怕朱允炆这个被赶下帝位的皇帝,也有其过人之处,能让朱元璋立他为皇太孙,最起码演技是过关的。

这两人方时以后有大用,为此他不惜每天抽出时间教导。

从皇宫离开后,方时带了两本书前去户部面见茹太素,宝钞改制得开始准备了。

对于金融方面,方时并不了解,他也不是这专业的学生,只能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给予茹太素一些帮助。

见到茹太素的第一时间,方时便将书本递过去:

“这是下官所写,有关经济方面一些浅见,希望能帮到茹尚书。”

“经济?经世济国平天下?”

方时摇摇头:“不是!此经济乃是百姓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总称。

通俗点来说,就是一家一国的财政!有关宝钞的缺点以及改良办法,里面都有涉及,茹尚书可以看情况而用。”

茹太素随手翻开一本,映入眼帘的便是信用货币,片刻之后,茹太素带着疑惑之色开口询问:

“宝钞现在也算是信用货币?”

“是!最初是以物易物,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交易种类和数量扩大,以物易物不适合,这才出现贝壳、金银铜等货币。

金银铜与宝钞一样,其本身没有任何价值,是人赋予其价值。

当人认为,金银铜和宝钞无法换到他们所需物品时,他们也就变成废物。

一个铜板买一个包子,若铜钱流通太多,便会导致两个铜板才能买一个包子。

当铜钱换取不了任何物品时,所有百姓手中铜钱就变成废物,换取不了任何东西,此时百姓除了造反,没有其他办法活下去。

信用货币与金银铜一样,一旦信用崩溃,百姓不相信宝钞能换取物品,这东西也就成为废物。”

茹太素一脸凝重:“按你所说,宝钞目前有成为废物的趋势,该如何解决?

市舶司一旦开启,宝钞万万不能废除,金银铜太重,没有商人想带着几十、上百箱的银两去沿海。”

“宝钞可以兑换金银铜即可,利用海贸,用宝钞换取海外诸国大量金银。

为了防止他人恶意挤兑,还要建立律法防范,具体情况书本里面都有。

还是那句话,视情况而用,不可照抄,书上所言都属于空谈,没有在大明校验过。”

茹太素郑重点头,随后将书本放到抽屉中:

“我会细细品读!云南税银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商税,其中茶盐税银最多,其他布政司能否这么做?”

“不行!在还没为四川等地盐商、盐工找到新的生存之路时,细盐是不能在大明推广开。

云南的茶盐税,都是来自暹罗和乌斯藏等地,并没有在大明推广。”

“税银越来越多,本官都不知道这些钱该用在哪里,放在库房中总觉得浪费。”

方时哭笑不得:“茹太素,以后你看到的税银只会越来越多,每年户部支出都有可能超过一年税收。”

“怎么可能?”

茹太素摆了摆手,一点也不信:“别看最近官员多了,等这次北元被灭后,大明便少有战争,再加十倍官员,大明也养得起。”

“村村相连、户户通气、清洁城池道路等等,花的钱多着呢!

大明国境到哪里,路就要修到哪里,哪怕那地方只住着十户百姓。”

茹太素语气淡然:“你志向高,我说不过你!等你修完,我早就去见列祖列宗了,你也别跟我说。

我现在就好奇一件事,你准备对户部做什么?”

“不是说了吗?加些担子给户部。”

“别!”

茹太素连连摆手:“户部够忙的了,你可别乱来。”

方时耸了耸肩:“晚了!虞衡司工匠已经被抓,马上就要被处死,曹县税银也暴露,这事也要处理,得防止此事再次发生。”

“那些工匠本就过得苦,你还冤杀他们?”

“你可别乱说,这是那些权贵做的,与我无关,再说我也会为他们复仇的。”

茹太素一脸鄙夷:“我本以为你学老子的淳朴之心,没想到你是把自己当婴儿,想怎么生长都行。

我现在有点怀疑,你是不是七天轮回一次?性格多变都不能形容你了!”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下官能随时变成泥土,这是多少人都做不到。”

“那你倒是重新捏点别的东西啊,别一会捏成碗、一会捏成杯子,里面装的都是毒酒。”

方时缓缓起身,轻叹一声:“比起陛下和岳父,下官觉得自己就是圣人,茹尚书对下官要求太高。”

“滚!”

茹太素指向门口:“你以为本官不知道,所有事都是你开头。

陛下在朝堂上说的处罚,也是在你闺女那听来的。

老夫回去后便留下祖训,等你死后,定然让后世子孙为你正名。”

“那就多谢茹尚书了!”

“无耻至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