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 第315章 连他一起砍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第315章 连他一起砍

作者:喵小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1:51 来源:小说旗

让曹青出来做事,朱标也是下了很大决心,这家伙适合当御史,并不适合做事。

然而他也找不到其他人,曹诚倒也合适,可这家伙早年间就因为一张破嘴得罪太多人,再让他负责中都,怕是要被人暗杀。

思来想去,朱标只能让曹青前往中都。

此刻谨身殿内,朱标将手中奏疏放到一旁:

“各地卫所要配合变法,各里各甲各村都要深入,乡间不能再按原先的方法让里长去治理或宗族治理。

你们可有什么好想法?”

吴宗伯平静开口:“方学士在云南实行的乡村自治之制足矣。”

“能否让朝廷派遣读书人下去?”

“做不到!”

方时轻轻摇头:“先不说财政支出,单单各地方言足以让朝廷望而生畏。

特别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相隔一条路都有可能出现两种方言。

洪武正韵尽管已经尽全力推广,然而大明读书人还是太少,说官话的百姓也太少。

没有几十年不遗余力的推广洪武正韵,朝廷不可能派人进入乡间。

除了方言,还有道路不通,特别贵州、四川等地,很多村子被大山阻隔,出入都靠攀爬悬崖。

大明想要让百姓全部吃饱穿暖,这些躲在山中的大明百姓,才是最大的困难。

目前只能让百姓自己举荐同村中有德之人来管理乡村,还需要多个用来相互制衡。

无需他们做出多大的事,只要保证乡村不乱即可。”

朱标眉头一皱:“推举制的弊端你我都清楚,要是双方互相不服,很容易让乡村不稳。”

“不会!他们权力来自县衙和百姓,只要县衙出面,想要解除他们权力轻而易举。

一村之地与一国不同,朝廷使用推举制会形成党争,造成国家动荡,而乡村实行推举制,让村民自治只会让乡村更加安稳,因为没有百姓会为了别人,去犯下杀头之罪。

目前来说乡村自治利大于弊,这不仅能节省财政支出,还可以让百姓不至于受宗法、族法压迫。

已经准备建立大量学校让乡村孩童入学,等这些适龄孩童成长起来后,有些便可回村治理。

等那时候,承志部便可教导这些回村读书人,让朝廷权力慢慢渗入到乡村之中。”

一旁的宋讷有些疑惑:“方学士,为何一定要在乡村之间修路?田野之地的百姓并无余财,用老氏所言的鸡犬声相闻而不相见管理不更好?”

“三农稳社稷才能稳,何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历朝历代所有揭竿而起的反贼都是从乡村出来。

修路是为了乡村百姓能够接触到外面,让他们出去赚钱,也能让别人进村赚钱,双方互通有无,让三农稳定。

不能只把城中百姓看做大明百姓,还要把大山之中的百姓看成大明百姓。”

“按你这么说,户部年年都不能留余财了,不仅要做好百姓读书一事,还要修路,哪怕市舶司能赚再多钱,也不可能留下钱。”

“钱是死物,只有流通起来才有用,我们的目的是让百姓过得更好,而不是让朝廷更富有。

朝廷有钱养军养官,剩下的都要用来发展民生。”

朱标点头赞同:“朝廷不能当貔貅,既然以天心即民心为治国理念,税收也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目前朝廷已经派出官员前往各地辅佐变法,朝廷重心以变法为主。

方学士,孤知道你有其他事,不过变法前期那些事先放下。”

“臣明白!”

方时也不想现在就去弄,道衍那边也需要时间,乌斯藏百姓不比交趾。

而且只有大明百姓过得好,乌斯藏那边百姓才会羡慕,才会明白道衍是真为他们好。

至于倭国目前交给曹诚,想来不让对方统一没什么问题,等时机一到便可一战而下。

[这次范敏背后之人没出来,大概率和李珍的想法一样,想用工坊和海贸来赚钱。]

[得找个机会跟朱标说说,让蜀王尽快去就藩。]

方时想让蜀王就藩,蜀王也想,然而这种事又不是他能决定。

此刻的他经过两个时辰的快马加鞭,终于在半夜赶到凤阳府外的军营。

望着军营周围的将士和百姓,朱椿来不及细想,一路小跑去见朱元璋。

“儿臣拜见父皇、母后!”

朱元璋瞥了眼朱椿,淡淡开口:“老十一,在滁州可还好?”

“父皇恕罪,儿臣在滁州一直深居简出,每日与众读书人一起探讨经典,实在不知凤阳之事。”

马皇后起身把朱椿扶起:“别理你爹,他一生气就到处牵扯,连你的岳父都差点遭受无妄之灾。

你这孩子在宫里就一直读书,怎么到了凤阳也一直看书,等就藩了可不能这样。”

“谢母后,儿臣记下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老十一,你最好是不知道,若是哪天被咱发现你故意不说,咱就把你吊在凤阳城门下抽。

等事情结束后,你就回京,在滁州已经待的够久了!”

朱椿有些为难,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怎么?你不想回去?”

朱椿连连摇头:“儿臣刚邀请希直先生,他现在还在滁州等着,儿子想和他谈谈后再回京。”

“方孝儒?方希直?”

“是!”

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他是宋濂的弟子,你大哥也是宋濂的弟子,你怎么不经常去和你大哥探讨学问?

一个破读书人难道还比的上你大哥?”

“你天天拉着大哥当苦力,哪有空和我探讨学问。”

“你说什么?”

朱元璋猛然拔高声音:“不孝子,你这是在指责咱?”

“儿臣不敢!儿臣告退!”

话落,朱椿一溜烟跑了,他相信有马皇后在,他定然没事。

见朱椿跑了,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

“妹子!你看看,这不孝子居然跑了,跟老十二一样,居然跑了!”

马皇后默默翻了个白眼:“跑就跑了,你还真准备打他不成?他只是喜欢读书有什么错?

还是快点休息吧!中都卫所最迟明早也会赶到。”

“咱睡不着,一想到那些人在中都做的事,咱就睡不着。”

“锦衣卫不是查过吗?都是那些侯爷公子做的,这事让曹青出面。”

“为何?”

“给曹青立威,让变法顺利执行。”

“那就给他个机会,若是处理不严,咱就连他一起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